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論述了帶表卡尺檢修的步驟,并討論了示值變動和示值誤差的調修。
【關鍵詞】 卡尺 檢修 方法
修理帶表卡尺的一般步驟:拆表(表尺分離)——清洗表、尺——修表——表尺整合——檢定并調整。其中的重點在于示值變動和示值誤差的調修。
1 觀察表尺,尋找問題
(1)卡住不靈活。一般是因為齒條和齒輪有污垢,或由此造成有毛刺和缺損,要不就是游絲損壞。
(2)表的零位飄動。一般是由于受了撞擊,齒輪條之間瞬間松開造成游絲松動或游絲受損開脫。
(3)尺的測面磨損超差。不管是內爪還是外爪,均需拆開檢查。
(4)當然也有尺未損而表松了的現(xiàn)象,重緊游絲裝一下即可。
2 表尺分離后,有磁除磁,無磁清洗
用清潔120#汽油或無水酒精洗干凈齒輪、齒條和尺身,注意一定要先徹底清洗齒輪、齒條。
同時觀察齒輪、齒條有無嚴重缺損,該換得換。
3 先修表
(1)檢查游絲有無變形(嚴重到出格,已碰到別的齒輪),是否脫離了齒輪。此時去掉組合齒輪底部卡銷,重裝游絲。
注意游絲兩頭插入齒輪的彎頭不能過長,否則一旦裝好會與表座摩擦,又得重來。
老式表的游絲在中心齒輪上,所以應注意在游絲收緊的狀態(tài)下,查看兩端彎口是否緊貼軸心,如伸出齒輪邊就不行了,一般彎口應順時針。
(2)游絲正常、齒輪正常并不一定一切正常。表上所有螺絲緊好后,即使齒輪轉動正常了,也要觀察齒輪上下間隙,即看看蓋住齒輪的壓板是否變形,是否影響齒輪的轉動,如有摩擦或間隙過大,適當用起子和鉗子進行校準。
同時應特別注意:用雙手托住表,兩食指交替用力輕按壓板,看壓板是否隨著手指用力而輕晃松動。一般壓板通過螺絲緊連在底座的柱子上,而柱子一般鉚在底座上。如有晃動就須再鉚緊。把表倒過來,避開齒輪軸心而蓋板邊側承于小鐵砧上,用“十”字起子沖擊重鉚而加固。一般修理者不會在意這個小毛病,但是,如不在意會使得表尺裝好后,稍一用力示值就不穩(wěn)或零位偏離。同時不要忘了加鐘表油于軸上。
4 表好后修尺
與修一般卡尺差不多,但也有些特殊之處需要注意。
第一重點在于彈簧片的調節(jié),尤其是針對表卡:彈簧片彎曲弧度要小(也就是鋼性足一些,彈性小一點),當然不彎曲至無一點彈性是不行的。要稍帶彈性,而尺框與尺身的松緊主要靠調節(jié)螺釘。彈性過大時會發(fā)現(xiàn)量爪遠端誤差很大,而且稍用力指針就跑,很容易在表上體現(xiàn)出來。當然,如果尺身有粗細,彈簧片就要適當彎一點。另外彈簧片的彎曲不在中間而在兩端。
(1)絲在中心齒輪上的(一般舊式),先用尖頭起子或鋼針固定住一齒輪,而后以使游絲收緊方向轉動另一齒輪,使彈性力度適中,同時讓兩組合齒輪與齒條嚙合。
(2)新式表游絲一般在左右齒輪上,其中一個鋼性比較足的游絲是防震用的,另一個松弛的是用來預緊的,原理與1相同,只是一般使松弛組合齒輪先與齒條嚙合,而另一齒輪與齒條處于分離狀態(tài),用鋼針或小起子以使游絲收緊方向轉動齒輪(一般表正面都留有一段空處以轉動并觀察齒輪),而后全部與齒輪嚙合。
注意裝表前一定要組合齒輪將要預緊轉動的方向,一定要使游絲收緊,當然有些表有箭頭指示,但更多是沒有指示的,所以要慎之又慎。
有人說,對磨損表卡可通過改變游絲預緊方向來減小示值誤差。按此操作后,只要稍用力就會出現(xiàn)示值不穩(wěn)或卡住,即使暫時可用,也會很快返修。切勿如此操作。
(3)兩組合齒輪與齒條嚙合松緊適中,要憑經驗產生手感。既不能太緊而加快磨損并發(fā)出噪音,也不能太松而稍一碰就脫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