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討對新生兒呼吸衰竭利用機械通氣方法進行治療所取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呼吸衰竭新生兒40例,將這兩組患兒分別作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中患兒利用傳統(tǒng)通氣方法來進行治療,觀察組中患兒利用機械通氣方法來進行治療。結(jié)果 觀察組中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中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0%,兩組患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以及完成治療之后,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均順利完成治療,兩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存在。結(jié)論 對于新生兒呼吸衰竭,利用機械通氣方法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高,并且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有不良反應產(chǎn)生,有較高的安全性,在臨床醫(yī)學上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可進行進一步推廣。
【關(guān)鍵詞】 機械通氣;新生兒;呼吸衰竭;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22.1 【文獻標識碼】 B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Zhang Yi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eonatal,Henan,Shangqiu,476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made b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40 case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us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ventilation in children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us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 to treatment.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95%, control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mpleted the treatment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after that,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reatment, no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nclusion 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treatment methods, can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is relatively high, and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no adverse reaction, high security, h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medicine,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Key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ewborn; respiratory failure; clinical effect
在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上,呼吸衰竭已經(jīng)成為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一項重要疾病。從近幾年臨床實際情況來看,該疾病在新生兒中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漸升高,對新生兒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不但會直接影響到患兒健康成長,情況較嚴重時還可能會危及到患兒生命健康[1]。因此,選擇一種科學有效方法對該疾病進行治療在臨床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選擇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呼吸衰竭新生兒,分別對其利用傳統(tǒng)通氣方法與機械通氣方法來進行治療,并對兩種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新生兒呼吸衰竭患兒。所有患兒均與新生兒呼吸衰竭臨床診斷標準相符合。將這些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并且使兩組患兒數(shù)量相等,每組患兒各有20例,將這兩組患兒分別作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患兒有11例,女性患兒為9例,新生兒月齡為2-12個月之間,其平均月齡為4.2±0.2個月,在這些患兒中,有6例患兒為輕度呼吸衰竭,有12例患兒為中度呼吸衰竭,另外2例患兒為重度呼吸衰竭;對照組中患兒男性有10例,女性患兒有10例,患兒月齡在1-10個月之間,其平均月齡為4.4±0.4個月,在這些患兒中,有8例為輕度呼吸衰竭,10例為中度呼吸衰竭,另外2例患兒為重度呼吸衰竭。排除存在其它器官嚴重疾病患兒。兩組患兒家長均自愿配合完成治療,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以及疾病嚴重程度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存在,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中患兒利用常規(guī)通氣方法來進行治療;觀察組中患兒利用機械通氣方法來進行治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對所有患兒均行經(jīng)口氣管插管。治療中所使用到機型為Servo-i。對患兒通氣治療,其初始模式為:對其中12例患者行壓力控制模式,對另外8例患兒行間歇指令通氣聯(lián)合呼氣末正壓模式,根據(jù)患兒不同的原發(fā)病情況對呼吸機參數(shù)進行初調(diào)。設置參數(shù)完成之后,在0.5-1h之內(nèi)對患兒血氣進行復查,若患兒各種指標都得到明顯好轉(zhuǎn),則表示參數(shù)設置比較合理,進行8-12h治療之后再進行復查[2]。若上機之后患兒PaCO2仍然比較高,則將通氣量增加;若患兒PaO2比較低,則將平均氣道壓提高。在這一過程中,要盡量對相關(guān)的一個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整,在必要情況下也可對多個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整,待患兒病情有所好轉(zhuǎn)后將呼吸機各個參數(shù)緩慢降低,要先將設置較高以及容易有合并癥產(chǎn)生的參數(shù)降低,當患兒原發(fā)病出現(xiàn)明顯好轉(zhuǎn)或者得到控制,患兒存在一定有效自主呼吸,對患兒進行血氣分析,顯示恢復到正常水平,則可拔管撤機[3,4]。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對數(shù)據(jù)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于計量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來進行表示,用t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對于組間比較利用X2進行檢驗,在本次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在結(jié)束治療之后,對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觀察組中患兒有19例有效,僅有1例患兒無效,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5.0%;對照組中患兒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有15例有效,另外5例患兒無效,其治療有效率為75.0%,兩組患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
2.2 比較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 在完成治療之后,對兩組患兒所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進行比較,觀察兩組患兒所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以及完成治療之后,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均順利完成治療,兩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存在。
3 討論
在臨床醫(yī)學上,呼吸衰歇嚴重影響著患兒生命健康,利用有效方法對該疾病進行治療在臨床上有重要作用。機械通氣方法是利用現(xiàn)代化科技,通過對儀器參數(shù)的不同設置,對于該疾病進行治療,能夠使患者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利用該方法進行治療,最關(guān)鍵的因素就是掌握好通氣的最佳時期,要綜合考慮患兒各個方面的情況,并且要選擇有豐富經(jīng)驗的醫(yī)護人員來進行操作,從而進行有效治療[5,6]。
綜上所述,對于新生兒呼吸衰竭,利用機械通氣方法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高,并且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有不良反應產(chǎn)生,有較高的安全性,在臨床醫(yī)學上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可進行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金壽元.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32例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1,6(33):1082-1083.
[2] 黃蘊,趙映敏,朱敏,俞玲玲,李劍云.高頻振蕩通氣治療新生兒重癥呼吸衰竭[J].當代醫(yī)學,2011,18(40):8-10.
[3] 吳琪,武榮,金桂紅,熊言佳,周海燕.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43例的臨床觀察[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35):1382-1383.
[4] 蔡金蘭,卞洪亮,徐大榮.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85例[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0,23(44):19-20.
[5] 熊梅,倪陳,潘家華.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36例療效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0,10(50):1159-1160.
[6].童建明.兩種通氣法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12(3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