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以其較強的整體性、良好的延展性和足夠的強度等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成為較為常用的建筑結構形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何種有效措施才能確保施工質量,使建設的建筑物符合設計要求,具備良好的安全性、使用性和耐久性,滿足使用者對建筑物的全部需求,這是每一位建筑施工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結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現代建筑設計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十分常見的結構形式之一。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施工過程中,若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必然會對建筑物的質量構成較為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施工階段質量控制,對于確保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施工整體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深入探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施工中加強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1 前期準備工作是確保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的重要前提
按照使用材料,建筑物框架結構可細分為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框架、預應力混凝土框架、鋼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但在建筑生產實踐中,絕多數的框架結構建筑為鋼筋混凝土澆注承重梁柱,再用預制輕質板材進行裝配從而形成建筑整體結構,也就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此結構建筑物具備相對更好的延展性和靈活性,且建筑質量可控,施工速度也更快。
要確保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施工質量,在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施工準備工作。施工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要設計出一份較為詳細的施工圖,測算出施工所需各項數據,如基礎承載力、框架結構承載力均需明確;二是,要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準備工作,搭設必要的施工現場安全警告標志,做好施工安全防護措施;三是,安裝好施工所需機器、梯架和照明等裝備。在施工過程中,還應嚴格按照工程設計進度開展施工,以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還要組織建筑施工管理者和相關技術人員,深入學習和施工有關的工藝標準與技術規(guī)范,并詳細了解施工建筑項目獨具的施工特點,能夠熟悉和深入掌握施工項目的施工工藝與技術標準,這樣才能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的施工質量打下牢固基礎。
2 鋼筋工程是提升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的施工中,鋼筋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用鋼筋編織出的框架結構對建筑能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使建筑物的荷載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是增強建筑壽命和使用強度的必要措施。而鋼筋工程中鋼筋的綁扎施工則是重中之重,也是較易出現質量問題的施工階段。因此必須要對鋼筋綁扎施工高度重視。鋼筋綁扎前應先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和設計圖紙存在出入與否,在確認成品尺寸和下料表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方可進行綁扎施工。具體綁扎中應采取如下措施控制施工質量。
2.1 柱鋼筋綁扎施工
套柱箍筋的綁扎。按圖紙要求間距,先計算好柱箍筋數量,再將箍筋套于下層伸出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鋼筋,搭接長度內綁扣須大于三個,且綁扣要向著柱中心。如柱子主筋反搭接時采用光圓鋼筋,則角部彎鉤應與模板呈45°,中間鋼筋彎鉤與模板呈90°。
豎向受力筋搭接綁扎。立起柱子主筋后,接頭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柱豎向筋采用機械或焊接連接時,接頭位置連接應保證大于同一斷面的50%以上。對接頭距樓板面大于500mm的,且未處于箍筋加密區(qū)的??上犬嫵龉拷铋g距線后再行綁扎施工。
柱箍筋綁扎。按劃好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向上移動,進行自上而下的綁扎,且最好采用纏扣綁扎。箍筋必須與主筋保持垂直,對箍筋轉角處和與主筋交點處都應進行綁扎,對主筋和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也宜采用梅花交錯式予以綁扎。對柱上下兩端的箍筋也應進行必要的加密,加密長度及加密區(qū)域內箍筋間距都與和設計、施工相關規(guī)范相符。
2.2 剪力墻鋼筋的綁扎施工
剪力墻鋼筋的綁扎主要指豎筋與下層伸出搭接筋間的綁扎施工。在施工中應在豎筋上畫出水平筋分檔標志,于下部及齊胸處綁扎兩根橫筋加以定位,在橫筋上還應畫出豎筋分檔標志,然后綁扎其余豎筋,最后再對其余橫筋進行綁扎。
2.3 梁鋼筋的綁扎施工
在梁側模板上標畫出箍筋間距,并把箍筋擺放到位。在具體綁扎施工時,應先穿主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把箍筋按照標畫好間距逐一分開;然后穿次梁下部的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并將箍筋套好;再放主次梁架立筋;架立筋和箍筋間應每隔一定問距牢固加以綁扎;調整箍筋間距,以使其間距滿足設計要求,綁扎架立筋后再綁扎主筋,主次配合同時進行。
3 混凝土工程是提升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質量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混凝土工程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項目施工中最為關鍵的工序,其施工質量控制的好壞,會對建筑物整體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施工中應當特別加以重視。
3.1 混凝土澆筑前準備工作
清理好澆筑部分。澆筑施工前應把模板內垃圾、泥土及附于鋼筋之上的油污等雜物及時清理干凈,并檢查鋼筋的保護層墊塊墊好與否;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雜物、積水等清除之后方可進行封閉。
攪拌混凝土?;炷涟韬凸ぷ魍ǔJ窃跀嚢枵炯羞M行的。攪拌混凝土應嚴格按照各種原材料配合比進行,努力將其誤差重量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3.2 混凝土的澆筑施工
混凝土澆筑施工要嚴重控制施工方法和措施,對于體積較大構件的澆筑,應分層下料和振搗,并板振搗器分別對澆筑梁、板的混凝土進行振搗,振搗時嚴禁欠振、過振或漏振,振搗結束后還要采用大拉板把其拍平;第二次振搗需等混凝土表面收水后方可開始,也要避免欠振、過振或漏振現象的出現?;炷琳駬v采用插入式振動棒進行振搗時,操作振動棒時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在振搗過程中,應將振動棒插入至下層混凝土中5cm左右,以消除兩層間接縫,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每點的振搗時間通常以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漿,不再出現氣泡為宜。
3.3 混凝土澆筑施工養(yǎng)護
混凝土的養(yǎng)護,不僅要滿足強度增長的需要,還應通過溫度控制,防止因溫度變形引起混凝土的開裂。所以,養(yǎng)護主要是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內表溫差,促進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fā)展及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和發(fā)展。實踐表明,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的12小時內應對其進行覆蓋和澆水養(yǎng)護,澆水時間不少于7天。
4 結語
結合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特點,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措施,對于避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通病,建筑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質量建筑產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洪杰.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的若干問題[J].中華建設,2012(7).
[2]莫佐明.高層建筑中鋼筋混凝土主體框架結構施工技術探究[J].建設科技,2013(14).
[責任編輯: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