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肝內(nèi)脂肪總量占肝臟濕重3%~5%,如其總量超過正常的一倍或組織學上肝實質(zhì)脂肪浸潤超過30%~50%時,稱為脂肪肝。多數(shù)脂肪肝病人常同時伴有肥胖、高脂血癥。飲食治療應遵照以下原則:
1.限制熱能攝入,減輕體重。脂肪肝病人常伴有肥胖,限制熱能的目的是減輕體重。有肥胖或超重者每千克標準體重每日攝入熱能應控制在20~25千卡。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病人,日總量應控制在1800千卡之內(nèi),其中來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60%左右,折合主糧300~350克。病人同時還應適當增加體力活動,加速體內(nèi)脂肪消耗。能量的減少要在原有飲食的基礎上逐步進行;驟然減少常導致諸多不適如饑餓感明顯,全身虛弱甚至低血糖等。
2.保證攝取足量的蛋白質(zhì)。健康成年人每日應攝入蛋白質(zhì)90克以上,其中來自動物性食物和豆類食物蛋白質(zhì)應在50克以上,可折合鮮牛奶250克,魚禽、兔肉等200~250克,豆制品100~150克。
3.少吃精糖類甜食。紅糖、白糖、蜂蜜、飴糖等在體內(nèi)易轉(zhuǎn)化為脂肪而加重脂肪肝的形成,故應加以限制。特別嗜好甜味的病人可用非糖類甜味劑如甜蜜素、糖精、糖醇、甜菊苷等代替糖類甜味劑。蔬菜、水果中的天然糖類不屬精糖,可據(jù)飲食原則食用。
4.控制脂肪和膽固醇。脂肪熱能應占總熱量的20%~25%以內(nèi),或每日每千克標準體重0.6~0.8克以內(nèi)。膽固醇也要嚴加控制,對含膽固醇豐富的食物如蛋黃、魚籽、動物內(nèi)臟、肥肉等應盡量避免;豬、牛瘦肉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明顯高于雞、鴨、魚、兔肉,故選擇后者更理想。
5.足量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對脂肪代謝有良好的促進和保護肝臟作用。B族維生素主要存在谷類胚芽和糊粉層,故食物不宜過于精細,主食應粗細雜糧搭配。維生素C主要存在新鮮蔬菜、水果中,應保證每天攝入500克以上。膳食纖維有部分阻礙脂肪吸收、促使腸內(nèi)有害物質(zhì)排出的作用。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有海藻類、木耳、豆渣、麩皮、魔芋、燕麥等。
6.有些食物對脂肪肝有較好的食療作用,堅持經(jīng)常食用效果明顯;這類食物有:香菇、黑木耳、海帶、芹菜、大蒜、洋蔥、山楂、紅棗、燕麥、荷葉、枸杞子、陳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