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譜的“饑餓營銷”
所謂“饑餓營銷”,按其本意是說商家刻意控制出貨量,造成商品緊俏的假象,目的是吸引更多人關注,維持商品的較高售價。這種說法本身就大有問題。商品的產能是有限的,要大批量生產,要有廠房、機器、專用生產線、技術工人等等的配備,這意味著商品只能按照固定批量的模式提供。
最近兩三年,國產手機品牌崛起,小米、華為、聯(lián)想等已經(jīng)占據(jù)相當一部分市場,并且份額有擴大之勢。不久前和朋友吃飯碰到一人,對某品牌商極力不滿,指其炒作,采取饑餓營銷方式來騙人。這位老兄脾氣頗為火爆,我稍作解釋,說饑餓營銷是一個故弄玄虛的詞語,他便以“X粉”相譏。
在國內幾大手機品牌普遍轉用網(wǎng)絡銷售的背景下,“饑餓營銷”一詞越來越多人使用了,即便是某首富地產商的兒子在微博上也是以此作譏諷。這詞望文之意,容易讓人想到農家養(yǎng)著一群雞、鵝什么的,故意不喂飽,每逢喂食,雞鵝們翹首以盼饑不擇食。
首先說商家故意控制出貨量,這純是毫無依據(jù)的憑空猜測。
比如對于手機生產商來說,他們不會按照新品上市的即時購買量來安排產能,而是要從相對較長一個時期考慮,如果預計一年能賣一億臺,那么生產線每天產出30萬臺左右才是合理的。他們不會蠢到認為上市一兩天就能賣千萬臺,便按照這個數(shù)量來布置生產線。產品本身也有定生命周期,特別是手機,可能某款式兩三年就會停產了,生產線等專用資產的投人折舊也要計算在內。
任何一個商家如果要控制成本,就必須控制產能,不計成本的商家早已經(jīng)被市場淘汰。特別對于新產品來說,生產過程很容易發(fā)現(xiàn)工藝上的新問題,需要不斷調試,不可能一開始就全面鋪開生產,查看最近幾款蘋果手機上市時一些報道便可印證:“富士康的一名官員表示,iPhone5是富士康有史以來裝配的難度最大的設備,導致生產受到制約?!薄癷Phone 5S遇到產能問題,分析認為是蘋果對質量要求太過嚴格所致。”
給人們有緊缺感覺的一般是那些新款剛上市但已有一定品牌口碑的商品。蘋果手機每每有新款推出,因為產量有限,人們幾天幾夜排隊購買的新聞時有聽聞。而那些已經(jīng)銷售一兩年的產品,是隨時可以以市價買到的。
說商家玩“饑餓營銷”目的是為了維持高售價更是自相矛盾的無稽之談。既然那么多人爭著購買,商家完全可以提高價格,一樣可以賣得出去。還有,從商家的角度來看,其目標是取得最大的總利潤,而非要維持什么高售價。如果是為了維護高售價,每款只賣百臺豈非價更高?
