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教與學的關系上,闡述了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會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不僅使學生學會,而且使學生會學。
關鍵詞:主體性;自主學習
一、讓學生有成功感
“學英語我能成功嗎?”不是每個學生都是信心十足的,這時如果讓他們接二連三地接受失敗的打擊,他們就會悄悄地關閉心中渴望學好英語的那扇窗,不再心存奢望,我們的責任是讓學生有成功感,讓他們說“我能行,我要學下去”。成功感可以激起強烈的學習動機,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它是英語學習中最寶貴的情感體驗,能夠極大地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不斷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不斷地嘗試成功的喜悅。成功與否并無絕對標準,好的考試成績,正確地回答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圓滿地完成了一次作業(yè)等等,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點滴的“成功機會”,及時地給學生以褒獎。一次成功的機會可推動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會使學生增強信心,逐步體會到學英語的樂趣,同時也為英語教學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二、課堂活動中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雖然,中學生的“研究”,從研究過程上看,大多并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規(guī)范性;從研究結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學研究成果的“再發(fā)現(xiàn)”。作為教師,必須明白: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的是“指導”或“幫助”,而不僅僅是“傳授”和“教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chuàng)設一種有利于研究性學習的情景和途徑。
三、簡化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的簡化,我認為應該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從授課內(nèi)容和言語形式上簡化英語教學語言的簡化既要以便于理解為目的,又要體現(xiàn)語言的生成性。簡化可以從內(nèi)容上和言語形式上著手:內(nèi)容的簡化可通過綜合、概括、抽象等手段,去掉次要內(nèi)容,留其主要情節(jié),將復雜的內(nèi)容簡化為明白易懂的內(nèi)容;言語形式的簡化是把復雜的句子結構簡化為簡單的句子結構,或使用學生熟悉的詞語,讓學生去把握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文化、信息。內(nèi)容簡化中的主要情節(jié)和形式簡化的主要結構得以保留,使學生獲得生成新的話語的范式,打下語言創(chuàng)造和能力發(fā),展的基礎。2、教師要注意課堂上自身語言的簡練。我們前邊講過,英語是一門實踐課和技能課,英語語言技能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的不斷實際練習,而不取決于教師的反復講解。教師精心組織自己的教學語言,就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魯迅先生對寫文章有一句名言: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刪去,能用三言決不用至五言。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這篇文章,也要注意簡化自己的語言,能用三言兩語表達清楚的,決不要講到五句。分秘必爭,在課堂上應是對教師的要求,而不是對學生的,因為在課堂上,學生都處在教師的掌握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我都講好幾遍了,你怎么還不懂?”原因不在學生,而在于老師不簡練的語言。教師不簡練的語言是養(yǎng)成學生不認真聽講和懶惰習慣的根源,學生習慣去聽老師的反復重復,知道這一遍不聽還有下一遍,直至重復了好幾遍,學生仍是沒有去聽。筆者認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的講解一堂課加起來超過了15分鐘,那么這堂課就可視為失敗。因為過多的講解,剝奪了學生練習、消化的機會,學生沒有把本堂課該掌握的東西化為已有,就等于教學任務沒有完成。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教的畢竟是“玩心正重”的初中學生,與其讓我們的還不太自覺的學生上課邊聽邊玩,下課處于無人監(jiān)督和指導的狀態(tài)下,質(zhì)量不高地完成作業(yè),還不如在課堂上老師少羅嗦幾句,騰出時間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yè),效果會更好。這樣做,也起到“減負”的作用,達到了減負又增效的良好效果。
四、從閱讀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
外國語學校所選用的教材與九年制義務教育統(tǒng)編教材相比,都有詞匯量大的特點。比如,我們學校使用的《展望未來》也有這個特點。要記憶大量的詞匯,最佳途徑是通過閱讀,大量的閱讀。廣泛閱讀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朱光潛先生曾認為:“初學者與其費那么大勁去死記單詞,做那些支離破碎的語法練習,倒不如精讀幾篇禁得起推敲的散文作品或詩歌,把他們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為自己的精神營養(yǎng),這樣就會培養(yǎng)成敏銳的語言感?!毙睦韺W研究表明:難度適中而新穎的題材,令人發(fā)生興趣的東西,激動人心的生動形象或事件等,都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而容易被記住。可見,選取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閱讀材料,可以刺激學生的無意識記憶,那么記憶單詞就不是什么難事了。其次,在上、下文(context)學習詞匯和短語,尤其是抽象的詞匯和短語,是極為有效的方法,通過上、下文很容易理解并記住生詞的意思,而且是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這對學生準確地理解詞義,也很有幫助,同時還避免了學生獨立地學習詞匯的枯燥和乏味。還能不斷重復學過的單詞,可謂一舉多得。老師負責向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材料,學生自己解決閱讀過程當中遇到了生詞等問題,老師只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再定期檢查一下學生的閱讀進度,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文閱讀習慣,自學英語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參考文獻:
[1]周流溪《中國中學英語教學百科全書》,東北大學,1995年版.
[2]《課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六期.
[3]《談英語教學中的以學生為中心》,載《山東外語教學》2002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