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下學期開始,我校嘗試開展《有序有效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經過兩年的摸索與實踐,我將對物理教學中如何開展有序有效小組合作學習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讓小組合作學習變得有序
(一)學習小組的構建
在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中,分組是至關重要的。小組成員間結構的合理性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采取較多分組方法是:首先確定每組人數(shù)大致為4—5人;其次依據(jù)學生的知識結構、智力水平、性別等,進行平均的搭配的分組,使各小組都成為一個綜合的、整體水平均等的小組。最后小組以自己確認或老師委派的方式選派首任組長。
(二)科學分工,處理好個人與小組的關系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形式,組員間即有分工又有合作,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能,通過合作達到小組共同目標。建議做如下分工:
小組組長。在探究中小組長的作用是:主持制定活動計劃,組織、分配、協(xié)調小組活動,組織、歸納實驗操作的結論,這需要讓組內每位學生思考后都能說出各自的想法,最后形成集體意見,并允許保留個人意見。
小組記錄員。記錄員負責把獲得的信息記錄下來。為了避免記錄員一個人包辦代替,可以采取輪換制。實踐中有些學生不樂意,怕自己記不好,這就需要我們多鼓勵他們,但在小組匯報時要讓同學們都知道這代表什么意思,要鼓勵緊張的學生慢慢說,只要能把小組的做法與意見向大家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小組操作員。他負責按大家確定的方法、步驟進行探究。這些學生應該是學習積極、動手能力強、操作規(guī)范,能在小組起到有效的協(xié)調、組織作用,能在有限的器材、有限的時間高效完成實驗探究任務,同時對小組里的其他成員有一個引領作用。
學習小組成員分工之后,在合作學習中要形成相互尊重、榮辱與共的意識,學生在小組中應該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參與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這樣每個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同時還要承擔一定的個人責任。這樣不僅保證了小組互助合作學習分工明確,秩序井然,又能使個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協(xié)調。
(三)積極引導,處理好小組與小組之間的關系
合作學習把全班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同質小組,無形中形成了“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我們重視引導,明確告訴他們,各小組之間展開競爭,主要是充分發(fā)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動手動腦,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注意吸納別人的觀點。教師在評價時,要轉變教學評價觀,應以團隊為單位表揚、鼓勵,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jù),重視小組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培養(yǎng)小組間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它體現(xiàn)了“四個學會”——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生存。增強了探究活動的效果,提高了學習效率,有利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符合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二、合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合作學習變得有效
(一)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有計劃、有序的
要保證小組合作有效,保證學習目標的順利完成,要求課堂行為必須是有計劃、有序的,尤其是學生思維必須是有序的。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通過有效調控、積極引導,加上公平合理的評價手段,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每個學生各盡其能,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發(fā)展
(二)在問題模糊之時進行合作學習
在教學過程會遇到一些是而非是的問題,這時作為教師不要急于講解,應當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辯論,并要求有不同見解的同學在小組中闡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學共同評判,最后統(tǒng)一答案。雖然這樣多花了點時間,但會突出知識的重要性,同時經過辯論得出的答案學生記憶會更深刻。
(三)小組出現(xiàn)較大分歧時組織合作學習
如在九年級《浮力》的學習中,學生對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存在分歧,他們依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到以下結論:物體受浮力怎么還會下沉,這說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物理規(guī)律發(fā)生了沖突,也給阿基米德定律的正確構建起到了一定阻礙的作用。要想在學生思維中消除生活經驗所帶來的片面與欺騙,顛覆原來的思維定式,重新構建準確的物理模型,僅憑教師幾句話作用不是很明顯。所以這里可以安排一次小組合作。用稱重法使小鐵塊在水中勻速下沉,觀察彈簧秤的示數(shù)得出準確結論,經過小組合作,學生的印象將是非常深刻的,學習的知識將是終生難忘的。
(四)在開放型問題探究中要組織合作學習
【案例】 2005年10月我國用長征二號火箭在酒泉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了“神舟六號”飛船。
1.根據(jù)你從電視上觀察它的起飛和運行過程中,列舉出與此次事件相關的兩個不同的物理知識。
2.航天員穿的宇航服作用很多,請你指出兩點。
3.我們猜想一下兩位宇航員如果在軌道艙做實驗和進行體能鍛煉,下列哪些是能夠進行的,填寫序號。
①用天平測礦石樣品的質量; ②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受到的重力;③做滾擺實驗;④做托里拆利實驗;⑤用溫度計測溫度;⑥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⑦舉啞鈴;⑧做俯臥撐;⑨用彈簧拉力健身器健身;⑩引體向上。
這是一道從物理到社會的習題,物理課程培養(yǎng)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讓他們關心科技發(fā)展,學生不僅應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還應知道這些知識在科技方面的應用。了解科學、技術、社會,逐步樹立科學世界觀。
(五)在探究實驗中的開展合作學習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習過程中有許多的實驗,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大量的實驗,獲取每一個數(shù)據(jù),課堂教學的時間明顯不足,這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