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點賞析
“煮月亮”,多么童趣的字眼,只有鋪滿快樂的童年才能有如此詩意的游戲吧。小時候的我們,玩啊玩,一直玩到月亮爬上了樹梢,看到又大又圓的月亮,想把它捧回來玩耍。于是,軍停“用手撈到了月亮,雙手認(rèn)真地捧著”。點點“把手伸進(jìn)河里撈出了月亮,然后很認(rèn)真地捧著讓我看”。他們小心翼翼,生怕月亮破了、碎了。也許,孩子更具有詩人的氣質(zhì),他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浪漫的主意:“煮月亮”。于是放入月亮的盆子下面燒起了火。月亮的影子隨著水溫在慢慢翻滾,猶如月亮與盆子里的水在交談。小伙伴們把紅薯、蘋果、梨、李子、橘子等等加進(jìn)去,這樣煮出來就有月亮的味道了。這之后,我們經(jīng)常煮,不管旁人是嘲笑我們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開心。“只要有人笑一笑,我們就會感覺到我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蹦菚r的我們是多么的快樂、自由,一個“煮月亮”的游戲溫暖了半個童年。
《煮月亮》的文字樸實平淡、簡練、本真。作者以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的眼光原汁原味地寫出了被鄉(xiāng)村包裹著的美好童年。“撈月亮”“煮月亮”的細(xì)節(jié)中,作者不加修飾的表達(dá)是如此的情真意切。而“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種語言,與盆子里的水交談”一句,把月亮的影子隨著水溫在慢慢翻滾的情狀寫得多么童趣,只有孩子才會有這樣的想象吧。同時,簡單純凈的文字蘊含著情思:“我不但在煮月亮,同時也煮了自己的時間,把那些歲月煮成了溫暖的記憶,把莊稼煮成了自己的文字,把城市煮成了自己的家,把街道煮成了畫面,把路過或者遇到煮成了愛情?!边@就是一個浪漫、詩意的孩子的成長過程,活在浮華之中卻不沉淪于浮華,堅守心中的美好,長久保留他那顆純真的心靈。就像他自己說的:“我覺得,我的鄉(xiāng)村記憶是一部柔軟而沉重的圣經(jīng),它可以帶給我們靈魂的安靜?!倍院喴赓W文字的背后也引人深思:“我在煮月亮,你想往里面加什么?”這樣的結(jié)尾,自然從容又余味無窮。全文沒有優(yōu)美的語言,沒有華麗的辭藻,不加修飾、質(zhì)樸簡練。也許,大巧若拙、樸實平淡才是散文的最高境界。
讀趙瑜的文章,很親切、很溫暖、很熟悉。因為我們同樣擁有過天真浪漫的童年,我們同樣有過類似“煮月亮”的故事。一塊磚頭可以玩上半天,一片草地可以快樂一個夏天。還有那池塘的青蛙、地上的彈珠、春天的小鳥、夏天的流螢……一切都清晰如昨。放個風(fēng)箏、捉個知了,低頭是綠草瑩瑩的小路,抬頭是繁星點點的夜空。雖然鄉(xiāng)村孩子的物質(zhì)生活是貧困的,但心靈是自由的、放空的。這樣不失本真的童年,何其美好!
難點指津
1.《煮月亮》選自散文集《小憂傷》,明明寫的是充滿快樂淘氣的童年生活,作者為什么會說這是“憂傷的文字”?
作者說:“細(xì)想一下,多數(shù)人的一生,都如我一樣,不會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劫。有的,不過是一些小憂傷?!薄啊缎n傷》記錄了童年的純真與美好,快樂與淘氣,但讀完之后,會覺得有小小的憂傷在內(nèi)心彌漫開來,因為,我們丟了這些快樂的片斷,甚至永遠(yuǎn)不會再遇到這些片段,即使笑出聲來了,也會有小的傷懷?!彪S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計較得失,開始追名逐利,開始憂傷煩惱,純真美好的童年被塵世濃濃的喧囂所淹沒,那個煮月亮的孩子已模糊得不見眉目。今昔對比,更添不忍與惋惜。寫下單純又豐富的童年,恰是對逝去童年的緬懷與眷戀,是對純真時代逝去的憂傷,以及喚醒人們封存已久的純凈而晶瑩的內(nèi)心,追尋那一份美好與溫暖。
2.如何理解“如果你路過我的這些文字,那么,我想告訴你:我正在煮月亮,你想往里加什么”這句話?
“你想往里加什么?”你可以加進(jìn)理想、追求、快樂、美好,你也可以加進(jìn)煩躁、無奈、失望、不安。這取決于你的內(nèi)心。作者希望通過自己的文字,讓人們重拾童年時候單純美好的心境,并讓這種單純美好伴隨自己長長的一生,永不褪色。
考點訓(xùn)練
1.聯(lián)系全文,說說題目“煮月亮”的作用。
2.賞析“我的這些靠近憂傷的文字,希望一下子伸進(jìn)大家的童年里,撈出青蛙的叫聲、稻草人和單純的懷念”。
附:參考答案
見“美點賞析”和“難點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