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練指法》下文簡稱《哈農(nóng)》這一教材被許多教師指定為學生學習鋼琴必須彈奏的教材,但是單純地學習《哈農(nóng)》,它單調(diào)枯燥,音樂性差,我在教學中,總結(jié)了一些實際運用的彈奏方法,教學生學習《哈農(nóng)》。
關(guān)鍵詞:《哈農(nóng)》;鋼琴練指法;教學;體會
“如果每只手的五個手指得到充分的均勻的訓練,它們就能夠演奏所有為鋼琴而寫的作品,那么,余下的僅僅是指法問題,然而人們毫無困難的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p>
“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把本書從頭至尾演奏一遍。如能彈熟本書,并在一定時間內(nèi)每天練習,困難就象著了魔似的會突然消失?!?/p>
這是我特地從法國音樂教育家夏爾一路易·《哈農(nóng)》于1871年譜寫了著名的《鋼琴練指法》(以下簡稱《哈農(nóng)》原版序言中摘引的兩段話,是為了在此強調(diào)練習《哈農(nóng)》的重要性。作者寫作這部60首練習曲的目的是“使練習者的手指靈活有力、獨立不倚和平均發(fā)展,以及手腕的松動自如,同時使左手獲得和右手同樣的能力”。作者視這部作品為“解決一切技術(shù)困難的鑰匙”。如今,這部作品已遍及全球,成為每一個鋼琴學生必須彈奏的鋼琴曲目。
雖然“《哈農(nóng)》”已經(jīng)如此廣泛的被運用,但對于剛開始接觸“《哈農(nóng)》”的學生來說,他的純技術(shù)練習顯得十分枯燥乏味,時間一長,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彈情緒,對“《哈農(nóng)》”的技術(shù)練習敷衍了事,這樣對于以后進入高級練習是非常不利的。
我多年從事鋼琴教學,在《哈農(nóng)》的教學中總結(jié)了一些實際的運用方法,下面我具體談一下,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從奏法上,可以分為斷奏、連奏、跳奏等多種。《哈農(nóng)》的每一條練習都是針對某些手指做的特殊訓練,在這種基礎(chǔ)之上,再針對某些奏法上存在的問題,做專門性訓練效果一定會很顯著。如:針對手臂不夠放松,力量沒有放下去,第一指關(guān)節(jié)站立不夠穩(wěn)定等問題,就可多做斷奏的練習,把任意一條基本聯(lián)系變化成斷奏的方法來訓練,均可幫助學生找到指尖的感覺,體會放松。若小連線做得不好,也可將任意一條基本練習變化成二音,三音節(jié)或四個音的小連線音型,體會“落一滾”的奏法或?qū)⑿∵B線與跳音奏法做交替進行,來學習小連線的語氣。若彈奏力量不夠貫通,手腕移動重心掌握不好,連貫的感覺不夠等,就可用連奏做長樂句訓練就或在通條聯(lián)系中連奏,體會手腕與手指的協(xié)調(diào)動作,找到整個手臂、肩、手腕 手指的協(xié)調(diào)。
二、我們還從節(jié)奏上做變節(jié)奏練習,以訓練學生的演奏技巧及節(jié)奏感。如:為了使學生體會放松和把每一個音的力量送到位,可用前附點和后附點兩種節(jié)奏來練習;若想加速 之前練習速度,可以把跑動的樂句分成四個音一組或者六個音一組等,用快慢交替的方法進行練習;節(jié)奏的變化可謂最為豐富,練習者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運用多種節(jié)奏型來練習。比如,把八分音符、三連音及十六分音符這三種基本節(jié)奏混合運用,來訓練學生的節(jié)奏感;也可用雙手練習二對三、三對四或者五對六等不規(guī)則對位。這些訓練方法即可單獨運用,也可交叉混合運用。這樣,思路開拓,方法靈活,才會使《哈農(nóng)》鋼琴練指發(fā)變得豐富。
三、由快至慢的練習。在《哈農(nóng)》練習曲的開頭,作者有這樣的標記:↓=60-108,它的意思是先每分鐘彈60拍,再逐漸增加速度至每分鐘彈108拍。在這里請注意兩個字:逐漸。有的學生彈奏了《哈農(nóng)》很長時間,可手指并沒有獲得多大的鍛煉,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逐漸”,忽視了“慢”的過程。我在教學生彈《哈農(nóng)》的時候,最開始讓學生用極慢的速度彈奏,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手指指尖向下高抬,在最高點迅速擊鍵,將力量集中、實在地落在所用手指的指尖上,感覺就象是力量穿過鋼琴琴鍵掉在地上一樣。每個音都這樣解決,長時間練習能夠使手指的獨立性更強,并使彈琴機體獲得最大程度的放松。
在慢彈解決好之后,逐漸的加速必不可少,為什么要逐漸呢?這里有一個快速彈奏放松的問題,快速彈奏最大的障礙就是緊張,如果學生和我說他的手腕、胳膊、肩膀酸痛,那我就告訴學生用比剛才慢的速度彈奏一遍,以不緊張為前提,一點一點的加快,快速彈奏時要讓學生明白節(jié)省動作的必要性,用指尖貼著鍵,擊鍵動作小而干脆,將力量快速、簡潔的轉(zhuǎn)移。
四、重點手指反復練習?!豆r(nóng)》的每一課聯(lián)系都標明了所要鍛煉的手指。別小看作者或忽視了作者給你的提示,它為你指明了所要練習的重點。將所要重點練習的手指反復彈奏,以期獲得最佳的鍛煉效果。如蛤農(nóng)第十課所要重點練習的是上行左手的3指和四指,下行右手的3指和4指,以第一小節(jié)為例,彈奏時要學生將第二拍重點練習的E和F的顫音反復再彈一遍,依次類推,以后每小節(jié)的第二拍都反復彈奏,這樣對所要鍛煉的手指大有益處。
五、用各層次的力度練習訓練學生音色的控制,增強音樂表現(xiàn)力。如練習弱奏,強奏、漸弱、漸強、中弱、中強等等。比如:若想求的力度層次的豐富,我們可以將每一條基本練習中每一組音符用漸強、漸弱來練習。還可以在各句或雙手之間進行強弱力度對比演奏。同時,不同力度的演奏還可以解決技巧問題,如為了使動作平穩(wěn),聲音均勻,可用自然力量mp演奏即可,這樣可以減少手指的負擔;若手指力度不好,站立不穩(wěn),則可加大力度,用f通奏。
“《哈農(nóng)》”中的第二部分在訓練中,應更加注重音樂性,不要把這些練習單純當作手指訓練,毫無感覺的彈奏。記住:任何一組音符一經(jīng)組合,便已成為音樂,應該把它們當作音樂“唱出來”??傊?,鋼琴教學沒有死規(guī)則,譜面是固定的,當我們的思維是靈活的,多動腦才能多受益,多想辦法才能更加磨練我們的意志,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才能使學生在習琴中得到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