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是楊蔭杭之女,錢鐘書之妻。她生于北京市,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其代表作有劇本《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fēng)絮》、《倒影集》及譯作《堂吉訶德》、《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吉爾·布拉斯》等。如今,楊絳已經(jīng)102歲高齡,聽力和視力都有所下降,但思路依然敏捷,仍在進行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被譽為“文壇傳奇”。那么,這位百歲老人有哪些養(yǎng)生秘訣呢?
1.飲食合理 在生活中,楊絳對食物質(zhì)與量的要求十分嚴(yán)格,極少吃油膩的食物。她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木耳骨頭湯。這種湯具有改善骨質(zhì)的作用。其制法是:將整根的大棒骨敲成碎塊,用小火燉煮成清湯,放入黑木耳后再燉煮片刻即成,可每天喝一小碗。楊絳的早餐通常是牛奶紅茶、雞蛋、面包配黃油或果醬。豆?jié){是楊絳很喜愛的飲品。楊絳說:“我每天都會親手做豆?jié){和杏仁醬。我發(fā)現(xiàn),將花生、核桃與黃豆一起制成的豆?jié){具有更好的健脾作用?!?/p>
2.堅持運動 每天早晨,楊絳都會到戶外散一會兒步,做一會兒大雁功,或在樹下呼吸新鮮空氣。年紀(jì)大了以后,她沒法經(jīng)常外出,便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或練習(xí)錢鐘書教她的八段錦。直到現(xiàn)在,楊絳在彎腰時還能使雙手碰到地面,腿腳也比較靈活。
3.常讀書 年少時,父親曾經(jīng)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會怎么樣?”楊絳說:“不好過?!备赣H又問到:“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楊絳說:“那一星期都白過了?!比缃?,楊絳仍堅持每天讀書、整理丈夫的筆記或翻譯外國的文學(xué)作品。楊絳認(rèn)為,在靜心讀書時,人們能忘卻煩惱,心靜如水,使體內(nèi)的各個系統(tǒng)都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從而遠(yuǎn)離疾病的侵?jǐn)_。
4. 保持內(nèi)心的安寧與淡泊 楊絳的高壽得益于她豁達的人生境界。1935年,楊絳與錢鐘書結(jié)婚。1966年8月,它與錢鐘書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1970年,她們雙雙被“發(fā)配”到河南息縣的“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在重重的磨難中,“堅強”成了楊絳生命的支撐點,“豁達”成為她對命運不回避、不逃遁的外在表現(xiàn)。在獨生女兒錢璦、丈夫錢鐘書相繼逝世后,楊絳內(nèi)心的痛楚是任何人都體會不到的。半年后,她開始翻譯柏拉圖的對話錄之一《斐多》。楊絳對朋友說,她“試圖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2002年,楊絳又安下心來寫《我們仨》。她幾乎是伴著眼淚寫完這本書的。在該書中,錢鐘書、楊絳、錢璦的形象躍然紙上,情意盎然。楊絳對名利沒有任何追求,不愛交際應(yīng)酬。人們贊譽她是著名作家,她說“我沒有這份野心”。人們說她的作品暢銷,她說:“那只是太陽曬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暫”。
5.低調(diào)處世 楊絳的生活儉樸,為人十分低調(diào)。她最喜歡的名言是:“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睏罱{的寓所沒有進行過任何的裝修,只放著一些舊式的柜子、桌子,但這些簡單的擺設(shè)中會透出濃濃的書香。楊絳說:“我家沒有書房,只有一間起居室兼工作室及客廳,但每間屋子里都有書柜、有書桌,所以隨處都可以是書房?!彼浅M足于簡樸低調(diào)的生活方式。面對百年的人生,楊絳說:“我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yuǎn)。人的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凈這100多年沾染的污穢回家。如今,我只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