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數”。意思是:大黃主瀉,即便它治好了患者的病,人們也覺得它是讓人拉肚子拉好的,沒人“領情”;而人參是補藥,即便它把人補病了,也沒人怪它??梢姽磐駚?,很多人只知道人參性補,于身體有益,而不知道人參使用不當也會補出病來,補藥等于補品的錯誤觀念也確實存在。
為什么說人參是補藥不是補品呢?中醫(yī)認為:人參的功效是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等。西醫(yī)認為:人參中的人參皂苷、人參多糖等多種元素經提取做成口服和注射劑后用于臨床,在調節(jié)中樞神經、改善心臟功能、降血糖、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和抗腫瘤等方面作用明顯。但是中西醫(yī)都認為:人參及其制品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人的神經、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等系統(tǒng)造成不良的影響,如處理不及時也會危及人的生命。補品則不然。補品的種類雖然很多,但最顯著的特征是沒有什么毒副作用。所以說人參是補藥,不是補品。補藥不等于補品。人參既然是藥,就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人體是一個極其精密的生物系統(tǒng),固然需要精心愛護才能發(fā)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然而絕不可濫用滋補類藥物或依賴其進行養(yǎng)生保健。采用中藥進補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中草藥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以及對于不同體質、不同人群的適宜性。當補與否,必須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辨證施治,方可達到防治疾病、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
人參在藥理學上一般分為五大類。其中的紅參和黨參,比較常見,并且性偏溫熱。西洋參、太子參、曬參其性偏涼。五種人參的使用方法也有所區(qū)別。所以,要想用人參進補,具體該用哪種參、怎樣補,也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