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咨詢技術作為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學校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價值和優(yōu)勢。傾聽、提問、共情、反映、自我暴露等心理咨詢技術的巧妙運用,會使輔導員的談心工作卓有成效,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關鍵詞】心理咨詢技巧 高校輔導員 談心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6-0049-02
談心工作作為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日常管理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在高校實施教育目標、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大學生在校園內(nèi)經(jīng)常被一些學習成長、擇業(yè)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問題所困擾,而充分借鑒心理咨詢的成功經(jīng)驗,恰當引入心理咨詢的相關技巧,對于提升談心工作實效性、使學生能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有重要的意義。
一 心理咨詢技巧在談心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1.心理咨詢與談心教育的工作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心理咨詢與談心教育工作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了培養(yǎng)健全發(fā)展、為社會所接納、能發(fā)揮自己潛能的有用之才。談心教育和心理咨詢相輔相成,為了這個目標發(fā)揮各自特有的作用。
2.心理咨詢的交談方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與傳統(tǒng)的談心教育相比,心理咨詢一改過去單純的說教方式,著眼于學生本身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學會聯(lián)系實際分析、面對、解決自己的困惑,從而完成自身人格的成長。當輔導員不假思索地說出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時,學生會感到自己被關注、被尊重,從而產(chǎn)生愉悅感。這種方式充分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所起的效果更持久。
二 積極把握心理咨詢技巧,提高談心工作實效性
1.用心傾聽
按照羅杰斯的“來訪者中心”理論,輔導員與學生談心的過程是輔導員“以學生為中心”協(xié)助他們自我認知、自我發(fā)展、自我監(jiān)督、自我懲罰的過程,學生理應成為聊天的主角。而不是習慣性說教,沒等學生開口,輔導員已經(jīng)講了一大堆,學生只能回饋一句“知道錯了”,教育結果可想而知。這樣的談話沒有任何意義。作為與學生關系最親密的老師,學生與輔導員談心是幫助其宣泄內(nèi)心情緒的一種方式。傾聽是專注而主動獲取信息的過程。傾聽時應采取開放態(tài)度,與對方保持目光接觸,注意獲取言語溝通與非言語溝通信息。傾聽是建立良好輔導關系的手段。傾聽比詢問更有利于搜集資料,因為詢問會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傾聽可以減少對方的心理防衛(wèi)。如果能耐心認真地傾聽學生訴說,教師就可能知道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避免主觀臆斷和推測,從而有的放矢地解疑釋惑。反之,一味地對學生訓斥,甚至不給學生解釋的機會,即便學生在權威的壓力下屈服,但他們內(nèi)心的“結”仍沒有解開。
2.巧妙提問
心理咨詢中的提問方式有“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如“是不是?”“要不要?”是封閉式提問,而“你是如何看待大學生入黨的?”“為什么你覺得這件事是別人的錯呢?”則是開放式提問。前者用于澄清事實,明辨是非;后者則可以讓學生詳細敘述,了解更多信息。兩種提問方式各有利弊。為了讓學生充當談話的主體,使提問更具深刻性,輔導員應盡量多使用開放式提問。典型的開放式提問方式有“如何”“為什么”“能不能”“怎么樣”等,在具體的實踐中,輔導員要善于根據(jù)情況靈活使用。比如,學生與輔導員談心往往是遇到問題或情緒低落時,此時的他們邏輯不清、思維混亂,常常會用一些模糊、空洞的字眼描述自己的處境和感受。
3.共情技術
共情技術是指咨詢員一邊傾聽來訪者的敘述,一邊進入來訪者的精神世界,并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體驗這個精神世界,然后跳出來以言語準確地表達對來訪者內(nèi)心體驗的理解,傳遞給來訪者。學生向教師敞開胸懷溝通和交流的前提,是雙方建立一種相互尊重、平等和信任的關系。共情是咨詢工作能取得成功的關鍵。如果我們把心理咨詢引入談心教育中,建立一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平等、朋友式的關系,改變學生的從屬地位,將給談心教育帶來良好的效果。
4.有效反映
在心理咨詢適當?shù)碾A段,咨詢師把來訪者的主要言談、思想加以綜合整理,再用自己的言語表達出來,以協(xié)助來訪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從而使求助者更清晰地做出決定。同樣,在輔導員與學生的談話進行到一定階段后,輔導員可以把學生談論的事件分類歸納并反饋給學生,讓其對自己的談話內(nèi)容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從而深化談話主題。
5.恰當面質
面質是指會談中發(fā)現(xiàn)受輔導者前后所說內(nèi)容不一致,他所具有的自我形象與行為不一致時,可以向他提問,以協(xié)助當事人弄清自己的真實感受。輔導員在與學生談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出現(xiàn)矛盾時,可考慮使用面質技術。如一名學生覺得自己長得很丑,不敢正視同學的目光。輔導員可以這樣說:“你感覺大家都在背后笑話你,可是你卻考取了我們的空乘專業(yè),難道錄取你的老師都沒有眼光嗎?”
6.自我暴露
心理咨詢過程中,咨詢者真誠地把自己的經(jīng)歷、思想告訴來訪者,適時恰當?shù)刈晕冶┞?,可以幫助雙方建立平等信任的關系,促進來訪者的自我表達。與學生談話時,輔導員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經(jīng)驗等方面的信息告訴學生,從而提高他(她)對自己的認同感和信賴感,使其感到有人愿意分擔他(她)的困擾。與此同時,老師的成功經(jīng)驗往往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幫助其樹立自信心。當然,輔導員的自我暴露也要掌握適度原則,暴露太多往往有喧賓奪主之感,太少則顯得不夠真誠??傊?,談心過程中,輔導員使用這種技術時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
三 做好保密,確保談心工作有效進行
保密是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中最重要的倫理原則之一,也是心理咨詢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這一原則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良好的心理咨詢關系的建立也依賴于此。來訪者把自己的個人隱私、家庭秘密透露給咨詢者,是不希望被第三人知道的。
輔導員在面對自己的來訪對象時,也應遵循自己的職業(yè)道德要求,對于學生訴說的內(nèi)容予以保密。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尊重、真誠,才能消除顧慮,大膽地把學習上的困惑、生活上的難處、心理上的矛盾與老師分享,談心工作才能取得效果。
目前,心理咨詢的有效技術有很多種,以上幾種是相對更為貼近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易學、見效快,可以通過參加各種心理咨詢培訓學習使用。隨著心理咨詢工作在高校的逐步開展,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輔導員更加樂于掌握豐富的心理咨詢技巧,談心教育的實效性一定會大大增加。同時,在對大學生進行談心教育時高校輔導員還要注意其年齡、性別、年級、專業(yè)、家庭經(jīng)濟狀況、性格、氣質、能力等生理、心理特點,保持尊重、積極關注的真誠態(tài)度,有針對性地進行談話教育,真正成為大學生的良師益友。
參考文獻
[1]王玲、劉學蘭.心理咨詢(第二版)[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2]錢銘怡編著.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李孜、龍秀主編.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