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科學技術大發(fā)展的世紀。各個學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呈現(xiàn)出了一種活躍的、實驗性的、多元性的發(fā)展趨勢。它的影響之大,影響之深已成為當今藝術領域所關注的熱門問題。
綜合材料藝術這種非常常見的藝術形式便是在這一蓬勃的時代背景下得到極大發(fā)展的。它運用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和各種不同性質的顏色、具有變化豐富的材質的物體以及各種技法、手法。它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得很自由,而且解放了創(chuàng)作的思維與打破了常規(guī),為做出更有沖擊力的繪畫提供基礎和保證。它也被用來界定現(xiàn)代繪畫中的那些不屬于傳統(tǒng)材料繪畫的繪畫作品。
綜合材料有極為寬泛的選擇對象,例如石膏粉、石頭,沙,繩子,布,金屬,紙張等等。當然也可以在畫布上粘貼報紙、麻袋、金屬,各種各樣你能想得到的材料,接著再用顏料材料上創(chuàng)作的。還有一些藝術家將繪畫技術和裝置技術結合在一起,這些都不可以一概而論。這些創(chuàng)作多半會有藝術家的很強的即興色彩。與此同時,還可以做出一些其他畫家想要而無法做到的特殊效果,使用的材料也多種多樣,唯一的原則就是作畫效果好看,那樣的話,什么東西都可以用到創(chuàng)作中。無論是要畫面和諧還是要沖擊力強亦或是要調子鮮明都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畫家需要要做的就是:了解不同材料它們所帶來的不同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出他們自己的特性。
早在中國上世紀80年代,中國綜合材料藝術已開始在中國的畫壇史上慢慢地活躍開來。在欣賞這些了不起的藝術家作品的同時,我們可以這樣說:他們都是以一種非常個性化的形式,來對他們的作品不停的進行研究和探索。以此來豐富當代綜合材料的要求。并且以一種非常劇烈的批判意識,拉開了一場多姿多彩的顛覆之幕。這種突破意味著當代中國繪畫意識在開始慢慢的覺醒。并且這種覺醒讓我們意識到:綜合繪畫帶給我們的是豐富性、現(xiàn)代性以及多元性的特點。它的特點在于它本身所存在的批判意識。這樣會使藝術家們更好的對于人類理想、存在、價值等等進行更多的關注,當然這樣也還意味著中國綜合材料藝術的發(fā)展將會步入更好的階段。
提到當代中國綜合材料繪畫的藝術家,就不得不提及德國藝術家安塞姆·基弗。他作品就強烈地帶有時代性的特點?;ナ菓?zhàn)后德國的新一代藝術家。在藝術中,他不同于弗洛伊德用傳統(tǒng)的油畫材料來表達對人的生存狀態(tài)以及精神世界的描繪。他選用的是被腐蝕過的一種鉛:這種鉛有著陰沉的廢金屬材料色調,能夠給人帶來非常強烈的心靈沖擊以及視覺上的震撼,這給人以豐富的視覺享受。他的作品里是對戰(zhàn)后生存環(huán)境的描寫與他所想表達的反思之情。這體現(xiàn)了他對人類的深層心靈活動、視覺以及精神的探討。因此我們不難做出結論:綜合材料對藝術作品的影響帶來的不僅僅是以材質來加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還可以體現(xiàn)出其中包含的精神方面所帶來的震撼。我們可以通過結合材料本身與藝術家們各自的個人觀點來表示出時代的特征。它所反映的是一定的時代感還有藝術家闡述事實的歷史責任感,當然還包括了歷史反思。
他的作品影響了非常多的當代中國藝術家。那時候的中國藝術家都會去德國學習基弗的繪畫語言。例如許江在基弗的影響下,自己去探索并且建立了一種結合了自己本身的個性還有本民族立場帶來的專屬的繪畫語言。他的《葵園》等很多作品都是在探索中國藝術的基礎上的巨大的貢獻。由此看來優(yōu)秀地結合媒材、色、質以及對時間、地理、文化等諸多因素,中國的藝術家可以有非常多的優(yōu)秀代表作品,如谷文達的《聯(lián)合國》等等。九十年代以后,中國的當代藝術開始邁入了正軌。在當代觀念慢慢開始植入的背景之下,綜合材料的使用開始變得更具有理性而且服從于整個創(chuàng)作的主題思想。綜合材料在中國發(fā)展的三十年以來,有很多的優(yōu)秀作品出現(xiàn):例如藝術家張洹將人像、佛頭做成一件藝術品。這在當代藝術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高潮和賞識。他的材料是他特地從上海寺廟里拾來的香灰。而佛頭的造型則他是結合在西藏見到的佛像以及加上他自己肖像的結果。這些壓抑、沉重的超大型雕塑讓他感受到了來自海外越來越多的關注以及贊賞。
藝術史上所帶來的每一次重大的變革,往往都是由觀念和材料革命所改變的。綜合材料繪畫使用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征:材料運用的實驗性。還有例如現(xiàn)成品的挪用、拼貼等等成為了后現(xiàn)代主義繪畫的最主要的方式。在西方,伴隨著社會和時代的快速變遷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影響的逐漸擴大,西方的一些藝術家開始轉向了后現(xiàn)代主義的研究,他們運用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中的不同立場以及不同的觀點,形成了多元的后現(xiàn)代理論。這極大的拓展以及豐富了藝術家們的視野,對世界各國的綜合材料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可以運用后現(xiàn)代理論中一些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觀點探討中國綜合材料的創(chuàng)新以及選材等問題,并從中得到一些非常有用的啟示。對藝術家來說,他們也要經(jīng)歷一個不斷理解、不斷深化的過程,之后慢慢的邁入更高的階段。希望在創(chuàng)新想法上,中國綜合材料繪畫能對這些做出更多適當?shù)膽醚芯俊?/p>
面對社會文明多元化的發(fā)展,通過對于傳統(tǒng)文化思想傳承與觀念轉變,中國藝術家在發(fā)揮綜合材料的運用與形式特征的同時,還讓它成為了新的藝術手法。綜合材料繪畫不僅給我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人文觀念,還可以通過寓意想象來傳達精神價值等。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