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馬年,流行“馬上體”:馬上有錢,馬上有房,馬上有對象,如此等等。說到成功,最吉祥的一句話莫過于“馬到成功”。
“馬上體”,馬到成功,表達的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固然無可厚非,但也暴露出人們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不由想起一個故事:一位青年畫家去拜訪繪畫大師門采兒,他問大師:“為什么我畫一幅畫只要一天時間,而賣一幅畫卻要整整一年?”門采兒對青年畫家說:“你不妨把時間倒過來,用一年的時間去畫一幅畫,說不定一天就能賣掉它?!?/p>
還有一個故事。獲得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勒默,是一個極為低產的詩人,一生僅發(fā)表詩歌163首。他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一年僅寫兩三首詩。1990年,他患腦溢血導致右半身癱瘓,但仍堅持詩歌創(chuàng)作。他善于從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寄托于平靜的文字里。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給他的頒獎詞是:通過凝練、透徹的意象,他為我們提供了通向現(xiàn)實的新途徑。中國的譯者說,他的詩有王維“鳥鳴山更幽”的意境。我們能夠想象,一年寫兩三首詩,四五年出一本詩集的托馬斯·特朗斯特勒默是怎樣的精益求精。他沒有一天停止過寫作,但是因為對文字精準的極端追求,他不會急于求成,不會讓詩歌之花隨意綻放。
有許多成功,真的是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就像開花一樣,需要充足的陽光雨露,需要漫長的時間積蓄,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來。
不必“馬到成功”,在取得成功的漫長過程中,艱辛的付出,是必須要經歷的。在失敗中一次次站起來,積累經驗,磨煉品質,才有可能敲開成功的大門。別著急,埋下頭來默默積蓄力量,成功就在前方的路上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