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九年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試行)》中指出:“重要的數(shù)學概念與數(shù)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比昙壪聝越滩淖⒅伢w現(xiàn)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關單元滲透相應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以外,專門編排了“數(shù)學廣角”這一單元來介紹集合和等量代換這兩種數(shù)學思想方法,使學生運用這些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shù)學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兩大特點:一是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作為教學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二是設計豐富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等量代換是指一個量用與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數(shù)學中一種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數(shù)思想方法的基礎。等量代換的理論是比較系統(tǒng)、抽象的數(shù)學思想,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初步體會這種思想方法,為后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課在設計理念上,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與應用等活動,突顯課堂教學的可操作性、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思考性、互動性。讓全體學生初步感受到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序地、嚴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使他們逐步產(chǎn)生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和發(fā)現(xiàn)、欣賞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內(nèi)容:簡單的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觀察、操作、思考、交流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
能力目標:在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邏輯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豐富的數(shù)學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等量代換這種數(shù)學思想方法。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
學法:小組合作與共同探究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天平。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展示電腦課件1)學生看圖說故事。
師:誰知道這個發(fā)生在三國時期的有趣故事。
生:大膽地講故事。
師:講的真棒!七歲的曹沖用石頭就解決了稱大象這一大問題,真了不起!其實這是一個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大家想不想去了解它啊?
那我們今天就進入“數(shù)學廣角”,一起去認識這有趣的數(shù)學知識。
2.準備:讓學生認識天平,明白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同樣重。
(1)取出天平,讓學生認識天平及砝碼。
(2)演示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同樣重。
二、引導觀察,感知等量代換
1.利用課件,了解“等量”
今天,媽媽從超市買回了西瓜和蘋果,來看看她買了多少呢?
師:天平左右兩邊保持平衡說明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生:說明天平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等。
因為這個西瓜與4個砝碼的重量相等,每個法碼是1千克,4個這樣的砝碼就是4千克。
2.思考、討論、交流,體會“代換”
師:可媽媽買了16個蘋果,只買了一個西瓜?,F(xiàn)在媽媽要你和弟弟把它們提到樓上去,
弟弟要提蘋果,他覺得蘋果輕些。你覺得呢?
組織小組討論:
A.組織小組進行討論,一般以前后兩桌四(或八)人為一小組。
B.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的答案和想法。
C.匯報、交流,由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討論結(jié)果。
在小組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并幫助自己解決有困難的學生(小組)。
集體交流:
小組代表說出自己的答案和想法。
3.揭示課題
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在換的過程當中,就已經(jīng)運用了一種數(shù)學思想——等量代換。
三、嘗試解決,拓寬思維,應用提高
1.嘗試運用,解決問題
師:老師剛剛得到一個消息:今天,森林王國里正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體重大比拼,非常熱鬧!想看嗎?(想?。┛熳米屛覀円黄鹑タ纯窗?!
師:(展示電腦課件6)仔細看,誰先上場較量呢?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什么數(shù)學信息?
生:2只羊和1頭豬,并且2只羊的重量=1頭豬的重量。
師:你是怎么知道2只羊的重量=1頭豬的重量?
生:蹺蹺板是平衡的。
師:(展示電腦課件6)這幅圖又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4頭豬的重量=1頭牛的重量
師:牛兒有個問題請大家?guī)兔?,有信心幫它解決嗎?(有)請看:展示電腦課件6
2頭牛的重量=?只羊的重量
生討論,再請小組代表說說自己的看法。
師小結(jié)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結(jié)果:2頭牛的重量 = 16只羊的重量
2.添加中間量,拓展思路
(1)發(fā)現(xiàn)缺少中間量。
師過渡:小羊、小豬、小牛比得可真開心,現(xiàn)在又有一只動物趕來了,你們猜猜是誰?
(展示電腦課件7)瞧,是大象,它可是帶著問題來的,它的問題是什么呢?
(展示電腦課件7)1只大象的重量 = ?只羊的重量
師提示:現(xiàn)在只有一個條件:1頭牛的重量 = 8只羊的重量。誰能幫大象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沒有足夠的條件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也就是缺少信息是嗎? (是)
(2)討論添加中間量。
學生思考、討論并解決這個問題。(要求記錄在練習本上)
(3)展示問題的解決方法。
(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想法,以滿足學生們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習熱情。)
(4)拓展:找出《曹沖稱象》故事中石頭代換大象的中間量。
3.獨立運用,深化提高
周末,老師帶同學們?nèi)コ钥系禄?,可是在買了東西后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有同學不喜歡吃漢堡包,要用2個漢堡包去換冰激凌,可是換多少呢?
(展示課件9)2個漢堡包可以換多少個冰激凌?
(1)觀察課件,領會題目意思。
條件:1個漢堡包可以換2個雞腳,1個雞腳可以換3個冰激凌。
問題:2個漢堡包可以換多少個冰激凌?
(2)學生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并算出結(jié)果。
(3)討論結(jié)果并集體評價。
1個漢堡包=2個雞腳=6(3+3)個冰激凌
2個漢堡包=4個雞腳=12(6+6)個冰激凌
同學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真是太棒了,老師為你們驕傲!
四、總結(jié),鼓勵
1.小結(jié)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
(等量代換就是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換。)
2.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多發(fā)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