某款產品受市場歡迎,存在一定的覓價空間,可以把價格定為4000,也可以定為3000,那么究竟是把價格定為哪個才是“饑餓營銷”呢?競爭其實是無處不在,消費者的錢包并非那么容易予取予求的。商家對于自己的商品雖然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制定價格,也即是說有一定的覓價空間,但是不能亂來,有利可圖,虎視眈眈的競爭者會隨時出現(xiàn)。
對于新產品,商家偏向降低一點售價,保持排隊,這個倒有一定道理。首先是這里面有信息費用存在,你事前不可能知道各個價位一共能賣出多少,若價格定得高了,沒能賣出去,很可能是個致命打擊,卷土重來的成本很高。還有就是保持一個排隊,其實也是一個傳遞出“物美價廉”的信息,這便是不少餐館、商店開業(yè)期間打折銷售要來個開門紅的原因。
“饑餓營銷”一詞容易讓人聯(lián)想所謂“效率工資”。兩者頗為相似,都是無根浮萍,臆想之物,沒有參照物。效率工資是說個人在市場本來只可以賺5000月薪,但是企業(yè)支付給他6000,是個激勵機制,讓他更努力工作。因為他如果丟了這工作,在市場上只能找到5000的月薪了。效率工資的問題是不同人的工作能力是千差萬別的,同一個人去了不同企業(yè),工作內容也會不同,根本沒有劃一的市場工資可做對比。
饑餓營銷也是一般道理。你說商家有意壓低出貨量來操控價格,那么就必須能夠指出,正常的出貨量應該是多少,而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如上所分析,不同企業(yè)有不同情況,對出貨量控制很可能是生產成本控制的需要。饑餓營銷:香奈兒、小米齊受用
饑餓營銷似乎是近年來商家很喜歡使用的一種營銷方式,很多品牌都希望通過饑餓營銷這個方式來提高自身的美譽度。當然如果饑餓營銷玩得好,對一個品牌的價值提升無疑是巨大的,不過,并不是每一個品牌在這上面都玩得轉,如路易威登,在玩饑餓營銷的時候也飽受質疑。
限購大戶:奢侈品
有這樣一個畫面:當香奈兒經(jīng)典的5號香水推出了40ml的限量版時,售罄后還有許多買家留下電話,排著隊等候再次到貨的信息,而專柜工作人員則表示“近期不會有貨”。
Hermes經(jīng)典的Birkin系列包包也是“限購大戶”,櫥窗里的那個手袋只能看不能買,還標上了“展示品”讓你眼饞?!叭绻銢]有在Waiting List(等候名單)上排過隊,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奢侈品粉絲。”這是奢侈品行業(yè)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也是對上述畫面的真實描寫。HermeS、Dior、Charel、GUCCI等眾多國際頂尖奢侈品牌,都有著一串長長的waiting list,很多客人在這個名單上一等就是一年多,更有等上四五年都沒見到貨品的“廬山真面目”,即便它們明明是有存貨的前提下。
奢侈品饑餓營銷的這種方法就是為了給顧客傳達“物以稀為貴”的信息,也避免過多的人擁有同一款產品;而“限量版”因數(shù)量有限,有時會連專柜的展示款都賣掉,所以一旦有顧客預訂的包包到貨,會先放到貨架上展示一個月左右時間,再通知顧客取包,從而延長顧客的等待時間。因為越是供不應求,就越能顯現(xiàn)價值、吸引更多的潛在用戶。處于“饑餓”狀態(tài)的貨品,能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出顧客的購物欲望。
而其中愛馬仕是把饑餓營銷做到極致的品牌。愛馬仕官方一直聲稱受制于產能,定價7萬到30萬元的經(jīng)典包款Birkin和Kelly長年處于缺貨狀態(tài),長長的等候名單更刺激了人們對它的渴望。據(jù)長期關注奢侈品消費的一些業(yè)內人士介紹,訂購一款愛馬仕Birkin和Kelly包排隊等上三五年確實很常見。
不過饑餓營銷并不是每一個品牌都玩得轉。雷軍在小米手機上復制喬幫主蘋果手機的饑餓營銷手法,卻沒想到小米并不是蘋果,差點栽了個跟斗。就連同為奢侈品大牌的路易威登,在采用了饑餓營銷手法后,也收到了來自業(yè)內的質疑。
饑餓營銷從本質上講就是營造種供求不平衡的關系,讓消費者意識到商品的稀缺性從而增加產品附加值。畢竟,品牌這東西消費者很大程度上買的是一種心理滿足感。可如果你以為任何一個產品用饑餓都能引來生意,那就大錯特錯,也許你引來的是消費者無情的拋棄。
饑餓營銷Tips
