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述了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含義及必要性,并從課內、課外、英文電影三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從而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新要求。
【關鍵詞】大學英語 培養(yǎng) 跨文化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026-02
經濟全球化,信息高速化,各國的商務活動日益頻繁,跨文化交往也日益頻繁。對英語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很有必要的。2004年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也明確將“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盡管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已慢慢形成在課堂中導入跨文化的意識,但只是把它作為輔助或調節(jié)的部分,教師并沒有對跨文化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分析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實踐,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一 跨文化交際的概述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表達形式和傳播工具,語言知識是文化知識的一部分,語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個詞無不包含著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語言結構。從語言與文化的這種關系可以看出,在外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缥幕浑H既指兩個文化背景下的民族人群之間不同語言之間的交際(跨國際、跨種族、跨國際、跨民族),也指不同民族同一語言之間的交際。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國際信息溝通越來越頻繁,許多外企提供了更多的跨國界和跨文化交流的機會。然而由于每個民族的物質、生態(tài)、社會及宗教環(huán)境都有所不同,他們在各自的語言環(huán)境下,語言文化、社會習俗、風土人情也就存在差異,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們的交際方式也不相同,進而導致交際障礙等尷尬現象時有發(fā)生。民眾越來越重視外語(尤其是英語)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意義。因此,跨文化交際在外語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
二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實踐
1.課堂教學中滲入跨文化
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陣地、交際的模擬舞臺——課堂,會對課堂滲透跨文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現在的英語教材選材廣泛,大部分語篇里都含有英語國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識。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主旨、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還要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如在教學《Marriage Across Nations》(跨國婚姻)時,先介紹西方的婚姻婚禮,然后講跨國婚姻婚禮,通過對比和英語講解,學生掌握了關于中國傳統(tǒng)婚禮的一些詞匯,增強學生對東西文化的理解。又如《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第五單元Graceful Hands(優(yōu)雅的手),對于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學生來說,非常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么老人要在彌留之際把家人打發(fā)走,一個人面對死亡?老師可以借此機會,介紹美國人的家庭觀念,并對比中西方在家庭觀念方面的異同。通過對比,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以便尊重對方的語言習俗及其風土人情。
2.積極組織課外活動
課堂上學習和掌握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是有限的,是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的。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外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了解英語文化的機會。如教師可適度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英美報紙,對一些與社會文化背景、文化習俗等有關的知識進行搜集,使其文化素養(yǎng)得到提高,知識視野得到拓寬。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與英語有關的活動,如英語辯論賽、英語演講比賽、戲劇表演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跨文化意識或跨文化多樣性認識的調查活動。同時還可邀請有出國經歷的本校教師或外籍教師給學生做中外文化專題知識講座,鼓勵學生多接觸外籍教師,與他們交流,體會西方人不同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思維模式,這些知識在課堂上是學不到的。另外,還可以加強與國際高校的合作、交流,利用校外的國際社會團體和企業(yè)的實踐資源,提供跨文化實踐信息和培訓,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國際化學習、實踐機會。通過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學生對文化知識的理解程度、英語運用技能都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理解了外國文化,使得跨文化交際水平得到了提高。
3.充分利用英文電影的優(yōu)勢
英美電影可以反映英語國家的社會環(huán)境、歷史地理、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知識。每一部好的英美電影都展現了不同的文化取向,它們在選材、敘事、結構和語言等方面會標新立異,但其中所包蘊的文化闡釋價值則是其共同的特點,都是反映本土文化的生活、理想或價值觀念。在外語教學中,教師可依據課文的內容,給學生放映一些英文電影,讓學生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通過電影,學生可以接觸到西方文化,讓學生感受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發(fā)展、政治制度、社會文化、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通過英美電影的合理運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提高學生文化感悟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如《Hungry for Your Love》一文,教師可以圍繞西方愛情觀這一主題,通過讓學生欣賞英美相關電影片段,如《Titanic》等,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
總之,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順利地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有機融合,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其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宋生英.淺談高校英語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3(19)
[2]曾正平.英美電影在培養(yǎng)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中的應用[J].青年與社會,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