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xiàn)有重要作用。因此,首先要對法治中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涵之一,法治中國的建設體現(xiàn)著核心價值觀,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xiàn)起著維護和保障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反映著法治中國的建設。
關鍵詞:法治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目標
當今中國,在進行各方面的社會改革中,法治中國建設被擺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法治觀更是被擺到了突出位置。兩者的關系不言而喻,法治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方面,對法治中國的建設具有精神上的指引作用,而法治中國的建設更能在實踐意義上深化法治觀的價值,從而更好地推動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落實。
不論是法治中國建設還是價值觀的培養(yǎng)都需要注重人民的主體性,把依靠人民參與作為法治建設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國的主體性構建需要人民的法治自覺認知,讓人民對法治的認識發(fā)展為內(nèi)心的認同與自覺的接受,只有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把法治轉化為自身的骨血里的價值觀,才能將法治中國這一學術表達或政治表達通化為中國價值、中國精神的構成元素,讓人民切實感受到遵紀守法也是愛國的一種表現(xiàn)。中國夢是很大的,可中國夢也是很小的,每個人如果把對待崗位工作當成實現(xiàn)夢想的一種方式,那中國夢的實現(xiàn)便有了不竭的源泉,敬業(yè)的程度如何也表現(xiàn)為法治程度的如何??梢栽囅?,在一個無法治的國度,人民如何安居樂業(yè),所以法治是敬業(yè)的保障。誠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規(guī)范的失調(diào),誠信缺失對我國社會危害程度特別巨大,尤其體現(xiàn)在市場交易上,因此需要在社會中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讓法治保護誠信。在個人修養(yǎng)方面,“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①這樣的品善是我們每個人所向往的,可人無常人,德無常德,只有把法律和道德結合起來,讓法律維護與其一致的道德存在和加強其作用,才能讓人們“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傊?,法治與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關系應是:讓法治促進人們愛國,讓法治保障人們敬業(yè),讓法治監(jiān)督人們誠信,讓法治維護人們友善。
價值主要包括自身價值和外在評判價值,自身價值是指自身所具有的值得追求的品質和屬性,外在評判價值是放在一定的價值評價標準上所考量的。法在本質上的表現(xiàn)是統(tǒng)治階級維護其階級利益的手段,所以實現(xiàn)一定的社會價值才是法的目的?!按婺谴嬖谥A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chǎn)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②可見自由的重要性??缮鐣?,妨害自由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法律排除和保障。無論是我國古代社會的大同理想還是近代西方的“天賦人權”思想,都發(fā)映出人人平等的愿景,平等讓人們互相尊重和博愛,但由于社會關系的紛繁復雜不可能做到各方面都等量齊觀,但在法律面前卻能做到人人平等,讓人們更有尊嚴。“哪有正義,哪里就是圣地”,人們對正義的渴望古今如一,“法是善良和正義的藝術”,這些法學格言說明法的價值在于實現(xiàn)公平正義,而事實上,法律的確有這個功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本身更是包含著依法治國、執(zhí)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傊?,法治與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關系應是:法對自由的確認和保障作用,法對其面前人人平等的維護作用,法對公正的促進和保障作用??梢钥闯觯ㄖ蔚淖陨韮r值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表現(xiàn)非常吻合。
實現(xiàn)國家的富強,就要進一步促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而法作為上層建筑,對生產(chǎn)關系具有能動作用,法的本質和任務就在于保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市場經(jīng)濟也是法治經(jīng)濟。法治對經(jīng)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在法與政治的關系上,法與民主的關系尤為重要。鄧小平同志曾說:“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雹劭梢钥闯?,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法與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文明作為文化現(xiàn)象的一部分更是與法治密不可分。主要表現(xiàn)在法在功能上既維護者社會的文明秩序,也影響著文明發(fā)展,只有我們建設好法律文明,才能更好地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和諧社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文化傳統(tǒng),表現(xiàn)為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熱的和諧、中國與世界的和諧。而這四大方面的和諧都需要法律的引導和維護作用。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是互為表征的,和諧社會必然是法治社會,法治社會當然是和諧社會??傊?,法治與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關系應是:富強需法治以促進,民主需法治以保障,文明需法治以維護,和諧需法治以引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沒有實踐,價值觀無從體現(xiàn),離開了實踐,法治理念也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此,建設法治中國,要在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具體實踐中不斷積累,要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到法律實實在在的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我們要通過不懈努力,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④
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法治夢的實現(xiàn),法治是中國夢實現(xiàn)的必然途徑;核心價值觀的落實需要法治觀的落實,法治觀是核心價值觀不可分割的部分。讓法治成為一種全民信仰,成為一種時代精神,成為一種群眾需求。
注釋:
①《赤壁賦》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頁
④習近平.《在首都各界紀念現(xiàn)行憲法頒布實施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參考文獻:
[1]張文顯著.《法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汪習根.《論法治中國的科學含義》.載《中國法學》,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