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擁有健康的一天,只需對原來的日常作息做幾個小小的改變。
7點30~8點30分
不管何時上床睡覺,在第二天早上5點20分~7點30分前起床的人血液中的應激激素皮質(zhì)醇含量最高,而皮質(zhì)醇更易誘使心臟病發(fā)作。
因此,早上7點30分~8點30分之后起床對健康有保護作用。
起床后,先喝一杯水。人體內(nèi)進行的種種化學作用和活動都需要水,缺水會引起頭痛、皮膚干燥和眼睛疼痛,晨起喝水會有效地緩解夜間身體的缺水癥狀。
8點30分~11點
在這個時間段內(nèi),每天有步行習慣的人比久坐不動者患感冒的幾率低25%。10點半前后,應該離開電腦休息一下。如果你在工作中整日使用電腦,那么應至少每個小時讓眼睛休息3分鐘,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眼睛的內(nèi)部結構和周遭肌肉。
11點~13點
過了11點,可以適當補充一些食物,這是滿足工作中熱量需求的最佳方法。最好是每天都能吃點深綠蔬菜或紅色水果。
午餐的種類還可以更多樣,為下午的活動提供緩釋能量。吃完午餐后,可以嚼點無糖口香糖,這會促進唾液分泌,而唾液中含有的礦物質(zhì)能有效保護牙釉質(zhì),從而使人即使吃些甜的或酸的食物也不會長蛀牙。
13點~17點
午飯后,人體生物鐘需要來個小小的緩沖。每周至少睡3次午覺,每次睡30分鐘或者更多的人,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比其他人低37%。大概16點左右,可以適當喝罐酸奶,這會穩(wěn)定人體內(nèi)的血糖值,并緩和緊張工作之后的疲勞。
17點~19點
根據(jù)人體生物鐘的規(guī)律,此時是運動和鍛煉的最佳時段。此時人體溫度處于最佳水平,這意味著心臟和肺的運轉(zhuǎn)都在最佳狀態(tài),人體肌肉較暖、肌腱也更為靈活、反應最為敏捷,而影響免疫系統(tǒng)的應激激素皮質(zhì)醇含量此時也在較低水平。此時,尤其適合游泳,游上20分鐘會燃燒240卡路里的熱量,同時全身肌肉也進行了一次有氧鍛煉。
晚餐最好有豐盛的蔬菜,加上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進餐時要多嚼慢咽。晚餐中若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會引起人體內(nèi)血糖值升高,使消化系統(tǒng)處于超負荷運轉(zhuǎn)狀態(tài),從而影響睡眠。食物從攝入到進入小腸需要7小時,如果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過多,會在腸道內(nèi)發(fā)酵和脹氣,從而有可能使人睡不安穩(wěn)。
21點45分~23點30分
到21點45分左右,就可以關掉電視做點其他事情了,這樣做是為避免大腦被過度刺激從而影響睡眠。晚上11點,可以洗個熱水澡,如果想睡得香,就得適當降低體溫。當洗個熱水澡之后,人體自身的體溫很快就會有所下降。
23點30分左右
如果你在第二天早上7點30分起床的話,此時上床會保證你有8小時的充足睡眠。盡管對成年人每天需要睡多長時間尚無定論,但平均來說,成年男性每天應睡足7小時左右,而女性則應睡足7小時30分鐘。
當然,睡覺時,一定要保持臥室黑暗,這會使人體內(nèi)睡眠激素——褪黑素的分泌達到最大值,同時還要保持臥室相對涼爽,不要穿太厚的睡衣、蓋太厚的毯子。人體體溫一旦上升,就會很難入睡。如果躺下15分鐘之后還睡不著,那就別勉強,干脆打開臺燈再看會兒書或做些溫和運動,注意燈光不要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