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患者除進行綜合治療外,功能鍛煉與自我按摩也非常重要。特別要求患者必須持之以恒,循序漸進,運動幅度與運動量逐漸加大,以自己的最大耐受度為限。這樣,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組織代謝功能增強,就會促進肩關節(jié)周圍粘連的軟組織逐漸松解,彈性增加,從而達到疏通經(jīng)絡、滑利關節(jié)、疼痛消失的目的?,F(xiàn)將其具體方法介紹如下,患者可根據(jù)自身狀態(tài)靈活選擇運用。
1.掌撫法:患者取坐位,雙肩放松,患肘自然置于大腿上,健手從患肢末端作向心性撫擦至肩關節(jié)周圍,反復5~10次。
2.揉、拿、點、按“肩井”穴:以健肢全手掌按于患側肩部,二、三、四指在肩部中點(肩井穴)作對稱用力揉、捏、拿5~10次,然后以大拇指點按肩井穴約1分鐘。
3.揉捏上肢:以健肢拇、食、中指有節(jié)律的揉捏患側肩部至腕關節(jié),反復5~10遍。
4.彎腰劃船法:站立位,兩足分開,彎腰前傾伸臂,以患側肩關節(jié)為軸心,做劃船動作,搖動手臂,使肩關節(jié)做環(huán)轉運動。注意動作幅度從小到大,切勿用力過猛。
5.手指爬墻法:兩足自然分開,面朝墻壁,胸靠墻面,以患側手指沿墻壁向上緩慢攀爬,待上肢達到最大高度后,再緩慢下滑回落到原處,反復做3~5次。
6.雙臂抱頭展翅法:雙手十指交叉,置于頭后部,使兩肘盡量內(nèi)收,然后再盡量外展,反復5~10次。
7.后伸拉腕法:患肢呈摸脊背姿勢,兩手在體后相握,掌心向前,健手帶動患肢,緩慢向上拉動,反復5~10次。注意身體不宜前傾,以防跌倒。
8.滑輪拉肩法:患者立于滑輪下(可自制木桿替代),以繩穿過滑輪,雙手握繩的兩端,以健肢用力向下拉繩至最大位置,再緩慢回復至原位,反復10~20次。注意用力不可過猛,以免拉傷。
9.搖肩甩手運動:患者站立,兩足自然分開,健手撐腰,患肢握拳狀,肘臂伸直,作順時針、逆時針方向的搖肩運動各5~10次。然后患肢自然下垂,利用甩手時的慣性,作肩關節(jié)的內(nèi)收、外展、前屈、后伸運動。注意幅度逐漸加大,反復3~5次。
10.拍打舒筋法:健肢手握虛拳,拍打患肢,從上至下,反復數(shù)遍,這時患者自覺全身已充分放松,結束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