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的基礎是裝飾材料,也就是說視覺藝術的表現形式在室內設計中具有很大的意義,本文通過對圖形的組合、質感的轉換、模擬和再現等多種手法為室內設計塑造出空間意境,表現出室內設計中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的創(chuàng)新應用。
引言
裝飾材料是作為室內設計的一個物質基礎,也是設計中的物化工程作品,不管是在精神功能的滿足上還是在使用功能上,都是要經過選擇和構造裝飾材料得以實現的。
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
在如今這個崇尚空間文化內涵以及對精神意境營造的高要求下,注重研究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并利用其特征的不同影響著室內不同空間環(huán)境的生成,豐富裝飾材料的的藝術表現力,進而提供空間意境營造無限的可能。裝飾材料分為色彩特征、質感特征、肌理特征以及規(guī)格特征這四種特征。
裝飾材料的圖形組合的創(chuàng)新應用
在進行室內設計,所有的視覺效果的表現都需要以裝飾材料作為媒體,色彩真實視覺藝術中最基本的表現性和再現性詞匯,色彩與圖形相比常常都會先給人留下鮮明且直觀的影響,尤其是在進行情感方面的表達上就有著表為顯著的優(yōu)勢。對于裝飾材料色彩特征和肌理特征的運用,首先可以進行裝飾材料圖形組合的創(chuàng)新設計,因為裝飾材料所具有的色彩以及本身的肌理的變化都是豐富多彩,特別容易形成圖形元素,營建出材料表面圖形的構成。裝飾材料可以采用一個單元圖形進行不同方向變化的設計,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組合,就能夠形成圖形的構成。亦或者是采用多個不同的基本單元形進行重復組合,也能夠形成多種多樣的表面圖形。也可以利用裝飾材料肌理的不同進行組合,裝飾材料的肌理大多數都有大小的區(qū)別或者是方向性的特征,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可以按照節(jié)奏和比例等藝術手法進行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圖形,讓其室內空間變得更有活力,充滿著變化。比如,通過石條鑲嵌,讓其形成方向感十分強烈的線條圖案,進行原有平衡感的改變,從而在視覺上產生一種運
動感。
裝飾材料的質感轉換的創(chuàng)新應用
裝飾材料的質感特征能夠體現出事物的真實性,是視覺藝術的一種再現性特征,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的時候,應該注重把握它的表現性,通過改變讓其實現設計的創(chuàng)造。瓦是傳統(tǒng)建筑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材料,它的質感是冰冷的并且硬質的,那么對瓦的改變,就需要讓它表現出柔軟和溫暖的,這就要將常規(guī)視覺和觸覺感知的框架打破,進而引發(fā)全新的審美意境,例如將瓦進行大面積并按照曲線排列,使得整個設計面貌超越瓦的單獨形態(tài),并以集合體的形式呈現出柔軟的質感。由此可見,通過對裝飾材料質感的轉換,進行變化和排列,最后形成與其本質相反的一種材質感受。這種質感的轉換更加能夠提升裝飾材料在藝術表現力上面的力量,也能增加環(huán)境信息以及空間情感的表達。同時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創(chuàng)新和實踐,那就是在保留事物原有大部分屬性下,進行其中某一個屬性的改變,也是可以得到意外的設計效果,就比如將竹子作為表現對象,將竹子的色彩特征和形態(tài)特征,然后只改變它的質感特征,將原有竹子的木材質感由金屬質感的材料進行替換,這樣會讓改變后的“竹子”既具有親近自然的感覺,也能夠具有時尚感,突破性的展現出“竹子”在視覺上和認知上的那種藝術張力。
裝飾材料對自然形態(tài)的模擬與再現的創(chuàng)新應用
自然是作為視覺藝術創(chuàng)作的根本源泉,人類的藝術實踐時常都直接來自于大自然中的自然現象,室內設計也不例外。通過提取性的模仿出自然中的一些形態(tài)元素,經過進行再次設計、加工和創(chuàng)造的技術手段完成設計,進而實現自然形態(tài)的真實再現,這是裝飾材料在室內設計中應用創(chuàng)新的一個重要途徑。就像修建在北京奧運會主會場的“鳥巢”一樣,就是對自然形態(tài)進行模擬和再現理念的一個代表作品。在室內設計中也可以進行這種相似的設計理念,例如烏克蘭基輔龍卷風餐廳,該餐廳的室內設計就是通過空間形態(tài)將龍卷風的視覺形態(tài)模擬出來,然后在運用裝飾材料的質感特征以及色彩特征模擬并再現出龍卷風來臨時的那種漫天風沙的意境。也就是通過恰當的裝飾材料進行自然形態(tài)的模擬,從而在室內空間里創(chuàng)造出自然意境的氛圍,最終實現帶給觀賞者回歸自然的環(huán)境知覺,進而進行室內設計表現方式的創(chuàng)新。
結束語
只有對裝飾材料的優(yōu)勢和特征進行了充分的掌握和理解,才有利于室內設計的創(chuàng)作,還要能夠熟練掌握裝飾材料的常規(guī)和色彩的應用,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增強室內空間的意境和情感藝術表現,進而設計出讓人滿意、舒適的生活空間。
(作者單位:宜春職業(yè)技術學院 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