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41.2[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3-1650 (2014)06-0089-01一、選擇優(yōu)種,培育適齡壯苗
1.選擇優(yōu)種
采用耐旱抗旱,抗病耐熱,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毛粉802、中蔬4號、特105等品種。
2.培育適齡壯苗
3月下旬拱棚播種育苗,苗齡40-50天。育苗土選用前茬為非茄科作物的肥沃大田土,過篩后加入30%的腐熟騾馬糞,混合均勻后,每立方米床土再拌入尿素0.5千克,過磷酸鈣10-15千克,硫酸鉀0.3千克或草木灰15千克,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克鋪設(shè)苗床內(nèi),厚10-15厘米。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首先用清水將種子洗干凈,再用50℃左右的溫水浸種15-20分鐘,然后在涼水中繼續(xù)浸泡4-5小時,使種子充分吸水脹滿,再用1%的福爾馬林或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殺菌15分鐘左右,殺滅病蟲菌源。將處理過的種子,用濕紗布包好,置于瓷性容器中,在25- 30℃條件下催芽,待種子7帆“破嘴”露白時即可播種。催芽期間每天要更換濕布,注意保持水分和透氣性。播種前澆透底墑水,待水滲下后,撒一薄層過篩的細土作為“翻身土”,利于根系下扎。每平方米播種量10克,播后覆蓋1-1.5厘米厚的過篩細土,近地面覆蓋一層地膜增溫保濕。播后3-5天幼苗出土,及時揭去地膜,防止燒苗。二葉一心時分苗,株、行距為8厘米×8厘米。
分苗前,白天保持床內(nèi)氣溫20-25℃,夜間15-20℃。分苗后,白天保持床內(nèi)氣溫15-20℃,夜間10-15℃。定植前 7-10天,開始低溫?zé)捗?,逐漸適應(yīng)外界環(huán)境。壯苗標(biāo)準是:葉片肥厚、葉型較大、葉色正綠、莖粗、節(jié)間短、根系發(fā)達,幼苗具4-5片真葉而不帶花蕾。
二、合理選地,抗旱耕作
1.選地選茬
應(yīng)選擇耕層25-30厘米,有機質(zhì)含量在0.8%以上的旱地,前茬以玉米、豆類等作物為好。
2.秋深耕壯壟
秋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25-30厘米,隨深耕結(jié)合施底肥壯壟,耕后耙耢,使土壤粒細地平,上虛下實,地表嚴封,合口過冬,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
3.春季三墑?wù)?/p>
早春,當(dāng)土壤開始午消夜凍時,及時頂凌耙耱,破除地表裂縫,整平地面,細碎士壤,切斷毛細管,減少空氣對流,促進融水下滲和減少水分蒸發(fā),并有利于春雨下滲;雨后及時耙耱,破除坷垃,保住雨水。定植前10-15天淺犁串墑,提溫保墑。
三、重施基肥,肥土抗旱
增施肥料,可以改變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蓄水保墑能力,起到以肥調(diào)水的效果。一般秋耕每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 5000-6000千克,碳銨和過磷酸鈣各40-50千克;春季整地每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2000-3000千克,硝酸磷肥25-40千克,草木灰500-700千克或硫酸鉀15-20千克。
四、地膜覆蓋,增溫保墑
地膜覆蓋能有效避免雨水沖刷土壤,減少地表徑流,增溫蓄水保墑,改善田間小氣候,達到抗旱、早熟和豐產(chǎn)的目的。定植前10-15天,趁墑起壟覆膜。以1米為一帶劃線起壟,壟高8-10厘米,壟寬60厘米,鎮(zhèn)壓使壟面圃滑、緊實、土壤細碎,緊貼壟面覆蓋寬80厘米的地膜。
五、適期定植,加強田間管理
1.適期定植
旱地高產(chǎn),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調(diào)整定植時間,使西紅柿生長發(fā)育旺盛期正好趕在雨熱充足的夏秋季,收獲于早霜前。經(jīng)過多年試驗,6月上旬為適宜的定植時間。一般中晚熟品種株行距為60厘米×35-40厘米,密度為 3300×3500株有;中早熟品種株行距為60厘米×30-35厘米,密度為3500-4000株/畝。
2.中耕培土
移栽后及時中耕壟溝,破除板結(jié),提溫保墑。雨后及時中耕,并向植株基部適量培土,促進不定根及側(cè)根的生長,擴大根系營養(yǎng)面積,增強吸收力,防止日曬莖基部和根部,造成高溫為害,減輕病害發(fā)生,促進植株健壯生長,總培土厚度應(yīng)在5-7厘米。
3.插架綁蔓
植株長到25-30厘米時要及時插架綁蔓。選用長 1.5-1.6米以上的小竹竿或細木棍,插在植株外側(cè)地膜壟溝旁,距植株10厘米,每株1根,每兩行固定成“人”字架,支架插好后隨之進行第一次綁蔓,以后隨著植株的生長增高再實施第二、第三次綁蔓。采取高秧曲綁、低秧直綁、壯秧緊綁、弱秧松綁的方式,調(diào)整植株齊頭并進,均衡生長。
4.單稈整枝
只留主蔓結(jié)果,所有側(cè)蔓全部打掉,改善通風(fēng)透光條件,增強植株抗旱抗逆能力。打摘側(cè)枝不宜過早,側(cè)枝長至 8-10厘米時摘除。早霜前40-50天主蔓留3-4穗果后,在上層留兩片葉摘心打頂,保證各穗果膨大生長。對老葉、黃葉、病葉要及時摘除,減少不必要的養(yǎng)分、水分消耗。
5.適時追肥
分別于植株開花后、第一穗果膨大期和第三穗果采收后追肥3次,每次追人尿素8-10千克宙。同時葉面噴施 0.2%-0.3%的磷酸二氫鉀、1%-2%的過磷酸鈣、0.01%的硼酸與50%矮壯素水劑10000倍液,增強植株的抗旱能力,確保穩(wěn)產(chǎn)豐產(chǎn)。對底肥不足、地力較薄的地塊,在第三穗果采收后補追1次,防止早衰減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