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討論NAS-1000型三維彩色超聲診斷儀介入乳腺增生疾病診斷及治療的指導意義。方法 應用國產NAS-1000型三維彩色超聲診斷儀,對乳腺增生、乳腺癌及乳腺其它疾病進行鑒別診斷。結果 本組19例患者中18例為乳腺增生,1例為乳腺癌。后經臨床確診后,予以相應治療,愈后效果良好。臨床診斷率為100%。結論 三維彩色超聲診斷儀介入各類乳腺疾病的診斷后不僅具有確診價值,而且能直接發(fā)現(xiàn)病變組織的部位,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關鍵詞】 三維彩色超聲;介入;各類乳腺增生癥
【中圖分類號】 R692 【文獻標識碼】 B
應用超聲檢查乳腺疾病,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已介入臨床輔助檢查。我國自六十年代起,已開展應用A型超聲進行乳腺疾病的診斷。隨著超聲診斷的不斷健全和發(fā)展,應用超聲檢查介入一些婦科疾患的臨床診斷后,給臨床診斷提供了新的診療依據(jù)[1],尤其是乳腺疾病,脫離了以往依靠單一觸診的診療模式,使其診斷更具準確性、科學性。
1 臨床資料
報告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9月期間,應用三維彩超診斷儀介入各類乳腺疾病的診斷19例。其中,18例為乳腺增生,1例為乳腺癌,年齡34-48歲。
2 方法
使用國產NAS-1000型三維彩色超聲診斷儀利用二維超聲顯示病變組織的形態(tài)、實質回聲,對病變的乳腺組織性質、類型、部位做出準確判斷。并可根據(jù)檢查需要,隨時凍結圖像,付予圖片,留取相關資料,便于臨床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檢查時所使用超聲探頭為7.5兆赫,常規(guī)多方位、多切面檢查病變的乳腺組織。
3 結果
3.1 臨床表現(xiàn)19例患者中,自覺乳房有明顯結節(jié)性腫塊18例。其中,腫塊分散于整個乳房3例,腫塊局限于乳房單一部位14例。2例患者未捫及明顯包塊。17例患者乳房腫塊呈結節(jié)性與皮膚、胸肌筋膜無粘連,可推動,腋窩淋巴結不腫大。1例患者乳房呈單發(fā)性結節(jié),與周圍皮膚組織粘連,不易推動,局部皮膚呈“橘皮樣”改變,(此例患者后經臨床術后病檢,確診為乳腺癌)。
3.2 乳腺增生聲像圖特點 (1)患側乳房外觀較健側乳房增大,邊界光滑,腫塊散在分布,無規(guī)律性。(2)內在質地及結構紊亂,回聲分布不均勻,呈粗大光點及光斑。(3)如有囊性擴張,乳房內可見大小不等的回聲區(qū),其后壁回聲稍強。(4)CDFL示無特征性,偶見血流信號增多,散在分布,無規(guī)律性。
3.3 各型乳腺增生癥彩色超聲特點 乳腺小葉增生:病變多見于外上象限,雙側發(fā)病,增生的小葉密度增高,似棉花狀。邊緣一般不清楚,形態(tài)不規(guī)則,有時可見小鈣化點。
囊性小葉增生:乳腺結構失常,呈廣泛的不均勻密度增高陰影,可見囊性改變,大小不等。一般不發(fā)生鈣化樣改變。
纖維小葉增生:病變廣泛或局限性,常為兩側發(fā)病,整個腺體廣泛性改變,無鈣化樣改變。
3.4 乳腺良、惡性疾病聲像圖鑒別診斷(見表1)
4 討論
隨著醫(y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超聲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并介入臨床疾病的診斷后,徹底改變了以往對各類乳腺疾病的檢查和診斷僅依賴于單一的觸診,從而給臨床診斷提供了準確的依據(jù)。由于乳腺的淋巴網(wǎng)非常豐富,乳腺病變經淋巴和血液途徑擴散、轉移,亦可直接侵入腔內。乳腺增生癥是非腫瘤又非炎癥的乳腺良性病變,它是由于卵巢功能發(fā)生紊亂,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增多,而引起乳腺導管及小葉上皮隨月經來潮同期而發(fā)生增生及復原,其癥狀為:月經來潮前3-4天,乳房一側或兩側出現(xiàn)間歇性腹脹痛,逐漸加劇。捫之有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有壓痛。而乳腺癌早期為無痛,單發(fā)的小腫塊,一般患者多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上訴乳腺疾病在早期多因癥狀不明顯,患者自身重視不夠和診斷項目欠缺等種種因素,造成一些誤診、漏診。近期由于超聲的介入,使得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更具準確性、可靠性。目前,不少女性乳腺疾病的發(fā)病率在不斷增高,一些男性乳腺疾病也相應的增多了。因而,超聲對乳腺疾病的介入診斷就更具備科學意義。
我們強調應參考相應臨床資料,反復多方位、多切面檢查病變的乳腺組織,并追蹤隨訪才可做準確的診斷。
參考文獻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第四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7: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