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分明是太極拳運動的重要原則之一。拳論講“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可見虛與實在太極拳運動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保持自身平衡,平穩(wěn)過渡動作破壞對方平衡不可或缺的。從整體動作講:動作完成為實,兩個定式變化過程為虛;從局部動作來講:重心在哪條腿,此腿為實,另腿為虛;意念在哪個手上,此手為實,另手為虛;又是在變化中的,所以說在太極拳運動中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一般情況下同側(cè)肢體腿實手虛,腿虛手實。分清虛實就避免了動作不分主次,帶重心上步落腳(砸夯、跳坑),平均用力形成雙重和僵滯的毛病。
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見長,拳勢小巧靈活,拳架開展緊湊;以指引身動臂旋轉(zhuǎn),臂呈弧形多走立圓;虛實轉(zhuǎn)換是由一到十的大虛大實的轉(zhuǎn)換,上步落腳沉胯松實腿,“實中實以實送虛”;溜斂臀部轉(zhuǎn)腰,襠走下弧,小馬步過渡;松柔圓緩連綿不斷,動作細(xì)膩拳勢講究,以期達(dá)到抻筋拔骨調(diào)整身形的目的。
摟膝拗步是吳式太極拳的典型動作之一,充分體現(xiàn)了吳式拳的風(fēng)格特點?,F(xiàn)分兩動具體說明左摟膝拗步虛實轉(zhuǎn)換過程。
虛步摟提:由白鶴晾翅接。左掌以小指引向左下劃弧摟于左胯前,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同時屈松右腕外旋上提于右耳側(cè),掌心對耳門掌指斜朝前;以指引身腰向左轉(zhuǎn),收提左腳跟揚腳尖向左外橫移進步,腳跟輕著地成左虛步,目視左手食指方向。轉(zhuǎn)身提左腳跟,重心移于右腿,上步時要松沉右腿胭窩,提頂收下頜立腰溜臀,“動勢正中行”不能起身,松沉實腿,這叫做“實中實以實送虛”。此時整體動作為虛,局部動作為左虛右實。
弓步推按:右掌以無名指引立掌向前方推出,掌心向前虎口朝上,大指對正鼻尖,腕與肩平;左掌摟按在左膝外前側(cè),掌心向下虎口朝前;目平視正前方,意在右掌心。同時,松腰沉胯襠走下弧,后腿(實腿)送前腿(虛腿)以實送虛,收頜提頂尾間下沉:開右腳跟呈川字步形,折左側(cè)腹股溝合右胯成正左弓步,雙肩胯上下左右要平正。此時重心十之八九在左前腿,左腿為實右腿為虛。左膝內(nèi)測延伸線對正右手拇指外延,右手拇指對正鼻尖;前額、左膝內(nèi)虎眼、左腳大趾上下一線,由百匯到右腳跟形成一條斜直線,“定式斜中正”斜中寓正。左摟膝拗步完成,此時整體動作為實,局部為左實右虛。
變化步法進退起落,都有虛實轉(zhuǎn)換的問題,再比如金雞獨立接倒卷肱式:必先松沉實腿(支撐腿)再撤步,一定是“軟著陸”這是太極拳的特點決定的,是必須遵守的原則。
太極拳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虛實決中說:“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工夫終無成”。太極拳的虛實轉(zhuǎn)換保證了動勢中的中正安舒、松柔圓緩、內(nèi)外相合、上下相隨、不偏不倚;肢體的開合松沉體現(xiàn)了拳勢的勁力,動作的虛實轉(zhuǎn)換達(dá)到了陰陽平衡,展示了太極拳的神韻。吳式太極拳的虛實轉(zhuǎn)換充分體現(xiàn)了清靜柔化,緊湊舒伸,川字步形,斜中寓正的風(fēng)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