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膜辣椒套種糯玉米是一種高效立體種植模式,充分發(fā)揮了兩種作物對光熱資源的利用,提高了土地單位面積的生產率,是發(fā)展高效、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重要途徑。
【關鍵詞】地膜辣椒;栽培
1.品種選擇
辣椒選擇江蔬2號,糯玉米選擇中糯1號。
2.種植帶型
地膜辣椒套種糯玉米采用畦溝栽培,總種植帶寬140cm,畦面寬80cm,畦溝寬60cm,畦高20cm,其中80cm的畦面種植辣椒2行,行距40cm,株距33cm, 每畝播3300穴。預留60cm待種糯玉米,在畦溝的兩側種植2行糯玉米,行距40cm,株距23cm,每畝播種4100株。
3.栽培技術要點
3.1育苗
3.1.1選種
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具有本地種性并長在植株中部的果實作種。
3.1.2苗床地的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水源清潔無污染,質地疏松肥沃,1年內未種過茄科、瓜類作物的沙壤地塊育苗,菜園地不宜用來育苗,容易感染病蟲害。不能在光照不足的地方育苗。
3.1.3整地
播種前1個月翻耕曬垡,并于每10個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00-150公斤,將土垡充分打碎,拉線作畦,苗床實行高埂低廂,苗床寬1.2-1.5米,埂寬0.3-0.4米為宜,溝深20公分。種植1畝大田需育苗面積8個平方米。
3.1.4播種
地膜覆蓋栽培是用于冬早辣椒栽培,一般11月中旬播種,翌年2月中下旬定植,采摘期為6月上旬-10月上旬。播種前將貯藏的種子取出重曬1-2天,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和蟲卵,加快播后種子的吸水萌發(fā)。將曬過的種子倒入布袋中,布袋要經過開水燙或太陽暴曬處理,同時用繩子扎緊袋口,把種子袋放入55℃的溫水中,不斷攪動,使水溫快速下降,并控制在30-32℃,水溫不足時適量加入熱水,浸種12-16小時后,取出種子袋晾干水分。播種前要充分澆足苗床底水,土壤含水量70%,床土8-10厘米深處濕潤為宜。用細沙拌種,每10平方米畦面拌沙1.5公斤,來回撒播多次將種子播勻,撒1-1.5厘米厚細土(將充分熏燒過的土垡打碎而成的細土)蓋種,蓋好種后,畦面上再鋪上松毛或干稻草,起到保水、保溫和減緩澆水沖力的作用。最后用長1.8米竹片搭棚,拱棚高45公分,之后用寬2米的薄膜進行覆蓋。
3.2苗床管理
播種后6天內不需澆水和揭膜通風,少量出苗后要揭除松毛或稻草讓幼苗見光,中午棚內溫度超過32℃時要揭開棚的兩頭通風降溫,苗基本出齊后要適當減少澆水量,防止苗期發(fā)生猝倒病及出現(xiàn)高腳苗,以后要認真抓好除草間苗工作。
3.3移栽地的選擇和移栽
3.3.1種植地的選擇
辣椒易感病、怕澇,病害集中發(fā)生在開花結果期,常是同一塊地、同一植株同時受到多種病菌的復合侵染,同時發(fā)生疫病、青枯病、根腐病等多種病害,發(fā)病后難于防治,多數(shù)是毀滅性的,所以地塊的選擇是辣椒種植成敗的關鍵。辣椒種植以選擇中等肥力地為宜,土壤要求微酸性,值5-56.5,水源清潔無污染。
3.3.2整地定植
將深翻耕曬垡的地塊清除雜草,將土垡充分打碎整平,順坡拉線作畦,地塊畦面寬170公分,溝寬30公分、深20公分,株行距40×40公分,每畦種植4行,畝種植4000塘左右。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施入穴內與土拌勻,每畝施有機肥1500公斤,辣椒專用復合肥50公斤,普鈣50公斤。早晚定植,每穴定植1株,定植當天澆1次定根水,然后覆蓋薄膜。也可采取先蓋膜而后移栽。
