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和土豪交朋友,人人心中都藏著個愛顯擺的土豪。土豪心態(tài)被商家利用得淋漓盡致。
金融企業(yè)也是深諳土豪心態(tài)的。
過去金融是不重視小白用戶(互聯網使用者)的,舉例來說,銀行搞優(yōu)先理財、貴賓理財、財富管理、私人銀行,區(qū)別無非是根據土豪的程度,來劃分客戶級別。金額越高收益越高,沒錢進銀行只能乖乖排隊,土豪卻是一路暢通無阻。
土豪可能很土,但是心態(tài)可不土,且一直在改變,很大原因就是互聯網。因為即便開著豪車,也無法在互聯網上彰顯土豪氣質?;ヂ摼W上曬土豪,不能靠傳統(tǒng)方式,得是QQ是否買了會員,微信上是否有專屬表情,微群是否能容納100人以上,是否會花錢玩網絡游戲等。
互聯網思維下,土豪與小白和諧共生,那互聯網金融下呢?
建議金融企業(yè)未來在考核KPI時,不應僅是投資金額或業(yè)績,還得加上開戶數。以余額寶為例,若加上貼息成本,基金公司未必賺錢,但加上大數據呢,余額寶的客戶,哪些住豪宅,哪些每年在上邊花了10萬元,哪些經常會購買非必需消費品。雖然在這些方面余額寶是免費的,但在免費市場中,容納最多用戶,再從中吸引更多土豪用戶的青睞,直至推出專屬于土豪的理財產品。
那些對金融知之甚少的小白用戶,他們不知道利差,不知道貨幣基金,卻奠定了互聯網金融的成功?,F在的互聯網行業(yè)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行業(yè),如果不能抓住“小白”用戶,就很難取得市場的快速成功。
但獲取最多的利潤,依舊得靠土豪。土豪依舊是最好的客戶,但需要改變。在互聯網思維下,如何去發(fā)掘土豪用戶的購買和攀比欲望,值得傳統(tǒng)行業(yè)去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