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貴清,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國際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榜書委員會委員。2010年第二屆國際榜書大賽榮獲第一名,2012年參加國際榜書精品作品展獲二等獎。
“磨難真是磨心的過程,讓你能沉下心來練字,不抱怨不公,把它當(dāng)做一種考驗。經(jīng)歷酸甜苦辣才能寫出好字?!?/p>
耕字的農(nóng)民
清晨六點半,太陽從兩日的陰霾中透出罅隙的光亮,晃動在沱江上。干瘦的老人戴著斗笠,坐在木船的一端,在霧氣縈繞中,順江而下。遠處,游人走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石橋上,趕著上學(xué)的小阿妹從一頭飛奔到另一頭,羊角辮還在身后。小巷里,女人在山泉邊洗衣服,板子打出啪啪的聲響,山泉水嘩嘩地從身后的山深處奔流進沱江。在游人還在睡夢中的這個清晨,鳳凰人的自然生活才浮現(xiàn)出面目來。
鳳凰迎來送往了太多的過客,卻只對那些眷戀它的人袒露真性情。每個生于斯、系于斯的人,被它的山水浸透,有了它的脾性。書法家譚貴清就是其中之一。
從鳳凰古鎮(zhèn)開車大約一小時,就到了新場鄉(xiāng)高劍臺區(qū)先鋒村,一個小石牌坊作為標(biāo)記。巷子里一棟木質(zhì)老屋,譚貴清八十多歲的老母親迎在門口。老人家正在添柴燒水,柴火味喚起人曾經(jīng)的記憶。里間一個陰暗的小屋,如今已經(jīng)廢棄做雜物間,曾經(jīng)是譚貴清的房間,在沒有電視機的年少時期,他就在這里讀書、寫字。出了巷子不遠就是自家的三畝地,譚貴清十幾歲開始犁田,假期看豬、放羊。他和同學(xué)一起走山路到鎮(zhèn)子上讀書,20多里的山路要走上一個小時。每周交米上去,一星期兩罐酸菜、辣椒,那時候生活很苦。譚貴清對這片山水有感情,他對土地有著源自生活的熟悉感。
譚貴清身上有農(nóng)民的樸實憨厚,有多年寫書法的靜氣,也有湘西人的莽氣和匪氣。他身體健壯,兩腮常有健康的緋紅,一笑起來,露出虎牙和酒窩的憨態(tài)。他寫榜書,也好像一個農(nóng)民耕作自己的土地。寫字前,他脫掉鞋子,挽起褲腳,笑著說:“老農(nóng)民要下田了!”直徑十幾厘米的大筆沾飽了墨有八斤重,像他手里犁地的工具。寫字時他吸滿一口氣,身體半蹲下來,一氣呵成,借助手臂和腰的力量,仿若太極的速度與力道,寫出行草的大字,邊寫邊退,有時踩翻了腳下的石頭鎮(zhèn)紙。四五幅字下來,臉開始發(fā)紅,額頭的卷發(fā)汗?jié)?,說話開始微喘,再寫幾個字,汗水滴在宣紙上。落款的時候,譚貴清要跪在地上,用小筆落,像農(nóng)民親近土地。
他的印章上刻的是“鎮(zhèn)竿漢子”?!版?zhèn)竿”既是鳳凰的舊稱,也有一種湘西漢子霸蠻的硬氣和樸實,正與他手提斗筆寫榜書的氣勢相應(yīng),譚貴清很是喜歡。
豪氣與靜氣
榜書似乎是離不開酒的。譚貴清的墨汁要用酒來兌,一瓶齊大森極品宿墨對一瓶苞谷酒,四瓶墨四瓶酒倒進桶子里,大筆沾下去,字寫起來不會有氳出的水印。但是酒如果倒進肚子里去,氳出來的,可就是:呼朋喚友的義氣,湘西人“罵娘”的熱乎勁兒,還有大筆如椽、酒酣意暢的豪氣,平日常寫的“龍”字,也有了騰空扭轉(zhuǎn)、直插云霄的氣勢。譚貴清說,榜書有先喝三大碗酒再寫字的說法,寫的是股豪氣。
但是空有一腔豪氣是寫不出好字的,也有人說:“譚貴清怎么能寫書法呢?這么大大咧咧?!弊T貴清有自己靜心的方法。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就去磨墨,磨著磨著就想通了,氣順了,心也平了。心如果不靜譚貴清就寧肯不寫,“寫字心里不能有怨恨和雜念,寫字就是寫心”。
