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今天重新購置了一部手機,你最先想到要下載的是哪幾個APP?微信、支付寶、地圖……
從這一微小的猜測,你也許會發(fā)現自己的移動互聯網生活已經和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家巨頭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聯系。
從創(chuàng)業(yè)者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場景,即意味著流量的入口已經被BAT三巨頭緊緊地控制。巨頭的擴張,擠占了原本屬于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機會縫隙,這個市場是在變得更開放還是更壟斷?
而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全面發(fā)力的元年,也是互聯網巨頭圈地運動最為猛烈的一年。以雙馬對陣為中心,巨頭之間的業(yè)務沖撞越來越直接和頻繁,“站隊”正在成為一個不可逃避的話題。
打車軟件的縮影
邁入3月,以嘀嘀打車、快的打車為“馬前卒”的雙馬對陣,仍然沒有偃旗息鼓的意思。
從今年年初起,打車軟件間戰(zhàn)火不斷。先有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發(fā)起了乘客打車立減10元、司機補貼10元的活動,隨后快的打車和支付寶跟進,加入了這場硝煙彌漫的打車大戰(zhàn)。
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巨額投資以及流量支持,令這兩家打車軟件公司加大對用戶的補貼力度,促使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呈現出一種高速的發(fā)展態(tài)勢,其他沒有巨頭撐腰的同行逐漸被擠壓出市場,殘留下來的打車軟件也只能表示出望塵莫及的無奈。
這恰恰是2013年以來互聯網“站隊”的一個縮影。
如今,打車軟件市場已是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這兩家的天下。易觀智庫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快的打車、嘀嘀打車分別以46.7%、43.6%的比例占據中國打車APP市場累計用戶份額前兩名的位置,兩家占據超過90%的市場份額,打車軟件市場雙寡頭局面更為鮮明。
嘀嘀打車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產品技術副總裁張博回憶,2013年3月,騰訊CEO馬化騰到北京參加“兩會”,親自找到了嘀嘀打車的創(chuàng)始人程維,與其商談投資。當年5月,騰訊投資了嘀嘀打車B輪1500萬美元。
位居杭州的快的打車由阿米巴基金和阿里巴巴提供了天使投資,當年4月,經緯創(chuàng)投與阿里巴巴聯合完成了快的A輪1000萬美元的投資。
當時,打車軟件對自身的盈利模式和運營模式的認識還處于模糊狀態(tài)。但值得注意的是,打車應用已被認可為移動互聯網領域最能實現020的場景之一。
盡管如此,在這個階段甚至更早的時候,雙馬扮演的基本只是一個“資本”的角色?!板X在那個階段肯定很重要,創(chuàng)業(yè)圈里流傳的一句話就是,在你最不需要錢的時候去找錢。所以說那個時候對我們來說肯定是最重要的?!笨斓母笨偛美蠲舯硎荆Y金帶來的好處就是有錢去找優(yōu)秀的人才?!霸谕苿蛹夹g、運營、產品的發(fā)展中,錢是最重要的,最起碼去開服務站、要全國布點,都是要錢的,包括我們的推廣團隊,來自各個行業(yè),這些人才一定要有特別有競爭力的待遇。而這些最終促成了用戶訂單的增長,導致了行業(yè)進入的門檻越來越高,使整個打車軟件行業(yè)用了不到一年就走完了別的行業(yè)需要走四五年的道路?!?/p>
一位投資人是這樣描述的,打車軟件就像是一個按鈕,最終被放進了雙馬陣營的儀表盤里,成為了一個“加速”選擇鍵。
小巨頭也要站隊
業(yè)內普遍認為,由阿里和騰訊牽頭的互聯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會在2014年爆發(fā),更多的異動、沖突、領地之爭將會上演。這其中,打車軟件只是一個微小的縮影。
