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S8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10-0230-01
一、傳染性膿皰病
癥狀:俗稱口瘡,病毒性傳染病,以口唇等處皮膚和黏膜形成丘疹、膿瘡、潰瘍和結成瘤狀厚痂為特征。
治療:以水楊酸軟膏軟化痂垢除痂,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chuàng)面或浸有5%硫酸銅的棉球擦拭,再涂2%的龍膽紫、碘甘油或 5% 的土霉素軟膏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軟膏,每天1-2 次。
二、感冒
癥狀:病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不食,流涕、流淚、呼吸急促,發(fā)燒。
治療:使用青霉素 4 萬單位/公斤體重,安痛定0.4 毫升/公斤體重皮下注射, 1 日 2 次,連用 3 天。復方氨基比林10毫升、30%安乃近注射液10毫升、大青葉注射液4-8毫升、柴胡注射液4-8毫升\"病毒唑注射液2-4毫升,肌肉注射;或安乃近1-2克內服,再配合適量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三、羊痘
癥狀:一種急性、熱性接觸傳染性病毒病,特征是在皮膚和黏膜發(fā)生痘疹。
治療:成羊可用魚腥草注射液10毫升, 地塞米松注射液 5 毫克,混合一次肌肉注射,1日2次, 連用1-3日;或用痊愈血清10-20毫升皮下注射治療,同時肌注青霉素,防治激發(fā)感染。小羊用量酌減。
四、傳染性結膜炎
癥狀:俗稱“紅眼病”,眼結膜發(fā)生明顯炎性病變,怕光、流淚、結膜潮紅充血,眼角流出膿性分泌物,重者失明。
治療:可用2-5%的硼酸水,淡鹽水或0.01%呋喃西林清洗眼結膜,再用青霉素、紅霉素、氯霉素、四環(huán)素或2%可的松等眼藥膏點眼2-3次/天。角膜混濁、白內障可用撥云散點眼,青霉素4萬單位加病羊全血10毫升,眼瞼皮下注射。
五、螨病
癥狀:體表劇癢,病羊摩擦患處導致脫毛、發(fā)紅、腫脹,出現(xiàn)丘疹、水皰和結痂。
治療:清洗除痂,取百草霜加食鹽炒后,用桐油調和均勻涂搽患部,每天涂 1-2 次,3-4 d 可治愈。或用殺螨靈,按1毫升兌水600-800毫升,涂搽患部?;蛴秘i油或者熬過的豆油涂抹患處,幾日后可治愈。
六、瘤胃鼓脹
癥狀:病羊呆立拱背,呼吸困難,腹部急劇膨大,叩擊鼓音,反芻停止,視黏膜呈藍紫色,結膜發(fā)紺,重者口吐白沫,最終窒息死亡。
治療:可用豆油或菜籽油100毫升混合適量煙絲一次灌服?;蛴?5%的酒精10 毫升,魚石脂 5克,混水一次灌服?;蛉〈笏?0克搗成泥狀,蘿卜籽20克搗成粉末,與菜籽油 100 毫升混合,給病羊一次灌服。對病重危急的羊,則需穿刺放氣,同時止酵。
七、瘤胃積食
癥狀:發(fā)病較快、食欲廢絕、不反芻,腹痛,回頭顧腹,行動遲緩,消化不良。
治療:石蠟油100毫升、氯化鈉50克或硫酸鎂50克,加水500毫升灌服,促進下瀉,同時用5%碳酸氫鈉100ml加入5%葡萄糖200ml中,靜脈注射,防止胃內容物發(fā)酵導致酸中毒。
八、肺絲蟲病
癥狀:絲蟲寄生在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或肺實質內而引起羊精神不振,頻繁地強烈咳嗽,呼吸困難,羊只消瘦,四肢浮腫,衰弱而亡。
治療:定期驅蟲,可口服左旋咪唑,用量為8毫克/公斤體重;或口服磷酸海群生,0.2毫克/公斤體重;或敵百蟲,0.015克/公斤體重,配成10%的液體皮下注射。
九、中毒
癥狀:羊誤食毒草引起口吐白沫、肚脹如鼓,抽搐亂跳,站立困難。
治療:反復洗胃,同時灌服瀉劑,常用硫酸鈉或硫酸鎂50-100克,配合內服或靜注強心劑、利尿劑。或取醋或酸菜鹵水500毫升灌服,或取綠豆150克、甘草100克,加水煎湯1500毫升,灌服,一日3次。
參考文獻
[1]幸奠權.羊常見病的防治.獸醫(yī)導刊,2011,10:36-37.
[2]葛玉榮,王乃斌,畢革等.羊常見病的診治措施.獸醫(yī)臨床,2010,8:144.
[3]洪學.11種羊常見病的防治.湖南飼料,2007,2:39-40.
[4]劉敏.肉羊常見病的診療技術.農村實用技術,2008,4:51-52.
[5]寇鵬軍,袁具生.舍飼羊常見病防治.中國畜禽種業(yè),2013,9:126
[6]劉萬珍.羊常見病的土方治療.山東科技報,2009,2,2.
[7]張文學,任金禮.幾種肉羊常見病的防治.山東畜牧獸醫(yī),2010,31:38-39
[8]呂福明,馬艷菲,林鵬超等.羊常見普通病的防治.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9):167.
作者簡介:蔡敏銳,男,(1980-),廣東揭西人,助理獸醫(yī)師,2006年參加工作,主要從事防疫、動物疫病診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