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但它的學習過程是單調而乏味的。怎樣使學生愛學、樂學,是每一位美術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其次,素描初學者要學習和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素描教學 繪畫興趣 觀察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6-0170-01
素描教學是美術教育的基礎部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一種技術技能的學習,而且是一種思維方式、作畫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通過素描訓練不僅要獲得技能,還要對自然的造型結構規(guī)律作深入地了解,基礎素描的學習是一個對素描進行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技能訓練的艱苦過程。
一 投入情感,激發(fā)學生的繪畫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xiàn)不同的形式和教學方式,以教師獨特的人格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
素描課是繪畫教學中很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它貫穿于每一個教學活動中,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寫生實踐來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長時間單調的訓練過程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從而產生厭煩情緒和畏懼心理。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素描學習興趣呢?
教育心理學認為,在教育情境中,互動雙方的情感關系是學生最終取得學業(yè)成功、是教師最終實現(xiàn)教學成功的關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既是進行認知性的學習,也是進行情感性的學習,這兩種學習是密切聯(lián)系的。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把情感因素與智力因素結合好了,就可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發(fā)生的快感和興趣轉向熱情而緊張的思考,從而激發(fā)起真正的學習興趣。素描教學的雙向性使教師的情感因素在繪畫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提高學生的素描興趣,教師首先要學會情感投入。
教師的情感投入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滿愛心。對于那些學習認真且擁有濃厚繪畫興趣的學生,教師自然滿懷信心與愛心;而對于繪畫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免不了急躁與忽視。其實學生是最需要關注的群體。教師不僅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還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更要從心理上關懷他們,讓他們在被關注中對繪畫充滿信心,讓他們在被關愛中對繪畫充滿興趣。同時,教師還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給學生以積極的暗示。尤其是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一節(jié)課的成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果教師一上課就表現(xiàn)得無精打采或心情煩躁,學生就會受到不良影響;如果教師面帶微笑、精神飽滿地開始一堂課的內容,學生就會滿懷激情與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所以,每一堂課前,教師要整理好心情,要充滿自信和感召力地走進教室,這樣學生才會有信心,才會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立足基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
素描畫的不是形體,而是對形體的觀察。所謂觀察,其實質是一種思維的方式,是對自然物的空間構造、形體、透視、明暗等造型現(xiàn)象的一種特殊的認知方式。我們知道,觀察能力是一切視覺藝術活動必備的條件,我們所指的觀察,不是簡單地對自然的觀看與分辨,而是一種對客觀對象全方位的深入觀察與理解。要由表及里地對結構有意識的觀察,從而對對象有一個深刻的體驗與感受,然后將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呈現(xiàn)出對結構的分析理解與傳達。素描造型初學者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從局部著眼,局部著手,局部刻畫,同時也致使學生形成了局部觀察的習慣,由此造成“灰”“臟”“亂”“花”等失敗的畫面效果,預期的效果也無法達到。
局部觀察的方法會嚴重阻礙認識能力的發(fā)展,阻礙造型能力的提高。局部是整體的一部分,受著整體的制約,整體的觀察方法是科學觀察方法的核心。素描初學者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習并掌握整體的觀察方法。建立整體的意識和思維方式,眼睛的觀察范圍始終是畫面要刻畫的全部范圍。整體的觀察方法,是由大到小、相互比較、相互聯(lián)系的一種觀察方法。從整體出發(fā)進行觀察,才能獲得包括結構關系、體面關系、比例關系、明暗關系等各種關系的正確認識,也才能更準確地把握局部,更完整地認識整體。
以一個陶罐和一個蘋果為圖例,第一步要分析觀察靜物的空間位置,點與點之間的距離、比例和角度,分析物體的特點,形狀及相互的關系,第二步構圖落幅,在畫紙上落筆確定的物體所在的范圍,在這個范圍內確定陶罐、蘋果各自的長度和寬度。通過觀察比較或用鉛筆測量來檢驗比例的準確程度。從大小、寬窄、高低等方面比較兩個長方形,加以調整和修改,使它們在整個畫面上位置恰當、比例和諧。直到滿意為止。第三步區(qū)別結構線,在兩個長方形中再由大到小進行二次至多次的切割,畫出各物體的結構關系,強化結構線,直到形體具象準確為止。第四步找大的色調關系,根據各結構線,明暗交界線上調子,分出五調子的關系及相互的層次關系。準確表達畫面的黑白灰關系、大的空間感覺、虛實感覺。第五步深入刻畫,對所畫的物體根據空間位置進行粗細濃淡的處理。對有助于形體結構表現(xiàn),有助于畫面完整表現(xiàn)的地方都要逐步仔細深入刻畫。第六步調整,整理畫面的最后效果,強化提煉修改。
在教學中,要以整體性的思維方式為立足點,在作畫的步驟中始終全方位地觀察,在刻畫任何一個空間轉折點和結構線時要將眼光關注上下左右,要將物體之間形成的空隙形狀如同實形一樣觀察和重視,從外到里、步步為營的整體程序去刻畫,培養(yǎng)學生整體的思維方法和作畫習慣。在素描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動腦筋,獻出自己的愛心,一切為了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學生在從簡到繁的作畫過程中,就能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整體的表現(xiàn)手法,在不自覺中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力和認知能力,從而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魏詩國.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