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學生語文水平和素質的重要尺度和綜合表現。但長期以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農村小學的作文教學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小學。“教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已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加強其寫作積累,切實提高寫作水平,對于農村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勤于反思,不斷總結經驗,才能開辟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新途徑。
【關鍵詞】農村小學 作文教學 寫作素材 教師評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107-02
作文教學一直是農村語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農村小學的作文教學,很多教師都為之頭痛、困惑,認為農村學生的視野比城市學生的視野窄、見識少、信息貧乏,所寫的文章題材單一、內容空洞、語言貧乏,不及城市學生作文的豐富多彩。究其原因,一是學生平時積累的素材少,言之無物;二是一些老師教學方法不適當,因此帶來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那么,如何提高農村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呢?我認為,在作文指導上應揚長避短,揚農村特有生活之長,補學生生活面窄和見聞、閱讀量、信息量少之短。
一 從農村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多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汲取寫作的不竭源泉
新《課程標準》指出:“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比~圣陶先生也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鞭r村的學生雖然在信息的儲存上要小于城市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較少,但農村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山川田野、自然風光、風土人情都可以成為他們寫作的源泉。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利用好這一資源,幫助學生尋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讓學生走出單一、封閉的課堂,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挖掘素材,寫出富有生機的作文來。
1.欣賞自然風光
農村孩子常年與山水、田園為伴,最貼近自然,農村大自然風光處處皆是:綠油油的麥苗、金燦燦的油菜花、叮叮咚咚的溪水、錯落有致的房屋、彎彎曲曲的村路……這些都是學生們熟悉的,可以引導他們從平常的事物中去體驗美、發(fā)現美、表現美,激發(fā)他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體驗農家風情
在農村,人與人之間人情味濃,勤勞善良純樸的農村人互幫互助、和睦相處。農忙季節(jié)搶收搶種互相幫忙,喜事喪事齊心協(xié)力,尋親訪友一路行,走村串寨三五成群,合資合力修橋筑路……許多新思想、新觀念、新習俗都值得去捕捉。
3.感悟農家文化
農家慶賀節(jié)日,設酒殺雞作食,捕魚撈蝦,請親友,邀鄉(xiāng)鄰,猜拳進酒,不亦樂乎;拉家常,開玩笑,笑得前仰后合,結婚禮,風俗異,地方特色各異彩。學生能記下這些情景,留下美好的記憶,會得到情感的陶冶,培養(yǎng)美好的情愫。
4.觀察農村變化
時代的進步,使農村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嶄新的瓦房和洋樓拔地而起,家電應有盡有,網絡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寬敞的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這又是寫作的極好素材。讓孩子們通過訪問村里的果農、養(yǎng)殖戶等,結合自己父母輩的深切體驗,了解家鄉(xiāng)的過去,在過去與現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飛速發(fā)展。
二 從作文教學實際出發(fā),補薄弱環(huán)節(jié)之短
農村小學生具有閱讀量少、信息不足、眼界不寬、思維不活、表達能力不強等弱點,必須采取相應措施補其之短。
1.上好說話課,打好作文基礎
我們不能把低年級“識字為重點”理解為“識字為唯一”,放棄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打好作文基礎,培養(yǎng)能說會寫的人才是不利的。因此,從一年級起,在識字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組詞擴句,訓練完整地說一句話到連貫地說幾句話,能看圖說話、寫話;二年級起要求看圖寫一段話或寫一件簡單的事,為學生鋪設好從說到寫的道路。
2.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作文能力是語言因素、智力因素的綜合。從整體角度講,有組織地進行各種有意義、生動活潑的活動,對于鞏固課內知識和幫助指導寫作都是十分有效的。特別是農村小學活動范圍狹小,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更顯得重要。尤其應注意開展有關科技智力競賽、演講競賽、觀察自然現象等知識性、科學性強的活動,并趁熱打鐵,讓學生寫觀察日記,寫作文片斷,為學生打下較厚實的生活基礎,開拓出更為寬廣的寫作題材。
3.通過各種渠道開闊學生視野,增加信息量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電視機已在農村普及,也有部分人買了電腦。教師應利用這一條件,指導學生有目的、有條件地接受各種信息,并通過組織新聞發(fā)布會、小靈通談時事、故事會等活動形式,使學生有機會交流和復現這些信息,以開闊視野。如今,一般的農村小學都建起了圖書室,應鼓勵學生多閱讀各種課外書籍,同時,根據各自經濟條件情況,動員學生自己多買書報,同學之間還可以交換閱讀,以彌補學生閱讀量的不足,增加信息量。
三 認真寫好作文批語,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作文批語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師生雙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師對學生寫作熱情的回應。從學生的作文心理看,學生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師對作文情況的反饋,以從作文評改的批語中找到自我和學業(yè)的成就感,所以,教師作文評改的批語中每句話都直接影響著學生作文的心理,關系著學生作文的興趣和信心。寫好作文批語,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興趣、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毅力信心、端正學生人生態(tài)度、完善學生人格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批改作文,不僅要改,而且要改好。
1.寫批語時要平等交流,鼓勵為主
教師應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與學生交流,把一片真誠濃縮在評語中,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才會在作文中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喜怒哀樂,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從而寫出一篇篇內容豐富、情感真實的好作文。鼓勵性評語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能使學生產生喜悅的情緒和動力,促進學生向著好的方向努力,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是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應以表揚為主,使學生在作文評析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認識和成功的經驗。
2.寫批語還要注意語言幽默,富有文采
德國著名學者雷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道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為人所接受?!鼻疤K聯(lián)教育家斯維特洛夫也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體現,是生活中的鹽?!钡拇_,好的評語本身就應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筆生花,點石成金,能讓學生模仿、借鑒和欣賞,讓學生滿懷敬仰,又深覺知心,既給學生以美感,讓學生帶著欣賞的心態(tài)去閱讀體會,又培養(yǎng)了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和愛好。因此,教師在寫評語時,不妨來“幽”學生一“默”。
教有法,但無定法。要走出農村作文教學的困境并非易事,應從實際出發(fā),大膽創(chuàng)新探索新教法,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去折枝采葉,日積月累,一點一滴就會變成浩瀚的海洋,學生的視野會隨著知識的增多而變得愈來愈開闊。寫作題材拓寬了,還要勤于練筆,寫出新意,寫出特色,教師還要在評語中善于引導、善于鼓勵,才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那么,農村小學生作文教學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必將闖出一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