1.雖然饑餓營銷不是奢侈品的專利,但是如果你的產品不具有太強的吸引力,請慎用。還是回到小米,最開始雷軍這個方法是奏效的,因為當時(2011年)的智能手機領域競爭并不激烈,小米以其超高的性價比,對消費者是很具有吸引力的。時至今日,連雷軍自己都說,絕不再搞饑餓營銷。想來也是,消費者等不及小米大有更多其他的選擇。
2.既然是饑餓營銷,請一直幫消費者把“稀缺”這個概念延續(xù)下去,給消費者找個稀缺理由。你可以說鱷魚皮很難得,你也可以說每個都是手工制作,人力有限。當然你也可以像小米那樣說,生產方出現(xiàn)大水,沒法量產??傊垶橄∪闭覀€理由。另外,即使大家心知肚明你是有意為之的饑餓營銷,但也請不要挑明。因為一旦挑明,那些有意隱瞞的購買者,會是意見最大的那群人。
3.饑餓營銷,偶爾玩玩可以,但如果一直搞,挺毀生意的。當然這不是寫給愛馬仕一類看的,是寫給那些妄圖用饑餓營銷吸引人眼球的品牌。因為一旦讓消費者餓了,他們沒事兒干就會意淫這產品有多好。要知道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另外,消費者心理很微妙,玩兒個一兩次就覺得沒勁了。所以偶爾來一次,挑逗下消費者神經(jīng)足矣。
說到底饑餓營銷只是營銷戰(zhàn)略的一部分,如果想要做好品牌,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磨。對了,千萬別拿那些牛逼哄哄品牌的饑餓營銷說事兒,因為,大部分的你們可不是他啊。(財經(jīng)綜合報道)
鏈接:各行業(yè)都在饑餓營銷
饑餓營銷在很多行業(yè)中都被廣泛地應用了,想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蘋果和小米手機的饑餓營銷。蘋果和小米的手機只要上市,一直都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但是,這也不能阻擋果粉和米粉們的熱情,不管如何,都要以搶購到為榮,這是饑餓營銷兩個很成功的例子。
1.愛馬仕的饑餓營銷
在奢侈品行業(yè),有一句經(jīng)典名言:如果你沒有在Waitng List(等候名單)上排過隊,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奢侈品粉絲。
愛馬仕鉑金包,就算你有錢,你也不一定買得到!為什么?一個鉑金包,從訂制到生產再到客戶手上,起碼要2年的時間。
而且,愛馬仕對數(shù)量的控制非常嚴格,每年只能產出一定的數(shù)量。它的鉑金包是全手工定制,對每一塊皮的使用都非??季浚蝗菰S一絲一毫的瑕疵。
很多富人都覺得,擁有一個愛馬仕鉑金包是身份的象征,因為只有少數(shù)的一個富人群體才能夠擁有那個包包。所以,就算花時間等待,花高價購買,只要能得到,他們也甘之如飴。
2.蘋果的饑餓營銷
蘋果產品的饑餓營銷是做得比較早的,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管國內外,蘋果的品牌認知度已經(jīng)深入人心。只要它有新品上線,都會聚集一批果粉排隊等搶購。蘋果的饑餓營銷在中國內地做得特別明顯,蘋果公司出新品后,中國內地一直被安排在全球后幾批地區(qū)和市場上市。在內地群眾還沒能買到在焦急地等待蘋果產品的時候,新聞上鋪天蓋地都是關于各地搶購蘋果產品的新聞。這些消息更大大激起了群眾的購買欲望和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產品在大陸市場的銷售價格也遠高于其他市場,但是群眾們依舊趨之若騖。以iPone4S為例,iPone 4S 2011年10月14日在美國開售,無鎖版32G售價是749美元(約合人民幣4774元),而當時中國大陸市場雖然三個月后才發(fā)售這款產品,售價卻高達5888元。
3小米的饑餓營銷
小米手機的推出一直走的是饑餓營銷的戰(zhàn)略。以較高的配置、極低的幾乎接近成本的價格發(fā)售,但是發(fā)售的量不大,而且每次開售前都必須提前預約。
這么高的性價比迎合了很多人貪便宜的心態(tài),所以,小米的手機基本都是一開售就馬上被搶光,搶不到的人就只有乖乖等待下一輪的開售。不得不說,小米的饑餓營銷做得非常成功。2013年小米手機銷量是1870萬臺,僅當年12月份的銷量就有32215萬臺。一年售出1870萬臺,那就是說每周平均都售出不低于35萬臺。這是多么龐大的一個數(shù)字。有足夠的資本讓國內其他的手機廠商羨慕嫉妒恨!
