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活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解讀為當代人對古人所創(chuàng)造的恢弘壯麗的歷史文明的深情的回眸和由衷的禮贊。人們或許正是希望通過收藏活動這種有形的物質(zhì)交流形式,試圖與故人建立起聯(lián)系、溝通和交流的渠道,并由此進而能夠探索、接近、體悟和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感受。
這種想法當然夠得上是一種奢望。然而這種奢望或許正是人們從事收藏和研究的原始心理動力之一。如果你也是帶著這種心情,去解讀“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宋代文豪蘇軾風雨人生的“東坡笠屐圖”,去觀賞明代收藏巨子項元汴天籟閣中的無數(shù)空前絕后的奇珍異寶,去傾聽他所杜撰的關(guān)于唐伯虎點秋香的香艷傳奇故事,說不定你也會發(fā)出若有所思的會心一笑。
同樣容易牽扯藏者心情的,還有關(guān)于陶瓷收藏的若干話題。無論是位列宋代五大名窯的定窯奇品龍鳳擺件,還是精巧玲瓏的邛窯鈴鐺文化,相信都會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和興趣。特別是關(guān)于元代青花瓷的是是非非,更是注定要成為長期議論的熱點話題。這里提供的繪有三國故事“孫策遇刺’’圖紋、并有至正年款的青花圍棋罐,肯定也會觸動你的思古之幽情,并引發(fā)你的若干聯(lián)想。
作為人類文明成果的文化藝術(shù),是沒有民族和國界的區(qū)隔的。那么,憑借一介紙質(zhì)媒體,你也可以暫離紅塵凡囂,讓神思游離今生,走出國門,遠涉南美之洲,去看看遠古撲朔迷離的博南帕克壁畫,去體悟一下作為印第安文化先導的瑪雅文化的歷史遺跡,去面對那些古代武士魁偉的身軀和冷酷的神情,那折斷的戈矛和響徹云霄的號角,那扭動的垂死掙扎的軀體,還有那由指央滴落如珠的殷紅的鮮血……這一切共同構(gòu)成了瑪雅文化史詩的鏗鏘作響的鐵血篇章。而人類遠古文明的歷史就這樣冷峻、嚴酷、真實地向你走來……
當然,如果你想遠離血腥,逃離歷史,那么,詭異多姿的云南紙馬,一定會以邊陲民族的樸素、稚拙、充滿幻想的原始風格和童真情趣,獲得你的青睞,令你放松和感動,讓你沉靜下來,融入到另一種遐思無限、輕松浪漫的溫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