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2014年1月1日,由蘇州博物館與浙江省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缶翁墨戲——浙博藏吳昌碩書畫精品特展”在蘇州博物館隆重開幕,也是江蘇省乃至蘇州地區(qū)近十年來規(guī)模最大、質(zhì)量最高的吳昌碩個人藝術大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吳昌碩書畫藝術作品50余件,包括國家一級品9件、國家二級品8件、國家三級品30余件。多數(shù)書畫作品集中于藝術大師創(chuàng)作的巔峰時期,堪稱融詩、書、畫、印為一體的全新體驗。
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原名俊、俊卿,字蒼石、昌石、昌碩、倉碩,號缶廬、苦鐵、大聾等,近代海上畫派后期領袖、“西泠印社”首任社長,是晚清民初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藝術家。
吳昌碩繪畫擅花卉、蔬果、山水,初從趙之謙,后師任伯年,上溯揚州八怪,以及石濤、八大山人、陳淳、徐渭,其畫構圖奇特,色彩濃郁,筆墨淋漓,氣魄渾厚;尤令人拍案叫絕之處乃以金石書法入畫,線條凝煉道勁,氣度恢宏古樸,開現(xiàn)代寫意畫派之新景象。他的書法,脫胎石鼓、自出機杼,凝練道勁,力扛金鼎,獨具高古遺風。他的篆刻,兼習浙皖諸家之長,進而上取商周古缶、功銘鼎彝,下挹秦漢碑石、封泥瓦當,以樸茂雄渾之美開晚清印學的一代新風。
作為承前啟后的一代宗師,吳昌碩以其自身的感召力和作品的感染力,深刻地影響了近一世紀以來的幾代藝術家,如北京畫派的陳師曾、齊白石,現(xiàn)代最具實力的名家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以及近代海派諸家等無不源自于吳昌碩,其影響直至今日依然長盛不衰。
浙江省博物館在書畫文物方面收藏甚豐,此次展出的吳昌碩作品均是策展人員從浙博精選的高水準藝術珍品,可以說是對吳昌碩藝術的一次全面展示。
您若輕步于展廳,在享受一代宗師如此眾多的高品位作品時,必能認識和領會他那震人心魄的寫意畫風和大氣磅礴的書畫藝術,切身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深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