譚貴清習(xí)慣睡前看字半小時,哪怕只看一個字。他不喜歡臨摹,只看字。這是他的方式,他17歲當(dāng)兵用隸書寫板報開始,就對字有種敏感。他在街上看人寫仿宋體,怎么起筆怎么運筆,自己路上在腦袋里把字捋順一遍,要么在空中比劃比劃,回去后提筆就能寫。他的書法是這么學(xué)出來的,沒拜過師,全靠自己看,“膽子比較大”。他工作室書案的一角堆了厚厚一摞:9本厚厚的《中國草書大字?!罚€有《新編草書字典》、《草書小字典》。字看多了,譚貴清常能把各種字體融在一起,寫的時候不拘章法,按自己的來,所以有人說他的行草榜書有“二王”的影子,也有顏體的筆法。
他的字常有畫意,他把字當(dāng)作一個畫面,“有山水在里面”,也有動態(tài)。一幅“上善若水”,“水”字的審美感受讓人傾心,水一樣的婉轉(zhuǎn)流動,曲折處的枯筆有更豐富的意蘊。每幅字寫之前,譚貴清都會揣摩一下字背后的內(nèi)涵?!皩懸环窒仍谛闹杏羞@個字,成竹在胸,心中有字。”
譚貴清喜歡一個人走路,下班他走路回家,路上就在意念中寫字,這是他的一大樂趣。吃過飯,譚貴清喜歡與妻子田玉珍一起爬南華山,“夜晚的山靜?!碧镉裾湔f,譚貴清有走到哪都帶著書的習(xí)慣,每晚都寫日記,不唱歌、也不打麻將,就是喜歡寫寫字。譚的車上放著兒童歌曲,《金孔雀》等都是幾代人兒時的記憶,譚貴清最喜歡的動畫片是《米老鼠與唐老鴨》。這和他“鎮(zhèn)竿漢子”的形象反差太大,他卻喜歡從武俠片的動作、動畫片的畫面中琢磨,得到榜書運筆上的啟發(fā)?!八囆g(shù)來自于生活,還得再回到生活中去?!崩献T說。
書法與人生
多年寫書法的經(jīng)歷,讓譚貴清從中悟到面對人生平和的心態(tài),而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也讓他對書法的理解更深入厚重。“磨難真是磨心的過程,這時候能沉下心來練字,不抱怨不公,把它當(dāng)做一種考驗。經(jīng)歷酸甜苦辣才能寫出好字。書法最重要的是心態(tài),心態(tài)決定成敗。”
在回先鋒村老家的路上,途經(jīng)譚貴清曾工作過的鄉(xiāng),他一一細數(shù),鳳凰許多地方都曾留下他的足跡,從新場鄉(xiāng)、黃合鄉(xiāng)、茨巖鄉(xiāng)到廖家橋鎮(zhèn),從會計、副鄉(xiāng)長到黨委書記,他做了近十年的百姓父母官。待進城先后做了鳳凰縣公路局長、建設(shè)局長后,因為喜歡做實事,常常親力親為,被稱為“民工局長”。
譚貴清講了一個例子。他在茨巖鄉(xiāng)當(dāng)黨委書記的時候,一次交糧,老百姓挑了20多萬斤糧,堆在那就是不肯上秤,說叫書記出來把問題解釋清楚,要么就不交糧!譚貴清得知后,出去面對鄉(xiāng)親們的質(zhì)疑:“救濟糧、救濟款還有平價肥,我們沒有,你們給誰去了?”
譚貴清說:“好,我跟你們說個例子,我有個姐姐,在你們長田村,兩個人的田六個人吃飯,你們說夠不夠吃?”大家都說不夠。“我是黨委書記,你問問她得了沒有?平價肥27塊5,我給我姐姐的是55塊的肥?!编l(xiāng)親們一聽,馬上說:“書記你別說了,我們交!”20萬斤糧都上了秤。
譚貴清說,正人先正己。他到一個地方就努力把事干好,和老百姓的關(guān)系也處得好,到鄉(xiāng)親家里吃飯,他連吃了三大碗,鄉(xiāng)親說書記比我們吃的還多,他也沒有顧忌。老百姓出什么事,他常常一個人去解決,也不怕。“老百姓怕我,說我力氣大”,譚笑著說,生氣的時候他也和鄉(xiāng)親動手打一架。
在譚貴清的工作室那天,他喊來自己的好兄弟作陪。這些都曾是他的部下,后來都成了兄弟。工作室有三十多把小凳子,還有灶臺,平時譚貴清常邀了朋友來吃飯喝酒。
更多時候,幾個兄弟喜歡在一起切磋書法。地上一張兩米乘三米的氈子,已經(jīng)沾滿了深深淺淺的墨跡。譚貴清寫出幅好字,兄弟幾個都稱贊。寫好的榜書大字需要用加熱器烤干,幾個大男人都蹲在那靜靜烤字、收字。墨色斑駁地干涸,熱氣蒸騰起來,墨香四溢,兄弟幾人在等待中,靜看著凝固的墨跡,一個接過另一個手里的活兒,偶爾扯扯閑話,情感也融在時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