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現(xiàn)在子在鍵上曰,孤獨亦很美……
總結是一種唬人的技能。我曾經(jīng)擁有。
這得歸功于小學五年級時的班主任李森林。她有著兇悍的眉形以及完全對得起眉形的作風。
這對一個弱弱的轉校生來說,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意味著你今后可以從一個活潑的小學生,轉型為克己復禮的小學生啦。
平時我見她,能躲則躲,但有一次在上學路上,她竟然經(jīng)過我身邊,還喊我坐在她自行車后座一起去學校。
我感到很為難,但又怎么可能對她說“謝謝,我寧肯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呢?
懷著既別扭又不安的心情,我搭上了這輛順風車。到校之后,她就在課堂上點名讓我回答問題,陳述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不搭這車,就可以不被點名的。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起來說了一句什么話,大概包含有“紅隊和藍隊分別講述了……”這樣的字眼。
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這都只是一句普通句子,但它卻莫名其妙地博得了某些人的歡心。
她當即龍顏大悅,除了熱情表揚這種歸納和總結能力,還號召全體同學學習。
幼小的心靈哪能經(jīng)得起這種鼓舞?!
所以,在這之后,我的歸納和總結能力迅速邁上臺階,尤其在總結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方面,一時風光無兩。
而這種技能后來也沒有被丟棄。因為它總是能輕易地唬住一些單純的觀眾。
如果不是最近觀摩到另一個人的總結能力,我想我還不會收住腳步。呃,倒也不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望而卻步了。而是,我開始醒悟,原來喜好總結的人,處境這么危險而不自知啊。
還真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平時不覺有何不妥,一旦置身事外,看到原來有這么多人愛總結,愛瞎總結,并且把瞎總結得來的瞎捧場,當做獎牌在收藏,這涔涔汗意就不請自來了。
那么,這位同學到底總結了一些什么呢?
他其實每天都在總結,140字的微博好多時候都不夠使,需要分成三集連播。
操心幅度之廣遠,也就僅次于潘基文了。論藝術,論人生,論玉石的成色,論成年人的友情,論機宜,論茶道,論企業(yè)謀略,論成事規(guī)律,事無巨細,他盡職地做著觀察工作,然后嘔心瀝血地把心得記錄下來。
這些見解往大了說,每一個看上去,都像是對著全球華人說的,有的甚至無遠弗屆地到達了所有能懂漢字的人類。
往小了說,那也是奔著新時期的《論語》方向走的,如果招滿72個手下,演個孔仲尼應該不在話下。過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現(xiàn)在子在鍵上曰,孤獨亦很美……
唯一差點意思的是,固定粉絲離72賢人的標準還遠了點,目前只有那么七八個,他們過于露骨了。不是在點贊,就是在點贊的路上,千篇一律地說著一個亙古的主題:還是王總有見解。
當此之即,總結達人王總就哈哈一笑,說上一句where where一類的謙語。
想到這個組合畫面,我感到掐死我的總結嗜好,有點刻不容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