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作都非??简炓粋€人與別人溝通和協(xié)調的能力。
詩人陸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給他的一個兒子傳授寫詩經驗時,寫了這么一句:“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边€講到他初作詩時,只知道在用詞、技巧、形式上下工夫,到中年才領悟到這種做法不對,詩應該注重內容、意境。陸翁在另一首詩中又寫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笨梢钥醋錾暇涞慕^佳注腳。
工作中就是如此,很多事情看似是與他人交往中溝通出了問題,實際上還是自己準備不夠,不是專業(yè)知識不夠,是生活中儲備的知識不夠。正如曹雪芹所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p>
如果有人問你:“我們一起釣魚去吧?”
你說:“我不會?!?/p>
如果有人問你:“我們一起唱KTV吧?”
你說:“我不會?!?/p>
如果有人問你:“我們一起去……”
你說:“我不會。”
那么,不是對方不給你機會,是你堵死了對方通向你的門。這都需要鍛煉和日常訓練。主持人蔡康永說得好—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為了更好地溝通,你的業(yè)余生活不應該是睡懶覺,或者泡酒吧,或者是“宅一整天而不動”。應該花一點時間去修煉自己的藝術才能,這才稱得上“內外兼修”。所以,請花一點時間去認認真真研究“趣味”這件事。
例如,在與重要的人一起就餐之前,可以先從美食書、網上搜尋適合的餐館,通過對食物的精心選擇,顯示出自己的誠意。當然如果只注意這些,你就會把更重要的語言交流忽略了,那就完全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吃一小時的飯就要用足一小時的交流時間,吃兩小時的飯就該用足兩小時的交流時間,因此你更需要準備足夠多的信息來制造“愉快的話題”,這也更能使這頓會餐物超所值。
別等臨時抱佛腳了,給自己放個假,多點趣味,培養(yǎng)一兩個業(yè)余愛好,不但你的心態(tài)會變好,事業(yè)也會有新驚喜。
(選自《人脈是設計出來的》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