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腫瘤患者疼痛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我院接收的43例腫瘤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總結導致患者產生疼痛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結果 生理因素、社會文化因素、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及與護理人員相關的因素等是對腫瘤患者的疼痛表達產生影響,而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有所改善,且干預后患者的SAS評分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P<0.05)。結論 導致腫瘤患者產生疼痛的因素較多,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干預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的有效方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腫瘤;疼痛原因;護理對策
腫瘤是嚴重危險人類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一項常見疾病,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快,我國的惡性腫瘤患者人數(shù)逐漸增多。而疼痛則是腫瘤患者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項自覺癥狀。據(jù)統(tǒng)計約有25%~30%的腫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尤其是晚期腫瘤患者,其疼痛的發(fā)生率則高達70%~80%,持續(xù)疼痛癥狀不僅會對患者的正?;顒釉斐捎绊懀瑫r還會不斷的提醒患者疾病的存在,進而極易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1]。因此,及時明確導致腫瘤患者產生疼痛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干預以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我院為探討腫瘤患者疼痛原因及護理對策,對接收的43例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43例腫瘤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27~71歲,平均45.3歲;其中18例患者為消化系統(tǒng)腫瘤,15例患者為呼吸系統(tǒng)腫瘤,7例患者為婦科腫瘤,3例患者為惡性淋巴瘤;本組患者均行化療治療,其中15例患者為初次化療,28例患者為1~3周期化療。
1.2方法 本組43例患者均嚴格按照“三階梯方案”進行規(guī)范化治療,第一階梯用藥以非甾體類消炎鎮(zhèn)痛藥為主;第二階梯用藥以弱阿片類藥物為主;第三階梯用藥以強效阿片類藥物為主。
同時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導致患者產生疼痛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干預。
1.3觀察指標 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為依據(jù)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由專業(yè)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以自身對疼痛的感受為依據(jù)在視覺疼痛評估表的相應位置進行標記,其中輕度疼痛為1~3分;中度疼痛為4~6分;重度疼痛大于7分。同時以焦慮自評量表(SAS)為依據(jù)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分值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狀況越好[2]。
2 結果
2.1干預前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況 本組43例患者中干預前10例患者為輕度疼痛,18例患者為中度疼痛,15例患者為中度疼痛,干預后32例患者為輕度疼痛,9例患者為中度疼痛,2例患者為重度疼痛,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了顯著改善。
2.2干預前后患者SAS評分比較 本組患者干預前SAS評分為(57.6±5.6)分,干預后其SAS評分為(39.5±4.5)分,干預前后比較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3 討論
3.1影響腫瘤患者疼痛表達的常見因素
3.1.1生理因素 研究表明生理學因素是組成疼痛病因學的一項主要內容,比如侵犯神經、腫瘤骨轉移、空腔臟器等都可能引起疼痛。同時腫瘤類型及分期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疼痛的發(fā)生率造成影響,且部分患者的疼痛癥狀可隨著疾病的治愈而消失,而部分患者則也可發(fā)展為治愈性治療的合并癥[3]。
3.1.2社會文化因素 腫瘤疼痛的社會文化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對疼痛的認知及反應造成影響,據(jù)調查,女性患者通常喜歡口頭表達疼痛,而年齡大于55歲的患者相對于年輕患者而且其主訴疼痛的強度較低。
3.1.3認知因素 疼痛可在一定程度上對患的思維及行為舉止造成影響;同時認知中疼痛的相關知識及處理方法也會對患者的疼痛及干預反應造成影響;此外,護理咨詢教育、書面教材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從性[4]。
3.1.4情感因素 研究表明患者的情感失調和其疼痛程度有著明顯的相關性,比如焦慮增加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對疼痛的反應提高,而焦慮癥狀減輕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對疼痛的反應降低[5]。
3.1.5與護理人員相關的因素 護理人員缺乏控制疼痛的相關知識及技能、低估患者疼痛等也會對患者的疼痛癥狀造成影響。
3.2護理對策
3.2.1控制疼痛 由于不認患者缺乏對疾病的認識,且難以準確的對疼痛癥狀進行表達,因而護理人員應指導掌握疼痛部位、性質及強度的正確表達發(fā)病,從而正確的對患者對疼痛的反應、導致疼痛減輕或增強的影響因素等進行評估,從而制定針對性的處理方案。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認真對患者的心率、血壓等情況進行觀察,一旦有異?,F(xiàn)象發(fā)生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另外,護理人員還應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疼痛做出積極的反應,同時還應指導家屬及時給予患者關心及鼓勵,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3.2.2給藥護理 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各階段止痛方案的相關理論知識及實施原則,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認真觀察患者的藥物反應,及時了解用藥效果,在有效提高藥物效果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3.2.3心理護理 由于多數(shù)腫瘤患者都伴有焦慮、抑郁、恐懼、懷疑等不良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病情的歸轉及其生存質量產生影響。所以,護理人員還應加強對腫瘤患者心理護理的重視。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制定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方案,從而有效的對患者的疼痛癥狀進行控制,以減輕患者痛苦,增強及生理及心理的舒適感。同時護理人員還應確保病房的干凈、衛(wèi)生,將病房溫度及濕度控制在最佳范圍,且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另外,護理人員還應耐心的傾聽患者傾訴,并且要及時給予患者鼓勵及安慰,逐漸消除患者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增強其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使其積極主動的和配合醫(yī)護人員接受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還應加強對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視,使患者掌握正確的評估方法,并使其認識到止痛的重要性,從而有效的提高其依從性。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加強對患者家屬溝通交流的重視,囑咐其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及愛護,使患者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生理因素、社會文化因素、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及與護理人員相關的因素等是對腫瘤患者的疼痛表達產生影響,而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有所改善,且干預后患者的SAS評分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P<0.05)。這就說明導致腫瘤患者產生疼痛的因素較多,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干預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的有效方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春梅.惡性腫瘤患者疼痛評估及護理對策[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0X):497-498.
[2]何衛(wèi)娥.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疼痛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0,(4):256-256.
[3]王蔚玲,孫玉紅.影響癌痛患者疼痛治療依從性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29):190-191.
[4]韋煥璜.晚期腫瘤患者疼痛狀況調查及護理對策[J].吉林醫(yī)學,2012,33(5):1074-1075.
[5]饒海芳.280例骨科患者疼痛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7):2119-2120.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