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導入】
一
她不會匍匐前進,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著身子,一搖一擺,慢慢地向方場上走去。
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身邊,在墳旁跪下,從黑色的大圍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蠟燭來……老婦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蠟燭頭,把那新的一支點著,插在那老地方。
——[前蘇聯]西蒙諾夫《蠟燭》
閱讀心得
這兩處描寫分解出一系列慢動作,表現了老婦人對烈士犧牲的哀痛,對紅軍戰(zhàn)士的敬意。這是母親對兒子的深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二
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fā)拔后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魯 迅《社戲》
閱讀心得
跳→拔→點開→磕→退后→上前→架起,這些動詞生動細膩地寫出了小伙伴們開船時的情景,既說明了江南水鄉(xiāng)少年們駕船技術的高超,又體現了他們輕松歡快的心情及對看社戲的急切心理。
【技法點睛】
一、選準動詞,展現動態(tài)過程。
人物描寫方法中動作描寫很常見,一連串的動作能詳細地介紹人物活動的過程,但描寫動作時一定要選詞恰當。如朱自清的《背影》,寫身體肥胖的父親幫我買橘子,用了一系列的動詞,如“蹣跚”“爬”“攀”“縮”“微傾”,突出了父親腿腳不靈便,作者通過這動態(tài)的過程,為我們呈現出一個只想盡力為兒子做點事的父親的形象。
由此可見,運用動作描寫,關鍵是選用準確的詞語,使之細膩而又連貫,給人一個具體的動態(tài)過程,從而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去豐富人物形象。
二、抓住特征,用符合人物年齡、身份的動作表現人物性格。
在人物的動作描寫中,往往可以透露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魏巍的《我的老師》,“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中,蔡老師作為老師,學生犯了錯,要懲罰一下,但她又不忍心真的教訓“我”,因此,“敲”字表明蔡老師性格的溫和,她是真心愛護學生的。
【練筆作文】
記憶中的母愛
□倪 慶
花開,蟬鳴,葉落,雪飄,又是一年。經歷過的許多事情漸漸深埋在了我的記憶長河里,唯有母親雪中送錢的那一幕,永遠恍若發(fā)生在昨天。
我在農村長大,那里貧窮落后,教學水平也較低,母親人窮志不短,她對我說:“太陽總在希望的東方升起,月亮也總會在有夢的地方朦朧?!彼u了家里僅有的幾只羊,把我送到現在的學校讀書。
今年春節(jié)開學,我忘了告訴母親學校收費的事情,直到回了學校才想起來。我只好打電話給母親,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母親說:“我把錢給你送去。”
第二天,氣溫驟降,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我想到村外崎嶇的山路,猜想母親一定來不了了??傻较挛缱粤曊n時,我透過窗戶往外看雪是不是停了,忽然看到操場上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母親?真的是母親!她竟然冒著大雪為我送錢來了!
我飛速跑到操場上,只見母親的頭上、衣服上都落滿了雪,她一臉的焦急。我跑過去,母親很驚喜,趕緊從內衣兜里掏出錢,遞給我。她囁嚅道:“怪我,你掛電話了,我才想起還沒問你的班級。”我一時語塞。母親在雪中佇立良久,就因為我沒說清楚班級!
我接過錢緊緊地攥在手里,這些紙幣還留有母親的體溫。霎時間,母愛的溫暖就從錢里溢出,順著握錢的手,向我全身蔓延,浸透到我的每一寸肌體,消融了刺骨的寒冷。熱淚在我的眼眶里打轉,但是我忍著沒有讓它流出來。我哽咽著說:“媽,你去宿舍里暖和一下吧?!?/p>
母親說:“不了,我得趕早回去了?!闭f著她用凍僵的手為我拍了一下落在衣服上的雪花,又翻了一下沒抻平的衣領。她的手觸到我的脖子,十分冰涼。她輕輕地說:“我走了,你要好好學習啊?!闭f完,轉身往回走;走了十幾步,又回過頭,向我擺擺手。母親的背影漸漸消失在風雪中。
母親雪中送錢的這一幕,在我的心靈深處越來越清晰,猶如一張老照片,折射出歲月的艱辛與大山般厚重的母愛。我還記得小時候用稚氣的聲音給母親背誦孟郊《游子吟》的情景。今天,我真的成了那個游子,就讓我再給最親愛的母親背一遍: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練筆小結
本文敘事完整,情感真摯。尤其是充分運用動作描寫,使故事情節(jié)具體,生動。母親見到“我”后掏錢、給錢、為“我”拍雪花、抻衣領、回頭擺手等準確的動詞,生動細膩地表現了母親對孩子深沉、無私的愛。而“我”飛速跑到操場、攥住錢等動作描寫,也表達了“我”對母親的理解、感激以及深深的愛。
【現場演練】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每個人吃飯的動作都不盡相同,有的人細嚼慢咽,有的人狼吞虎咽,從吃飯的動作中,甚至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請仔細觀察身邊某位同學吃飯時的動作,并寫出來與同學們分享交流。(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