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促使行業(yè)變化的步伐越來越急促,企業(yè)和創(chuàng)始人必須跑得更快才能生存。作為快的的天使投資人,阿米巴基金合伙人李治國回憶稱:“快的的創(chuàng)始團隊,一年都沒有睡過好覺,不停地打仗,不停地融資,一年前只有幾十萬的訂單,一年后日訂單就變成了一千萬。020發(fā)展得那么快,如今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再像10年前的大眾點評那樣可以慢慢地積累能量。”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勢頭越來越明顯?!渡虡I(yè)價值》主編張鵬認為,那就是在中國互聯網業(yè)內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想要“不站隊”,保持獨立發(fā)展,將會越來越艱難,巨頭通過注入自身資源而不僅僅是資金,將會迅速影響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某個領域的競爭環(huán)境和前景。
這種趨勢,甚至蔓延至大眾點評網。
一直堅持獨身主義的大眾點評網,在今年2月進入了騰訊版圖。大眾點評CEO張濤宣布,騰訊投資入股大眾點評,占股20%,大眾點評的生活服務信息和線下商戶資源將和QQ、微信等進行深度整合。
“要想和傳統互聯網大佬競爭,你必須做大佬不愿意或者不擅長做的臟活累活,才能保有一地。”這是大眾點評網CEO張濤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是大眾點評證明自己價值的一種方式:BAT做不了。
事實上,即使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眾點評網也已經順利晉級億級用戶的APP序列。但在巨型APP微信出現后,在5.0版本“橫掃一切”的勢頭下,幾乎人人都擔心被微信顛覆。最終,大眾點評并沒有成為例外。
在BAT激戰(zhàn)020的緊要關頭,大眾點評最終選擇了騰訊。對于張濤來說,騰訊的社交鏈能夠幫助“弱社交”的大眾點評來構建中國最大的020生態(tài)圈。消息公布當天,和嘀嘀打車一樣,微信在“我的銀行卡”里給了大眾點評一席之地。
然而,無論接受了BAT哪家的投資,從某種形式上說,都等同于“站隊”,很有可能會失去另外兩家的資源。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透露,騰訊早在2008年就有意投資大眾點評。由此看來,張濤選擇“站隊”,也是經過了慎重考慮的。
此前和微信的合作,無疑是雙方合作的一個催化劑,但從外圍來看,大眾點評雖然做得好,卻也需要更強大的外力去尋求突破。在020的必爭之地“團購”領域,大眾點評就遭遇了強勁的競爭對手——美團。根據團800的數據,從2013年1月到11月,美團網團購成交130.92億元,大眾點評團購成交額71.77億元,美團商戶數達到27.33萬個,大眾點評的商戶數為10.03萬個。
在團購上,大眾點評網曾經犯過的最大錯誤,就是錯過了三四線城市的機會,此后大眾點評網只能以追趕者的方式進入到這個市場。團800分析師樊康表示,大眾點評的團購在三四線城市處于劣勢,引入微信和手機QQ的資源將有助于補足這一課。
騰訊,也許將成為大眾點評突破對手防線的一個重要工具,最終還可能成為加速上市步伐的重要元素。
雙馬的布局
從2013年到2014年,無論是對于打車軟件這種創(chuàng)業(yè)公司,還是對于大眾點評、高德這樣的小巨頭,都不可避免地進入了雙馬的戰(zhàn)場。
在這場圈地之爭中,有人主動投懷送抱,認為找到靠山才更踏實,有人是因為戰(zhàn)爭已經殺到家門口,被動地接受“站隊”,不然等到巨頭們的戰(zhàn)車碾過他們的家園之時,再去談判也許已經來不及。
“從企業(yè)的角度來說,BAT各有其用戶群,能游刃有余地和三家合作,自然利益是最大化的。選擇站隊,地盤縮小到1/3,未必是最佳選擇,但如果不選,又有可能最后一個地盤都拿不到?!卑⒚装突鸷匣锶死钪螄硎?。
如果在國外,戰(zhàn)略合作不一定要涉及股權。但在中國,有股權關系意味著關系更親密,成為一種信任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中國式的融資特色。一位參與過BAT投資項目談判的投資人士表示。
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全面發(fā)力的元年,也將是互聯網巨頭圈地運動最為猛烈的一年。從“雙馬”巨頭的大動作中,從“小巨頭”到“創(chuàng)業(yè)者”要如何應對,他們要拿什么和“雙馬”共舞?