3.4移栽后的管理
3.4.1除草
辣椒定植后不必中耕,若地上有雜草時用手拔除即可,土壤板結一些可避免雨季水分的過量滲透,導致多種病害的發(fā)生。
3.4.2追肥
植株大量開花結果后要追施肥料補足養(yǎng)分,巧施追肥,移栽成活15天后施第一次,畝用尿素20-25公斤;第二次施肥畝用辣椒專用復合肥50公斤,以后看苗追肥。同時結合使用0.3%的磷酸二氫鉀作葉面追肥。
3.4.3病蟲害防治
采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辣椒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疫病、枯萎病、黑斑病、根腐病等;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殺毒礬、百菌清、甲霜靈、敵克松等藥劑進行防治。蟲害主要以蚜蟲及煙青蟲等鉆蛀性害蟲及煙青蟲等鉆蛀性害蟲為主:可用敵敵畏、敵百蟲、辛硫磷、功夫、敵殺死等藥劑進行治。
4.糯玉米高效栽培技術
搞好隔離,保持品質.糯玉米基因屬于胚乳性狀的隱性突變體,種植時要與其他玉米隔離,以免由于串粉產生花粉直感現(xiàn)象而影響品質。隔離方法有:時間隔離、空間隔離、高稈作物隔離和自然屏障隔離等。時間隔離要求開花期相隔20天以上,空間隔離要求有250米的隔離帶。
種子處理,多期播種。糯玉米早春播種,土溫達12℃時種子才可發(fā)芽出苗,一般于4月中上旬播種。播前應采取曬種、劑拌種等措施進行種子處理,以提高種子活力,減少病蟲危害,為全苗、壯苗打下基礎。曬種一般在晴天連續(xù)晾曬2~3天,用種子重量1‰的粉銹寧拌種,可以防治黑穗病和黑粉病。作為鮮果穗煮食銷售的,若大面積種植,首期播種后,可按需求,每隔幾天再播種一批,這樣就可分批供應市場,以獲得較高的效益。
5.田間
科學施肥,合理澆水糯玉米的需肥量比普通玉米高,除了多施有機肥作基肥外,還應追施氮肥、磷鉀肥或復合肥。馬鈴薯收獲后,把畦上的土壤翻到玉米根部,通過培土可增強糯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在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口期,結合中耕、培土可分別畝施尿素10kg,氯化鉀10kg。水分管理上要注意卡脖早,花期要保證水分供應。
苗期管理。間苗一般在3葉期進行,同時注意移苗補栽,間苗時應注意除去小苗、弱苗、病苗、蟲苗,5~6葉時定苗。糯玉米的分蘗較多,為使養(yǎng)分集中,長成大果穗,必須除去分蘗,應在拔節(jié)期及時打杈拔除,去蘗應及時,一般要進行多次。
防治病蟲害。糯玉米作為鮮食,防治病蟲害應盡可能采用生物防治以及生物農藥,按照無公害生產的要求,采用高效低毒農藥防治。蟲害主要應抓好中后期玉米螟的防治,重點以防為主,在大喇叭口期,畝用米樂爾1kg拌成毒土撒施于大喇叭口處,也可用18%殺蟲雙0.1kg或48%樂斯本0.05kg兌水50kg噴于大喇叭口處。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和紋枯病,大小斑病可用75%百菌清0.1kg或75%甲基托布津0.1kg兌水50kg進行噴霧,紋枯病可用井崗霉素0.2kg兌水100kg進行噴霧。
人工授粉。糯玉米在吐絲、散粉期間如遇高溫、陰雨等不利氣候時,會使授粉不良,出現(xiàn)禿尖缺?,F(xiàn)象,因此,要人工輔助授粉,保證其結實飽滿,一般在每天上午9~11時,敲打雄蕊促進采花粉落下進行授粉較好。
適時采收。鮮食糯玉米,一般在乳熟末期授粉后23-26天采收,以手掐有濃漿為最佳采收期。采收過早則太嫩,糯性差,過晚則偏老風味不佳。采收時鮮玉米穗帶苞葉采下,及時上市,不宜在常溫下存放,否則將導致品質和風味很快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