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引入了缺陷責任期制度,有些合同管理人員對工程缺陷責任期、工程保修期和質量保證金之間的關系理解不準確,影響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和管理,本文從三者的概念、法律依據(jù)以及相互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角度進行了闡釋,希望對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的簽訂、履行和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缺陷責任期;質量保修期;辨析
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借鑒FIDIC《施工合同條件》的慣例,在通用條款第15條中規(guī)定了缺陷責任期制度,該條款的引入明確了工程缺陷責任期、工程保修期和質量保證金之間的關系,對我們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減少矛盾紛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保修期的概念及法律依據(jù)
建設工程質量是指反映建筑工程滿足相關標準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所有明顯和隱含能力的特征總和,即建設工程質量是建筑產(chǎn)品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總和。
建設工程質量保修期是工程項目承包商對其完成的存在質量缺陷的工程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保修的期限。
我國《建筑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確立并規(guī)定了質量保修期限。《建筑法》第62條規(guī)定:建筑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具體的保修范圍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國務院規(guī)定。《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40條規(guī)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①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②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wèi)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③供熱與供冷系統(tǒng),為2個采暖期、供冷期;④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其他項目的保修期限由發(fā)包方與承包方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第41條規(guī)定:建設工程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發(fā)生質量問題的,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二、缺陷責任期的概念及法律依據(jù)
工程質量缺陷是指將設工程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文件以及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約定。
工程質量缺陷責任期是指承包人承諾由于工程質量缺陷出現(xiàn)的問題負責維修并承擔維修費用和損害賠償責任的期限。質量缺陷責任期一般為六個月、十二個月或二十四個月,具體可由承發(fā)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
缺陷責任期的概念在《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第2條規(guī)定中提出,最新的《標準文件》(九部委令56號)的合同通用條件和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通用條款中再次使用。在缺陷責任期內,承包人承擔缺陷擔保責任,因承包人的過錯造成工程質量不合格就要承擔建設工程質量缺陷的修復責任,并承擔質量缺陷修復費用、違約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
三、缺陷責任期與保修期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對于一般工程項目而言,其工程質量保修期內,包含著工程質量缺陷責任期,工程質量缺陷責任期短于工程質量保修期,并不是工程質量缺陷責任期結束以后再進入工程保修期。假如說工程質量保修期分成前后兩段,工程質量缺陷責任期就是前一段。工程質量缺陷責任期解決的是質量保證金返還的問題,缺陷責任期內有質量保證金擔保其維修義務的履行,質量缺陷責任期屆滿,質量保證金按照合同約定予以退還;保修期解決的是合同約定的質量保修義務,在質量缺陷責任期屆滿退還質保金后,承包商仍然要履行法定或約定的質量保修義務,此時承包商承擔的是合同的履約義務,如果不履行工程質量保修義務,就要承擔合同違約責任,按照《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承擔修理、更換、重做、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缺陷責任期和工程保修期的區(qū)別還在于:工程質量缺陷期內,承發(fā)包雙方不需要出具書面承諾書,不需要單獨簽定《工程質量缺陷保修書》,招標文件和施《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已經(jīng)包含工程質量缺陷的修復工作。
四、正確理解質量保證金與缺陷責任期、保修期的關系
質量保證金是指發(fā)包人與承包人在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中約定,從應付的工程款中預留,用以保證承包人在缺陷責任期內對建設工程出現(xiàn)的缺陷進行維修的資金。
根據(jù)《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預留質量保證金的期限對應的是缺陷責任期;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也對缺陷責任期和質量保修期進行了明確界定,明確了承包人缺陷責任期內的缺陷維修義務和質量保修期內的保修義務。通用條款約定:在工程移交發(fā)包人后,因承包人原因產(chǎn)生的質量缺陷,承包人應承擔質量缺陷責任和保修義務。
缺陷責任期內,由于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由承包人負責維修,并承擔相關費用和賠償損失;如果承包人不維修也不承擔費用,發(fā)包人可以雇人維修,發(fā)生的費用直接從質保金中扣除。
缺陷責任期屆滿,承包人仍應按合同約定的工程各部位保修年限承擔保修義務。缺陷責任期是發(fā)包方預留質保金的一個期限,而保修期是承包人對工程承擔保修責任的一個期限。
我們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與管理中,要正確區(qū)分質量缺陷責任期和質量保修期的概念,不要發(fā)生混淆,按照法律和法規(guī)規(guī)定,質量保修期一般均長于質量缺陷責任期,有的伴隨建設工程終生,時間跨度較長,如果錯把質量保修期當成缺陷責任期,超期扣留質量保修金,會增加承包人的負擔,對承包人不公平。
參考文獻:
[1]趙康.現(xiàn)代企業(yè)質量管理的法律問題[M].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2]范殷偉,沈杰 .辨析缺陷責任期和質量保修期[J].建筑管理現(xiàn)代化 2007(6)
[3]袁方圻,王維泉.工程質量缺陷責任期和保修期辨析[J]. 建設監(jiān)理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