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于習拳要領(二):眼神
問:劉老師,請問練拳時眼睛應該看哪里呢?如果一直目視前方就跟呆子一樣,手起來就看到手,落下去之后又沒了。(眾笑)
答:你說得沒錯,但是這里有個問題你可能沒注意到。關于眼神的問題啊,因為開始練功你不給它一個交代就沒著沒落,實際上,真正要練好了,那個眼神是不用你想的。你想你就執(zhí)著在眼上了,你的腦筋全在眼上了,身上就都沒了?,F(xiàn)在的要求就是在練拳的時候,眼一定要跟著你的手走。你的手到哪兒,眼到哪兒。
問:那手下來了,眼就跟著往下看么?
答:眼就平視了,就別跟著下來了。為什么不跟著下來?在你跟人動手的時候,眼睛跟著手往下看,腦門不就挨打了么!手往哪邊走,這眼神肯定要往哪邊走,但手回來時眼神還得往前盯著,因為你前邊有人啊。過去說練拳前面無人猶如有人,在遇敵較勇的時候前面有人似無人。這是《大槍問答》上邊寫的。就是這樣,你在練拳的時候前邊沒人就好像有人似的那么走,真要是跟人動起手來那眼前就跟沒人一樣,愛誰誰我就出手。打死?打死活該,我被打死也活該。你得有這種心態(tài)才行。
問:但是以前學太極拳的時候老師說過,通常眼睛會比手要快一點。這跟您說的“眼跟著手走”沖突么?
答:不是,任何拳都要求眼和手一致。說“眼”,其根本還是“意”;說“手”,說到底就是“形”。意要領形,形要隨意。我剛才說“眼跟著手走”應該這么理解:在初步剛開始練拳的時候,你得給他一個交代,不給他一個交代他沒法練啊。他練著練著就問你:眼往哪里看?。靠刹痪褪堑酶嬖V他:跟著手走唄。如果一開始你就告訴他手跟著眼走,他就迷茫,不知道這個眼往哪里去啊。
另一方面,說“手跟著眼走”,是說技擊的時候眼一上手就上了,其實那己經慢了,真正到技擊的時候,連這句話都己經慢了!那眼都沒看見這手就上去了,得這么快才行呢。要不人家能“不聞不見能知”?像前輩李奎元先生,正在洗臉,背后來人一腳踹上來,李先生一回身,“誰???”那人就被扔出去了。這是什么功夫?!哪還能說“手跟眼走”呢?這都不能死板地理解。
問:就我的體會來說,一開始練肯定是眼隨手走。再往下練,就自然不是這樣了,有一個階段眼神會比手要快一點。但是到現(xiàn)在,我反倒覺得一般不太注意這個問題了。
答:對呀!你平常多練,練著練著,功夫出來后,這些東西就自然出來了。在你沒出功夫的時候,就會總是集中在一點上,或者說眼、或者說手、或者說頭、或者說足。但是,這個你又不能不知道。實際上你練出來的是一個整體性的東西,而不是單一的東西。
九、關于習拳要領(三):呼吸
問:腹式呼吸和一般正常呼吸有什么區(qū)別?
答:腹式呼吸就是丹田呼吸。練唱歌、唱戲,老師都會說:丹田較勁。其實就是小腹較勁。在肋骨下方有一個橫膈膜,隔開胸腔和腹腔。隨著小腹的鼓癟,可以推動橫膈膜上下活動,從而使肺的呼吸更深長——這是從解剖上說。真正再往上一層說,它為什么叫丹田呢?就是道家所說煉丹的地方,種丹的田。那是另有解釋,確實里面可以產生真氣。這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之內,不多說了。我們所說的實際上就是擴大呼吸量。
問:瑜伽和佛教也強調丹田呼吸,是否各家最后都要練出這種狀態(tài)?
答:世間萬物一理。隔行如隔山,但不隔理。何況瑜伽早于佛教,佛教里面有些東西都是從那兒過來的。所有這些門派雖然形式不一樣,道理都是一樣的,也都不必分出優(yōu)劣,因為摳到底都是一個道理。世間道理只有一個,出現(xiàn)兩個就肯定有一個是錯的。過去有一個表明三教合一的“合氣圖”:畫一個小網人,正面看是一個人,側面另是一個人,再側過來又是一個,從他一個腦袋你能看出三個人來,這就是三教合一圖。少林寺就有,好多地方的人家里也有。其實各派根本就是一個東西,如果有人說這個好那個不好,我認為他對這個事還是不太理解。只要知道那個道理,不論什么門派方法,都好。
十、關于習拳要領(四):發(fā)力
問:形意拳發(fā)力打人的時候,“眼前有人若無人”,發(fā)出的力是透過那個人的,這個“透”字怎么理解?
答:簡單說“透”就是形容那力氣大,打上去人受不了,打前心,后心都疼,打外面,里面都碎了。簡單來講就是這個意思。但這個力量是從松靜柔整中練出來的。
問:但形意拳的力不是有傷人、不傷人的分別嗎?
答:你的功夫到了自然就知道了。像郭師爺當時那樣,想把你發(fā)到哪兒就發(fā)到哪兒,想把你打趴下兩分鐘后起來沒事就能沒事。這就是過去說的掐手準,手里有準。等練到你就能知道,手里就有分量了。換句話說,你現(xiàn)在要是去打一個小孩子那不是隨心所欲嗎,你讓他摔這兒就摔這兒,讓他摔那兒就摔那兒。為什么,不就是你塊頭兒比他大嗎。將來你的功夫比別人高一塊,也是這個道理。能斷人,啪一下不是岔氣就是吐血,那時就得手下留情。
我們要注意,能打人不算能耐,能制服人才算能耐。也就是讓人怕不算能耐,讓人服才算能耐。讓人怕好辦,你拿著手槍人就怕你,讓人服不容易。真正給打趴下了,起來人還說您這真是太棒了,功夫太好了。這是最難的,讓人怕并不難。你耍渾,別人不理你不就行了。楊(立德)先生當年也和我說過,他說你想讓人怕、想打人,容易;想服人,難。你把他制住了就行,防止傷人。傷人的事過去郭師爺一再囑咐楊老師,注意手下留情別傷人。
好的,今天就說到這里,以后有問題再隨時問吧,好嗎?
門人:好的,謝謝老師!圖為老照片:楊立德先生在輔導大學生練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