從目前情況看,騰訊以微信、手機QQ為代表,已經建立了新的移動帝國?!膀v訊的投資策略是,圍繞微信這個基礎平臺上的業(yè)務來進行投資,除了像移動支付這類基礎型服務,其他垂直的業(yè)務交給體外的團隊來實現?!?G創(chuàng)始人洪波表示,騰訊投資的特色是選擇兩到三成人股,而不是完全地控制。
“騰訊有一個特點,就是純互聯網的業(yè)務都做得不錯,但一旦涉及到傳統行業(yè)的,比如倉儲、物流、地面推廣,就做不好。以團購為例,自建的高朋,后來投資F團,都沒有取得突破,既然控制了反而做不好,不如只做有意義的‘介入者’。”
2013年,戰(zhàn)略入股搜狗為騰訊投資建立了一種新的模式,即把一部分業(yè)務嫁出去,和一個曾經的競爭對手結合在一起,合為一體。從年初傳出的各類消息來看,未來騰訊旗下的電子商務、視頻等戰(zhàn)略板塊都很可能對外開放。
而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其策略則是以支付寶和淘寶為骨架,完善其電商生態(tài)的擴張以及無線領域的布局。2013年,阿里巴巴展開了一系列的投資動作,包括注資微博、高德地圖、UC、丁丁網、快的打車等。
從2014年的開局來看,未來支付寶錢包、來往、手機淘寶將成為阿里三大移動入口,收購也將圍繞此進行布局?!鞍⒗锏奶厣窍韧顿Y試水,再進行全資收購,高德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鄙鲜鐾顿Y人士表示。
可以看到的是,BAT在移動互聯網搶占人口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的并購將更多集中在業(yè)務層面。在這個過程中,平衡被慢慢打破,演變成暗流涌動。做社交的跨界電商、支付;做電商的又去做社交、搜索,巨頭不斷地滲透進彼此的業(yè)務領域,沖撞也將更加直接和頻繁。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站隊”都成為了互聯網行業(yè)的一個新話題。
在這一點上,連環(huán)創(chuàng)業(yè)者、58同城CEO姚勁波的見解是,“選擇站隊是你的一種權利,但這種權利一生只能用一次,我覺得能不用就不要用它?!彼硎?,不接受有好處也有壞處?!澳阍诘玫揭粯訓|西的時候可能就失去了別的東西。一個獨立的公司可以跟任何人合作,可以跟任何人保持等距,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優(yōu)勢?!?/p>
更壟斷還是更開放?
的確,“站隊”并不是一勞永逸的結局。
以最典型的打車軟件為例,在巨頭簇擁的補貼大戰(zhàn)完結后,還是要回到盈利的問題上。洪波表示,擺脫了巨頭的外部輸血,打車軟件最終要回歸到產品和服務的本質競爭中。
快的副總裁李敏認為,打車軟件最終是要發(fā)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出行平臺。在這場站隊之爭中,他認為,巨頭導人的流量高也不好,低也不好?!疤叩脑捒赡芫蜏S落為一個打車工具了,沒有自主的東西,假設如果用戶都不用安裝嘀嘀APP,直接安裝一個微信就可以了,那么你本身存在的價值就不高了?!?/p>
這同樣也是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的困惑。
起源資本合伙人雷中輝表示,BAT配合自身發(fā)展戰(zhàn)略收購優(yōu)質公司,必然會成為大的主流?!俺前l(fā)生新的技術革命,如穿戴式設備的崛起,或者是像小米這樣的公司重新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流量入口,不然新的創(chuàng)業(yè)者是很難突破BAT的流量天花板的。”而當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留給創(chuàng)業(yè)者發(fā)展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一般不超過兩年。
然而即使你真的進入了巨頭的版圖,不再需要擔心資金,你依然可能會面對另外一種流量的爭奪。一位接受了BAT投資的創(chuàng)業(yè)者表示:“每家企業(yè)內部都是有流量爭奪機制的,有時候新的加入者并不能搶到流量,甚至會比你在外部的時候獲取流量更難,因為巨頭戰(zhàn)略的變化,你很可能同樣逃不過被邊緣化的命運。”
時下最熱的騰訊與京東的緋聞也許恰是其中的一個例證。
2012年,騰訊完成了對易迅的收購,此后騰訊斥巨資支持易迅,讓其與京東同臺對打。但如今,騰訊卻將“易迅”作為嫁妝,用來換取京東的股份。當年意圖通過接受騰訊投資逃脫被京東“邊緣化”命運的易迅網CEO卜廣齊,最終并沒有改變命運。
但從另一個角度說,競爭的極致也在推動另一種形式的“開放”?!半m然巨頭拉攏產業(yè)合作伙伴成為了一種趨勢,但你會發(fā)現‘一定要控股’的現象是在減少的。”李治國認為,巨頭漸漸拆分出財務投資和戰(zhàn)略投資兩個部分。
“比如,以前被投資的企業(yè)會被要求不準再接受競爭對手的投資和合作,這個競爭對手的名單有時會超過20家,現在可能降低到只有3家,而且允許每年更新名單,這也是一種開放的改變?!?/p>
有投資人透露,騰訊早在2010年前后已經嘗試投資京東,但因為“要求控股”的風格最終未能成行,如今兜兜轉轉,最終才以“戰(zhàn)略投資”再續(xù)前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