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作文(60分)
請你以“近在眼前”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要求:①文體規(guī)范;②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題】
此命題作文頗接地氣,貼近考生生活實際,倡導考生關注身邊人和身邊事、抒寫真體驗和真感受,意在引導考生遠離“華而不實”的文風而寫“真”的東西。題目簡潔明了,難度較低,頗為開放,便于發(fā)揮。
一.要把握關鍵字詞,準確審視題意。“近”,義為“空間或時間距離短”,與“遠”相對;“眼前”,義為“眼睛面前,跟前”或“目前”,與“天邊”“遠方”等空間概念或“過去”“將來”等時間概念相對。合起來看,對“近在眼前”,可從兩大維度加以理解:從空間維度看,可將其理解為“近在跟前”,這時它與“遠在天邊”“遠在天涯”等相對;而從時間維度看,則可將其理解為“近在目前”,此時它便與“遠在古昔”“遠在未來”等相對。
二.要巧用發(fā)散思維,精心立意構思??忌鷳跍蚀_審題的基礎上,力求將立意具體化、將構思個性化、將行文新穎化。首先,可多向思考“近在眼前”的“是什么”。比如,既可談英雄、真誠、善良、美好、光明、友誼、親情、夢想、快樂、成功等“正面的人或事物”,又可談小人、虛假、惡毒、丑陋、黑暗、噩夢、悲傷、壓力、貪欲、失敗等“反面的人或事物”;既可談人、事、物、景等“實的人或事物”,又可談精神、品質(zhì)、情感、道理等“虛的事物”。其次,可緊扣“近在眼前”多維思考“為什么”。比如,可談“為什么近在眼前的陽光、幸福等常被忽略”“為什么近在眼前的東西最為重要”“為什么有些事物近在眼前卻不能給人以美感”等。最后,可緊扣“近在眼前”多角思考“怎么樣”。比如,可談“怎么樣抓住近在眼前的機遇”“怎么樣成功才能近在眼前”“怎么樣看待‘近在眼前’與‘遠在天邊’之間的關系”“怎么樣看待‘近在眼前’與‘指日可待’之間的關系”等。
【范文】
近在眼前
福建泉州考生
市質(zhì)檢的成績揭曉了,面對那退步的成績,我無奈中甚至有些消沉。轉(zhuǎn)眼就要填報志愿了,我的達標高中夢似乎越來越遙遠……
父親沒有指責我,他讓我暫時不想那么多,回鄉(xiāng)下過完端午節(jié)再說。
乘車來到鄉(xiāng)下,沿著小路,路上那些樹都彎下了腰,我的心情更低迷了。
包粽子,摘艾葉……家家戶戶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我默默躲在房里。父親見我低頭不語,他要我早點休息,第二天帶我上山去玩。
第二天,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山上。映入眼簾的是那城市里永遠欣賞不到的美景,還有那清新的空氣。只是我的心緒不佳,這樣的分數(shù),怎么迎接即將到來的中考?遠遠的晨霧模糊。父親卻一臉燦爛:“走,到山頂去,那邊風景更好!”層層疊疊的茶樹青翠欲滴,田壟間的雜草被農(nóng)民伯伯收拾晾在岸邊,整個茶園黃綠錯綜,井然有序。忽然,父親蹲下身,從干枯泛黃的雜草堆里抓起一株綠色的植物,一旁的我便發(fā)現(xiàn)那植物被連根割斷,怎么卻還如此翠綠?二伯見我發(fā)愣,揚了揚手中的植物,告訴我,它叫薊,是茶園的“頑固敵人”。
“那它怎么根部被割斷了還沒枯萎呢?”我倍感驚奇。
“是啊,這植物雖然可恨,但它的頑強卻讓人肅然起敬哦!”父親撫弄著手中的薊,接著說,“它在根被割的時候,會流出白色的血液,并在每一個斷面迅速凝成痂,于是重新生根發(fā)芽,因而它不會像其它雜草那樣枯萎了。”
“那它豈不是永遠不會被割死了?”我頓時來了興致。
“是呀,這就是薊的精神,我們也不忍心趕盡殺絕,給了它新的歸宿,你看!”父親用手指著山旮旯。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看見那旮旯,一簇簇的薊不見發(fā)端,也不見終極,那深深淺淺的綠,在陽光下仿佛在流動、歡笑、閃爍著。仔細看時,綠色的大條幅上,一顆顆紫紅色的花朵就像一個個張滿的帆,在綠色的海洋中乘風破浪。
我佇立凝望,近在眼前的那一片盎然的薊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在我心上的焦慮和低沉,考試失利的烏云也漸漸散去,曾經(jīng)飄渺的達標高中夢想如今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我沉浸在這片花海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寧靜與美好。
“我堅信我的夢想不再遙遠!”溫書迎考中,我時刻提醒自己。畢竟我基礎扎實,而成績依然是名列學校前茅的。我應像薊一樣擁有一顆固執(zhí)而簡單的心,我要讓失敗的傷口結成 “痂”,以新鮮樂觀的姿態(tài),讓創(chuàng)傷的斷面萌生新的希望!
走進中考考場,我用自信書寫答卷,我堅信我的達標高中夢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