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評價與語文教學全過程相伴而行,讓評價側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
在“增量閱讀”實驗中,我們堅持整體性、多元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新性的原則,以形成性評價為主要手段,以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閱讀方法、閱讀量、閱讀面、閱讀效果等為主要內容,采取個人定期自檢、觀察記錄分析、多種形式測試、大型活動展評以及調查問卷座談等評價方式,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課內外閱讀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這一評價具有經?;?、系列化的特點,從日志、周檢、月展,到期測、年評,哪里有閱讀,哪里就有評價,我們會對每一個相關的信息進行處理,將閱讀學習的結果融入到總的學習成績中。
一、日志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但也需要一個適當?shù)沫h(huán)境。我們以四個人的學習小組為載體,建立了由學校統(tǒng)一配發(fā)的“閱讀活動日志”。每天早上,組員碰面的第一件事就是相互交流前一天課外閱讀的情況,主要包括閱讀內容、閱讀進度、閱讀效果,同時,也關注各自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然后由值日組員記錄在冊,以此種形式提示和促使個人的閱讀按計劃進行。表1是靈寶市第一小學五(3)班第2組的一份記錄表。
二、周檢
周檢放在每周星期五進行,由學生本人參照日志內容,對自己一周的閱讀情況進行回顧反思,然后分五項進行記錄打分,由家長簽字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結果記錄在“閱讀活動日志”上,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反思并調整閱讀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保證結果的真實可信,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我們針對學生個人的自檢,小組進行集體評估,結合小組閱讀日志的記錄結果,給每個人進行評價,符合一項記一顆星,最多記五顆星。下面是河濱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周檢記錄。
我的課外閱讀周檢
(1)我每天堅持閱讀了嗎?( )
(2)我閱讀時的態(tài)度端正嗎?( )
(3)我按計劃完成閱讀任務了嗎?( )
(4)我進行閱讀積累了嗎?( )
(5)我積極參與閱讀交流了嗎?( )
自檢分數(shù): 姓名:
評定等級: 組長:
三、月展
利用“‘月’讀展評”課型,我們每個月都舉行一次學生自由閱讀的成果展評會,一般是兩節(jié)課連上。月展的主要形式是圍繞特定主題,擇優(yōu)選派學生代表展示,結果作為集體的分數(shù)。我們鼓勵學生人人參與,在相互學習和評價中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質量。按展評規(guī)模的大小,我們分三種形式:一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小組展示,二是以年級為單位的班級展示交流,三是以學校為單位的年級展示。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實際,每次活動都有特定主題和展示形式的建議。下面是有關五年級“經典少年”擂臺賽活動方案。
活動主題:評選年級“經典少年”。
參加人員:每班2人,共20人。
展示內容:小學生必備古詩及校本讀本《百家詩詞》的部分內容。
展示形式:分三輪,淘汰制,每過一關將獲得30元圖書兩本,最后評出前三名,分別獎勵200元、150元和100元圖書。
第一輪:一展風采。選手自由選擇序號,看清題目后,面向觀眾背誦古詩,題目出示后10秒內選手必須開始,否則淘汰出局。
第二輪:王者PK。選手按由低到高的序號自由選擇對手,首先出題讓對方回答,接著回答對方的出題,答錯者將被淘汰。雙方三輪回答都正確時均晉級。選手有一次向家長求助的機會。
第三輪:誰是英雄。主持人會從《百家詩詞》中出題,選手按序號輪流作答,答錯者被淘汰,直到決出前三名。
四、期測
我們的期測包括期末綜合測試和平時的分項測試,利用傳統(tǒng)的定期測試試卷形式,滲透或增加課外閱讀內容,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并從反饋的信息中獲得自我激勵。
1)綜合測試
每學期期末,我們都要組織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綜合測試,主要形式為筆試。根據(jù)“增量閱讀”的需要,我們在充分調研并周密論證的基礎上,對現(xiàn)有的考試進行較大力度的改革,主要包括內容的選定、題型的設計、分值的分配等因素,切實做到讓考試為閱讀開綠燈,有效地促進學生課內外閱讀的開展。我們取消了死記硬背課后習題的試題,淡化對課文深挖細究的內容,循序漸進地擴大閱讀在試卷中所占的比重。第一學段的閱讀及積累的內容已占到40%左右,第二學段占到60%左右,第三學段則占到80%。每份試卷中的課外閱讀內容為兩篇,選擇北師大版以外的其他版本的課文,主要從對課內閱讀方法的使用方面來命題。同時,習作方面還特別向課外閱讀傾斜。下面是近年來我們面向全市學生測試卷上的部分內容。
