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今年76歲,是個獨居老人。由于我的單位距離她家比較近,所以,我經(jīng)常抽空去看望她。一天,我又去姨媽家,剛進樓門,猛然看見樓道里掛著一塊小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許多內(nèi)容,有“今日天氣”、“鄰居提示”、“失物招領”、“逛街信息”等等??吹梦倚睦镉科鹨还膳?。
上樓后,我問姨媽樓道小黑板的事。姨媽笑了,自豪地說:“那塊樓道小黑板,‘主權’還是我老人家呢!”姨媽告訴我,兩年前的一天,她下樓時,發(fā)現(xiàn)有好幾戶鄰居將用過的咸菜壇子放在樓道里。壇子里面的臟水沒有倒干凈,不僅氣味難聞,夏天還容易滋生蚊蟲。她想挨家挨戶提醒一下,又怕敲門影響了人家。姨媽退休前做工會工作時,常常用黑板報發(fā)通知、做宣傳,她不禁來了靈感,花錢請人做了這塊小黑板,掛在一層樓道里,寫上“用過菜壇水倒盡,不然最易生蚊蟲”的提示語。這塊小黑板吸引了滿樓居民的注意,大家都夸姨媽是個有心人。不知道誰還在黑板報上寫了“謝謝提醒”4個大字,讓姨媽有了成就感,覺得這個事情做得值。
姨媽高興地說,自從她這個“提醒”開了頭,鄰居間的互相提醒就一發(fā)不可收,兩年來一直沒有間斷過。有一次,7樓的王大媽做飯時煤氣與灶頭之間起火了,嚇得夠嗆,一查,原來是膠皮管老化了。于是王大媽在黑板上寫下了提醒,建議大家經(jīng)常檢查膠皮管,不能讓膠皮管超期“服役”。還有一次,一對小夫妻上班走得急,大門鑰匙插在鎖上沒有拔,對門退休在家的于阿姨發(fā)現(xiàn)后,拿個小板凳坐在走廊里為他們看護家門,一直等到這對小夫妻回來。事后,于阿姨沒有忘記提醒大家,在樓道小黑板上寫上這樣的話:“走出家門回頭看,拔下鑰匙才安全?!?/p>
姨媽說,最讓鄰居們感動的,還數(shù)住4樓的于大媽,她天天在小黑板上更新天氣預報。于大媽特別留意天氣變化,她把每天電視新聞播出的天氣預報記錄下來,第一時間抄到小黑板上。如果天氣突然降溫了,于大媽會提醒大家及時加衣服……
從姨媽家出來,又看見這塊樓道小黑板,我突然有了一種親切感。停下腳步細細品讀老人們寫在小黑板上的話,只覺得字字句句都飽含著溫馨與關愛,讓人心里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