摘要:目的 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合并有急性胰腺炎(AP)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患者。方法 回顧性分析62例DKA患者的診療情況。結(jié)果 56%的DKA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10%的DKA患者同時合并有AP。而且,92%的血清淀粉酶升高的DKA患者中甘油三酯(TG)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合并有AP的DKA患者TG水平升高更加明顯。結(jié)論 臨床醫(yī)生需重視DKA患者的高淀粉酶血癥,同時合并存在的AP能否得到及時的診治對患者的病情及預后非常重要。
關(guān)鍵詞:血清淀粉酶;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是最常見的糖尿病急癥。它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種誘因的作用下,胰島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恰當?shù)纳撸鹛?、脂肪和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以致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導致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以及代謝性酸中毒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而血淀粉酶是診斷急性胰腺炎(AP)的一個重要實驗室指標,血清淀粉酶超過正常值三倍則診斷為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將很大。有資料顯示,約40%~75%的DKA患者可出現(xiàn)高淀粉酶血癥[1],而10%~15%的DKA患者可同時合并AP[2]。本研究將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62例DKA患者臨床資料報道如下,及早發(fā)現(xiàn)并治療合并AP的DKA患者。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男34例,女28例,年齡24~64歲,平均45歲,均診斷為2型糖尿病,排除低血糖昏迷、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及乳酸酸中毒等糖尿病急癥。且1型糖尿病、伴有慢性感染、腫瘤、嚴重肝腎及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及腎上腺疾病、巨淀粉酶血癥、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均排除在本研究之外。
1.2發(fā)作誘因 發(fā)病前有飲酒史的患者4例,既往有膽石癥病史的患者6例。
1.3臨床表現(xiàn) 62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氣促,其中12例伴有腹痛癥狀,8例同時有腹痛腹脹癥狀,4例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
1.4檢測的指標 BMI、尿酮體、血氣分析、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脂(包括TC、TG、HDL-C、LDL-C)、電解質(zhì)、CRP、血清淀粉酶、HBA1C、空腹C肽、CA199等
1.5診斷標準 DKA的診斷標準:血糖升高>14mmol/L,血酮體或尿酮體強陽性;血PH<7.35;血實際HCO3-和標準HCO3-降低;剩余堿負值增大;陰離子間隙增大。AP的診斷標準:①與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發(fā)、持續(xù)、劇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的3倍(本院血清淀粉酶正常值上限為220U/L);③增強CT/MRI或腹部超聲呈AP影像學改變。臨床上符合以上三項特征中的兩項即診斷為AP。
1.6診斷、治療措施及預后 6例患者為DKA合并AP,其中5例經(jīng)積極的補液、糾正水電解質(zhì)酸堿紊亂、控制血糖、抑制胰腺外分泌和應用胰酶抑制劑及營養(yǎng)支持、對癥治療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但其中1例重度AP患者因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上述6例患者中有3例(包括死亡的1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其余56例患者均為單純的DKA,經(jīng)降糖、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等治療后病情均明顯緩解。
2 結(jié)果與討論
本研究中56%的DKA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而10%的DKA患者同時合并有AP,這與國內(nèi)外的一些研究結(jié)果是一致的[2-3]。腹痛作為AP的重要臨床特征之一,在DKA患者中也經(jīng)??梢猿霈F(xiàn);血清淀粉酶是診斷AP的一個重要的實驗室檢查指標,但DKA患者亦可引起非特異性的血淀粉酶升高。AP和DKA臨床特征的重疊性使得臨床醫(yī)生有時不能及時的識別DKA患者中存在的AP,從而延誤了患者的病情。比如,臨床醫(yī)生有時會忽略DKA患者中輕至中度的血淀粉酶升高,但以下情況下需注意動態(tài)監(jiān)測或進行進一步的腹部CT掃描:①起病至就診時間比較短,特別是發(fā)病6~12h以內(nèi)的患者;②伴有腹痛腹脹癥狀;③腹部體征較重,如上腹部有明顯壓痛,甚至反跳痛、肌緊張;④酮癥酸中毒逐步糾正后腹痛癥狀不能緩解甚至加重;⑤嚴重的高脂血癥;⑥發(fā)病前有飲酒史。
本研究中有一例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大于正常上限值的3倍,但無其他胰腺炎的證據(jù),予控制血糖、補液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等治療后患者癥狀消失,復查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復正常。該結(jié)果提示其損傷機制可能為[4-5]:①DKA時胰島素分泌不足,脂肪動員增加,游離脂肪酸和卵磷脂升高,促使胰酶及磷脂酶對胰腺進行消化分解,導致胰腺組織化學性損傷;②DKA時細胞內(nèi)外脫水,胰液黏稠,從而阻塞胰管,導致胰液排出不暢,另外,惡心嘔吐等癥狀還可導致十二指腸內(nèi)壓升高,引起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胰腺等均可引起胰腺炎;③DKA時血紅蛋白攜氧能力下降,導致組織缺氧,胰腺組織損傷;④長期高血糖導致胰腺微循環(huán)障礙,亦可引起胰腺損傷。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92%的血清淀粉酶升高的DKA患者中TG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合并有AP的DKA患者TG水平升高更加明顯。在DKA患者中,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即使不使用降脂藥,經(jīng)過補液糾正酮癥酸中毒等治療后,血脂亦有明顯下降[6]。目前高甘油三酯血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當TG≥11.3mmol/L時,臨床極易發(fā)生AP;而當TG<5.65mmol/L時,發(fā)生AP的危險性減少[7]。有研究表明[2],DKA時胰島素極度缺乏促進了脂肪組織的脂解,流向肝臟的游離脂肪酸增加,導致極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增多,從而導致了高甘油三酯血癥。通過胰腺脂肪酶和磷脂酶A2的作用,TG被分解生成游離脂肪酸和溶血卵磷脂,這兩種物質(zhì)聚集在胰腺腺泡周圍,前者對腺泡細胞和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是有直接毒害作用的。所以我們認為一過性而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可能是DKA患者易發(fā)生AP的原因之一[2]。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nèi)缒茉敿氃儐柌∈?、認真查體,同時檢測淀粉酶同工酶、血脂肪酶、胰蛋白酶等特異性更強的指標,必要時結(jié)合器械檢查,將有利于對DKA合并AP患者的早期診治。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810.
[2]Nair S,Yzdav D,Pitchumoni CS.Association of diabetic:observations in 100 consecutive episodes of DKA[J].Am J Gastroenterol,2000,95(10):2795-2800.
[3]Yadav D,Nair S,Norkus EP,et al.Nonspecific in diabetic ketoacidosis:incidence and correlation with biochemical abnormalities[J].Am J Gastroenterol,2000,95(11):3123-3128.
[4]徐東紅,何慶,宋春青,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血淀粉酶升高的原因分析[J].臨床薈萃,2013,28(5):536-538.
[5]崔麗娟.高脂血癥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AP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7,14(3):409-410.
[6]陳紅梅,劉玉峰.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癥、急性胰腺炎8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16(3):320-324.
[7]Oh RC,Lanier JB.Management of hypertriglyceridemia[J].Am Fam Physician,2007,75:1365-1371.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