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個方面都可能運用到3D打印技術,該項技術的目前也被廣泛的應用于土木建筑行業(yè)之中。尤其是近年來,CAD和3D打印技術在建筑行業(yè)應用更寬泛,技術間的融合使得在建筑行業(yè)的設計上擁有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隨著3D打印技術不斷發(fā)展,3D打印建筑物技術逐漸出現,因此,本文主要針對3D打印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一些應用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為廣大的從事土木工程設計的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目前的3D打印技術不僅可以打印出小件的工藝品,而且還可以打印出汽車來,且能夠被廣泛的應用于建筑領域,據了解全球的第一座3D打印建筑有望在2014年問世,因此我們相信3D打印技術將會為土木工程帶來革命性的改變。3D打印建筑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3D打印技術建造房屋,和其他3D打印不同的是,它需要一個巨型的三維擠出機械,并且它擠出的是混凝土,通過與計算機相連接,將設計藍圖變成實物。雖然在概念上設計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實施起來相當復雜,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非常多。
3D打印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概述
1.首臺3D打印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從EnricoDini發(fā)明的首臺大型的3D建筑答應機,該機器可以將4m高的建筑材料打印在建筑物上。在這臺打印機的底部有上百個噴嘴,可以噴射出鎂質的黏合物,并且在黏合物上噴撒沙子可以鑄成石質的固體。通過一層層地將黏合物和沙子間進行結合,最終打印出石質的建筑物。3D打印在工作狀態(tài)下,通過三維打印技術沿著水平的軸梁以及垂直柱往返移動,打印機的噴頭每次的打印的厚度僅為5~10mm左右。整個操作流程可以用電腦的CAD技術進行操控,建造完畢之后建筑體的質地類似于大理石,并且比混凝土的強度更高,不需要使用內置鐵管加固。由此可以看出普通的混凝土是無法完成內曲線、導管、分割線以及中空柱等建筑結構,因此普通的混凝土是無法滿足當前的3D打印建筑技術的需求。
2.目前3D打印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目前的3D打印技術可以很大幅度的節(jié)約成本,并且還具有傳統(tǒng)建筑所不具有的綠色、低碳和環(huán)保等優(yōu)勢。目前的3D打印技術不再需要數量非常龐大的建筑工程隊伍,從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了勞動成本和提升了施工生產效率。而且現在的3D打印技術可以解決其他方式很難解決的高成本曲線建筑造型打印,并且其打印的強度更高,質量更加輕的混凝土建筑物。但是就目前的3D打印技術的發(fā)展現狀來看,還不能夠完成大體積的建筑物打印,而只能夠通過打印構件來進行拼裝,因此3D打印技術還無法在高層建筑中進行打印,如果要打印出幾十層的建筑物,那么就需要設計出更加龐大的打印機,并且還要解決打印結構的強度問題。
3D打印技術在土木工程應用中的展望
首先,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將會比現在的種類多出許多,應用的也將更為廣泛,例如膠凝材料,未來可能將樹脂材料、特種水泥材料,甚至是鎂質膠凝材料作為其主要材料,此外,對于粗細的要求將會更加嚴格,以滿足3D打印的實際需求,也有可能使用破碎工藝制造出現在沒有的材料,并且外加劑也將會產生較大的改變,材料運用的不用將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為了能夠滿足3D打印需求,混凝土不僅需要在空氣中快速的凝結,而且其還應該具備優(yōu)秀的流變性,骨料的粒徑將進一步的縮小,粒徑也更加趨于圓形,并且由于新型外加劑的使用,使得其能夠完美的解決各層間的結合
問題。
其次,混凝土在配合比的設計上,可能還需要一些新的成熟的理論支撐,這是由于3D打印使用到的混凝土與傳統(tǒng)混凝土有很大的差別,新的混凝土的各項性能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已經不是傳統(tǒng)的水灰比、砂率等能夠左右的,由于其性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如硬化能力、收縮能力等,目前的混凝土相關強度理論、水化理論等都無法應用到新的混凝土中。為了進一步的獲得更耐久、更高強度、更完美的拌合物性能,需要從新的角度去進行實踐,再得到新的理論,然后再不斷的完善理論,找出新的配合比設計方法,并建立起相關的計算模型、硬化模型、壽命模型等。
最后,由于3D打印機將會隨機不間斷進行工作,混凝土生產持續(xù)性上也會隨著3D打印的全過程不斷運轉。因此整個工程施工將會在一個周期或者是一次性完成,那么這就給攪拌系統(tǒng)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得整個攪拌工作能夠在攪拌運輸車上完成。
結束語
隨著3D打印在未來的要求將不斷的提高,那么對于生產系統(tǒng)的要求也將進一步的提高,如混凝土攪拌的勻質性、計量的精度、生產的效率等,所以使得商品混凝土行業(yè)的門檻也將有所提高,同時還需要經過系統(tǒng)化專業(yè)培訓的工作人員才能夠生產出更優(yōu)秀的商品,才能更好的滿足市場的需求。
(作者單位:徐州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