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讀訓練一直是很多農(nóng)村教師極待解決的一大難題,在農(nóng)村小學教育中,解決這一難題的主要方法有培養(yǎng)用普通話說話的習慣、老師的規(guī)范朗讀引導、靈活多變的朗讀形式、與之共鳴的情感體驗、循序漸進的朗讀技巧訓練等。語文教學應“讀” 占鰲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抒情,讓他們真正成 為學習的主角。
【關鍵詞】朗讀訓練 說話習慣范讀講究層次
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一項不容忽視的閱讀基本訓練,是眼、耳、腦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崩首x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主動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從而更深入的去理解文本。因此,抓好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么,農(nóng)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更好地進行朗讀教學呢?筆者認為要注重以下方面:
1 從說話習慣的培養(yǎng)入手
相對農(nóng)村小學生而言,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轉(zhuǎn)變也會成為朗讀訓練中的巨大障礙,很多學生在把方言轉(zhuǎn)化成普通話過程中容易讀錯音調(diào)及其它習慣性的誤讀,比如把去(qù)讀成(kê)掰(bāi)讀成(bān)等。還會出現(xiàn)用方言會說,用普通話就不會說的現(xiàn)象,所以,我要求學生在學校里說話一定要說普通話,并且通過與他們聊天,小組比賽等方法培養(yǎng)他們用普通話說話的習慣,把朗讀習慣的訓練貫穿于平時的游戲、聊天等生活中,久而久之,他們適應了普通話的交流,朗讀自然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2 從范讀入手
教師的示范朗讀,可以融情于聲,把書面語言變?yōu)榭陬^語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學生,創(chuàng)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學生在讀詞的過程中容易把詞拖長音,讀破詞語,特別是四個字、五個字的短詞語,在語氣的輕重上學生不易把握。在教學過程中,每次齊讀詞語時,我就親自領讀,讓學生跟學,把握好輕重緩急。特別是在讀有些詞語時,它會變聲調(diào),許多變成了輕聲。教師的范讀與聽錄音不同,教師可根據(jù)教材的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在讀時給學生以提示、暗示。當范讀到要求學生掌握的字詞時,在這些詞前稍為停頓一下,或讀重一點,以引起學生注意,強化記憶。當范讀到新詞及難理解的詞、句、段,教師可以用平緩稍低的語調(diào)給予適當提示、簡釋,幫助學生揣摩教師是怎樣讀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
3 朗讀的形式要靈活多變
朗讀訓練中,朗讀的形式應該靈活多變。如果只是一味地齊讀,個別讀,則會顯得十分單一,乏味,勢必影響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表面上看起來是朗讀,但只是停留在“聲音”上,達不到朗讀的要求。為了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與熱情,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如領讀、個別讀、分角色讀、輕聲讀、評讀、快速讀、競賽讀、配樂朗讀等。至于一堂課中選取什么方式指導學生朗讀,應視學生學習情況、課文特點而定,不可牽強邁用。
4朗讀要重視情感體驗
課文的朗讀重點是要突出一個“情”字。如果對學生進行職業(yè)式的朗讀技巧培訓,就難以喚起學生心靈和情感的共鳴,也就失去了朗讀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雷雨》中的第一句“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壓下來?!苯處熆梢韵纫龑W生回憶夏天開始下雷雨的情景,天暗的是怎樣的黑,你有什么體會等。在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的情況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心理體驗,學生就能讀的津津有味。只有學生“身入其境”才能與作品產(chǎn)生共鳴,才能“親其情,”才能讀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
5朗讀要講究層次
從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來看,其朗讀作用的循序漸進性也是非常清楚的。從整個一篇課文來看,要遵循“讀準——讀通——讀正確流利——讀出感情”這樣的操作過程。從片段教學來看,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第一,對比較容易理解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深入體會文中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第二,對內(nèi)容比較深奧的課文,要首先進行理解品味,在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后,才能讀出感情。第三,對古詩的教學,教師要加強范讀的指導,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學會吟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蔽覀冋Z文教學應“讀” 占鰲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抒情,讓他們真正成 為學習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