三年級:曾卓在《小小的書櫥》中說:“我結識了多少朋友,/海的女兒、快樂王子、孫悟空……/我有多少尊敬的老師,/魯迅、冰心、愛迪生……”你在讀書中結識了哪些朋友或者尊敬的老師,請把他介紹給大家。
題目:《我的 》
提示:先把題目補充完整,或者是朋友,或者是老師,然后說說你是在哪里結識他的,他為什么值得你喜歡或尊敬。
五年級:《我的一次書中旅行》
提示:重點寫通過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了解到自己從未去過的一個地方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學習運用描寫的方法寫事物,盡量用上好詞佳句,來給你的文章增色加分。
六年級:《對我童年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提示:在小學階段,你一定讀過許多好書,請選擇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寫寫對你有影響的內容以及影響的結果。不少于400字。
2)分項測試
每學期組織一次分項測試,具體時間由學?;虬嗉壐鶕?jù)教學進度自主決定,內容因學段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課外經典美文的朗讀、默讀及口語交際等,結果實行等級制,分別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檔次,對待合格的學生給予二次機會,以后一次為準。
如四年級學生課外閱讀分項測試評判準則:
學生抽到題目后,準備3分鐘,可以自擬發(fā)言提綱,口頭表述。能圍繞話題,面向組內其他成員,做到自信大方且有層次、有重點地發(fā)言,內容準確,語言通暢,表達完整的定為優(yōu)秀;發(fā)言有主題,重點比較突出,內容比較準確,語言比較通暢的定為良好;有主題,內容較為準確但語句組織不好的定為合格;發(fā)言不自信,表述不清楚的定為待合格。
另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學生相互檢查閱讀量、積累的篇目和閱讀筆記的情況,具體做法是學生自報數(shù)量,并拿出閱讀的書籍和筆記,由師生進行抽檢。
舉行分項測試時,我們實行跨年級或同年級學生的自我檢測,即抽取優(yōu)秀學生或高一年級的學生做檢測負責人,在這個過程中相互評價、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五、年評
我們根據(jù)平時的學生自檢、觀察記錄及測試成績,再加上向家長和學生社區(qū)伙伴發(fā)放的調查問卷,對每一位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閱讀量、閱讀效果、個人藏書、讀書筆記等方面進行匯總和分析,然后對照《靈寶市小學生閱讀等級評定辦法》,在每年的“世界讀書日”給學生評定出相應的等級。
評定閱讀等級時,由學生對照小書蟲、小書童、小書王、小書圣四個等級的標準,個人申報,如實填寫相關內容,然后由師生分層負責驗收評定?!靶x”由學生集體評定,“小書童”由語文教師負責評定,“小書王”由年級組長負責評定,“小書圣”由學校教科室負責評定。我們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取得高一等級的稱號。對獲得相應稱號的學生,學校給予認定并統(tǒng)一佩戴徽章,以示鼓勵。
我市小學生閱讀等級評定標準,以初級的“小書蟲”和最高級的“小書圣”為例,各有六項標準:
小書蟲——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完成必讀書4本以上;閱讀總量達到10萬字以上;累計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句、段、首)以上;堅持寫日記,累計數(shù)量達到5 000字以上,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閱讀活動;個人藏書不少于10本。
小書圣——能閱讀不同風格、不同文體的書籍;完成必讀書24本以上;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累計背誦優(yōu)秀詩文240篇(句、段、首)以上;堅持寫各種形式的讀書筆記,數(shù)量累計達到10萬字以上;個人藏書不少于100本。
在以上系列化的評價中,每位學生既是閱讀者,又是測評者,自讀自檢、互讀互檢、共讀共檢,讀豐富評的形式,評引導著讀的方向。學生讀的面擴大了,讀的量增加了,聽、說、寫的能力也隨之形成,語文素養(yǎng)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當小學生佩戴著用自己的閱讀成果換來的“小書蟲”、“小書童”、“小書王”、“小書圣”胸章活動于校園、家庭和社會時,一個個“書香班級”、“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漸漸出現(xiàn),一個全民共讀的“書香社會”也將因之而生。
(作者單位:河南省靈寶市教體局教研室)
(責任編輯:馬贊 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