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吃午飯時,談起了他母親:
我父親是工廠的工人,窩囊一輩子,母親可是豪杰。他們生了5個兒女,我是老二。幼時家貧,只靠父親那點死工資維持家用。1956年我出生,此前的1955年,母親懷上我。恰是家境最壞的年頭,年關(guān)在即,家里一個錢都沒有了,明天怕要斷炊了。
大哥出生以后生病沒斷過,一年到頭在醫(yī)院進進出出,錢都花在他身上。父親在單位挨了整,眼看日子過不下去,只有嘆氣的份兒。
挺著大肚子的母親咬咬牙,去敲街坊的門。她向開鵝欄的三叔爺說:“求求你,賒我一只鵝?!彼秩ルs貨店找阿才,賒來三瓶“玉冰燒”(九江名酒)。又上集市,找賣龍江雞的同村姐妹阿香,借來3只閹雞。她語氣堅決地對所有債主說:“你們都聽著,明天日頭落山前歸還,加上利息,到時不還,天打雷劈!”她按著隆起的肚子發(fā)毒誓,格外有說服力。
第二天,母親挑著兩個竹籮,里面盛著活鵝、活雞和酒,那是頭獎的獎品,一些零碎的小玩意,撥浪鼓啦,盲公餅啦,麻糖槌啦,那是小獎。
來到城隍廟石階前,擺開攤子。她沒有張貼街招,也沒打起橫額,全靠吆喝?!案魑唤址唬魑桓咐?,年關(guān)在即,圖個大吉大利。來來來,我搖骰子,你來買,獎品在這里?!?/p>
城隍廟是居民的聚會之處,進廟燒香的不少,閑逛的更多。大家看搖骰子每次只花兩毫,卻有希望贏肥鵝、閹雞和好酒,便爭先恐后來下注。母親一邊吆喝,一邊收錢。搖搖小竹筒,把骰子倒出來,讓買家看點數(shù),6點向上,是買家贏,隨他揀一樣獎品。
背水一戰(zhàn)的母親,受了老天爺保佑,三個小時下來,買家一個個敗陣,不傷脾胃的小獎品發(fā)了大半,大獎品卻沒失去一件。買家輸紅了眼,買得更起勁。一時間,廟前的廡廊上,人聲鼎沸。母親瞄了瞄竹籮,角幣已差不多堆到一半。
“哎呀,肚子疼,疼,不行了,我怕要生了。”說完,臉色煞白,冷汗直流的母親匆匆收拾好攤子,把錢壓在籮筐下層,用布蓋起。三瓶玉冰燒,母親分別送給下注最起勁的男人。
隨即,挑起籮筐,沿熱鬧的大街回家。把錢倒在地上,數(shù)了小半天,這次大大賺了,她在天黑前,把鵝和雞還給主人,加上利息。酒錢也付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