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對湖北省某豬場發(fā)生的以體溫升高、部分病豬死亡等為主要特征的疾病進行診斷。[方法] 采集發(fā)病豬的脾臟、淋巴結等樣品,應用PCR方法進行實驗室檢測。[結果] 經(jīng)實驗室檢驗,結合臨床癥狀,診斷為HPPRRSV及PCV2混合感染。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陽性率為40%,豬圓環(huán)病毒2型陽性率為90%。[結論]通過采取綜合防控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減少了豬場的經(jīng)濟損失。
關鍵詞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混合感染;診斷
中圖分類號 S852.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7-05495-02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diagnose the disease with higher body temperature and death of some pigs as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a pig farm in Hubei Province.[Method] The spleen and lymph node and other samples of diseased pigs were collected to make laboratory detection by PCR method. [Result] It was diagnosed as the mixed infection of HPPRRSV and PCV2 by laboratory detection based 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The positive rate of HPPRRSV was 40% and PCV2 positive rate was 90%. [Conclusion] The disease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hich reduced the economic loss of pig farm.
Key words HPPRRS V; PCV2; Mixed infection; Diagnosis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稱豬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呼吸道疾病為主要癥狀的豬主要傳染病之一[1]。郭寶清等[2]于1996年從北京地區(qū)分離到PRRSV,首次證實了PRRS在我國的發(fā)生。2006~2007年豬“高熱病”在我國的大部分省區(qū)發(fā)生,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其主要病原之一是變異的PRRSV,也稱為高致病性PRRSV(HPPRRSV)[3]。
豬圓環(huán)病毒?。≒CVD)是由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引起的一種傳染病。PCV2可導致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的發(fā)生,也與豬的腎病、皮炎綜合征和仔豬先天性震顫相關[4]。PCV2不僅造成豬生長緩慢、飼料報酬降低,還可造成機體免疫抑制,引起其他疾病的爆發(fā)[5],嚴重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發(fā)展。
2013年10月,湖北省某豬場發(fā)生了以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咳嗽,部分病豬死亡為特征的疾病,剖檢采樣后經(jīng)實驗室檢驗,結合臨床癥狀,診斷為HPPRRSV及PCV2混合感染。該豬場發(fā)病豬為3月齡以上育肥豬,初期發(fā)病豬30余頭,此后發(fā)病豬逐漸增多,發(fā)病豬約450頭;臨床癥狀主要為:病豬體溫41 ℃左右,咳嗽,食欲減退,部分病豬皮膚發(fā)紅,部分病豬皮膚蒼白,病重者呼吸困難,最后導致死亡。剖檢病變主要為肺部間質性肺炎,心包積液,腎臟有出血點,胃充血,脾臟稍有腫大,頜下淋巴結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采集脾臟、淋巴結等樣品以供實驗室檢驗。對發(fā)病豬曾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療效不理想。該豬場于仔豬21日齡同時注射豬藍耳病疫苗和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減少了豬場的經(jīng)濟損失。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樣品為10份組織樣品。DNA、RNA提取試劑盒、Taq DNA聚合酶,均購自TaKaRa公司;RNA反轉錄試劑盒,購自Fermantas公司;引物均由上海Sangon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1.2 檢測方法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株與普通株鑒別采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方法,PCV2病原檢測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方法,試驗方法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及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3版)[6]操作。
3 討論
(1)根據(jù)實驗室檢驗結果,HPPRRSV陽性率為40%(4/10),PCV2陽性率為90%(9/10),結合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診斷該豬場發(fā)生的疾病為HPPRRSV及PCV2混合感染。
(2)針對診斷結果,通過采取綜合防控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①隔離消毒。對發(fā)病豬群立即采取隔離措施,并且由專人負責飼養(yǎng)管理。加強豬場內(nèi)消毒,每2~3 d全場消毒1次,最大限度消滅豬場內(nèi)的傳染源,降低豬群感染PRRSV、PCV2及其他病原繼發(fā)感染的概率;適當調整豬群飼養(yǎng)密度,保持場內(nèi)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保證給予豬群舒適干凈的生長環(huán)境。豬場的飼養(yǎng)員嚴禁交叉串棟。對病死豬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
②對癥治療。治療手段以控制細菌繼發(fā)感染和增強豬體的免疫機能為主。選用替米考星、鹽酸多西環(huán)素等抗菌藥物,配合使用黃芪多糖、電解多維等藥物,保證充足飲水,必要時可采取輸液等方法進行治療,加強護理,促進機體康復。
③免疫接種。對未發(fā)病豬群使用豬高致病藍耳 病疫苗和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進行緊急免疫接種,2種疫苗免疫 時間要有一定的間隔,注射疫苗保證免疫到位,提高豬群整體的免疫力,防制疾病繼續(xù)發(fā)生和擴散。
(3)此次疾病的發(fā)生可能是因為該豬場同時免疫豬藍耳病疫苗和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2種疫苗,導致免疫失敗而引起。眾所周知,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一種免疫抑制疾病,是目前困擾養(yǎng)豬正常生產(chǎn)的重要傳染病之一。由于PRRSV侵害免疫系統(tǒng)后能形成持續(xù)性感染,豬場感染后的帶毒率較高,有的豬場即使已進行疫苗免疫,仍然可能零星發(fā)生或隱形帶毒。因此,在實際生產(chǎn)中防治豬藍耳病,不僅要選用高效安全的疫苗,進行科學免疫接種,還應做好生物安全規(guī)范、加強飼養(yǎng)管理、完善預警監(jiān)測等其他綜合防控措施。
(4)豬圓環(huán)病毒病也是一種免疫抑制疾病,病原可破壞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導致機體抗病力降低。PCV2經(jīng)常與PRRSV、豬偽狂犬病毒、副嗜血桿菌等病原發(fā)生混合感染或繼發(fā)感染,如果豬場發(fā)病后,疫情會更加嚴重,病死率也大大增加。當PCV2與PRRSV同時感染時,PRRSV可以促進PCV2在體內(nèi)的增殖。目前對豬圓環(huán)病毒病的防制主要是使用滅活疫苗對豬群進行免疫預防,同時結合生物安全、飼養(yǎng)管理和藥物預防等綜合防控措施,以達到防治該病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豬藍耳病和豬圓環(huán)病毒病的防制,應采取健全生物安全措施、科學免疫接種、定期病原監(jiān)測和加強飼養(yǎng)管理等綜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發(fā)生。若要消除PRRSV和PCV2,可考慮清除帶毒豬,以達到凈化疾病的目的,凈化實施過程中由于涉及大量種豬的淘汰和引進更新,投入的時間和經(jīng)濟成本都會很高,可考慮先由原種豬場實施。
參考文獻
[1]DEA S,ROSSOW R.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structural proteins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comparis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isolates[J].Arch Virol,2000,145:659-688.
[2] SHEN S,MENG X,WESLY R,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corn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a accine strain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Nsp2 gene with a unique insertion[J].Arch Virol,2000,145:871-883.
[3] 何世成,鄒敏,劉道新,等.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9,30(7):10-13.
[4] 周繼勇,陳慶新,葉菊秀,等.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學分析[J].中國獸醫(yī)學報,2004,24(1):1-3.
[5] 郭銳,曹宏云,田永祥,等.豬圓環(huán)病毒病的綜合防制[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0,30(6):90-92.
[6] 趙德明,張中秋,沈建中,等.豬病學[M].9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8: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