4.華為榮耀3C的饑餓營銷
2013年12月25日,華為榮耀3C網(wǎng)上開售,不到一分鐘,華為榮耀的微博就宣布第一輪發(fā)售的3C售罄,想買的人只能等待下輪12月31日的再次發(fā)售。
當時,在網(wǎng)絡上引起一片罵聲。網(wǎng)友說:“怎么回事?不是信誓旦旦說不搞饑餓營銷嗎?為什么要欺騙消費者?怎么不要臉地學起了小米?”還有的網(wǎng)友說:“請不要吊消費者的胃口,不作死就不會死?!?/p>
雖然這樣,但是消費者購買的欲望更強烈地被激發(fā)了,到了第二輪12月31日的開售,12萬臺榮耀3C再次在一分鐘內售完,其受歡迎程度讓人咋舌。華為也是繼小米之后將饑餓營銷運用得很好的一個國產品牌。
5.傳說中最大的饑餓營銷音B門
將近年關時,漂泊在外的大家伙兒們都歸心似箭,期待趕緊坐上回家的列車。但是無奈啊,用12306搶票的時候怎么都搶不到!拼了命搶也還是很多人搶不到!
于是,一個神結論就出來了:中國鐵道部就是將饑餓營銷策略用到極致的有關部門!
小米:“餓”到最后別成笑話
8月15日,小米電視開啟首輪搶購,首批3000臺只用了1分58秒的時間就被一搶而空。智能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看似受到了狂熱追捧,然而,“技術派”網(wǎng)友直指小米涉嫌制造虛假搶購,讓一路伴隨饑餓營銷“罵名”的小米再次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只讓消費者“看著美卻得不到”的饑餓營銷,恐成為IT界的笑話終遭用戶拋棄。
饑餓營銷——按鈕被疑虛假,“熱情”會不會虛假?
伴隨小米電視搶購,輿論漩渦、業(yè)界罵戰(zhàn)、“米粉”搶不到產品又愛又恨的情緒化吐槽……這些在小米手機發(fā)售時出現(xiàn)的場景,再次重現(xiàn)。一路以來,這些都被看做小米保持公眾高關注度、甚至引領業(yè)內話題的“法寶”。在搶購失敗后,技術派網(wǎng)友“TNITF”發(fā)微博稱,搶購頁面上的“搶購”按鈕形同虛設,因為按鈕并沒有經(jīng)過Dost請求,而直接生成了“售罄”的頁面,“所謂的按鈕只不過是把搶購熱情高漲的提示框顯示出來罷了”
針對上述質疑,小米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關于網(wǎng)友對“搶購欺詐”問題存在誤解,由于搶購人數(shù)眾多,為了減輕服務器壓力,保持購買過程順暢,小米會對搶購流量進行分流,但不存在“欺詐”和“作弊”。
叉寸于被一貫指責“饑餓營銷”,小米方面則保持了慣用的說辭:產能不足、“供不應求”,“賣電子產品和賣海鮮一樣,沒有人敢捂著不賣,因為行情變化太快,有貨不出要冒著極大風險,而這種風險在整個消費電子行業(yè)中都沒有人敢去承擔?!睂嶋H上,3000臺小米電視對于龐大的市場而言,近乎九牛一毛,搶購成功是小概念事件。只要這個產品不是太差,快速售罄也是意料之中的。
無論此前的小米手機,還是現(xiàn)在的小米電視,價格一直是打動消費者、燃起購買沖動的主要因素。從誕生那一刻起,小米走的就是“發(fā)燒+平民”的品牌路線,一時滿足了無數(shù)“囊中羞澀”的年輕人追趕科技和時尚潮流的樸素愿望,小米也得以與“年輕”“時尚”“叛逆”等概念相關聯(lián)。再配上“擠牙膏”式的供貨,“米粉”總在排隊,饑餓營銷得以“屢試不爽”。通常,一些電子消費產品在上市伊始,價格往往虛高,然后一路跳水,而小米模仿蘋果,在換代前基本保持上市價格進行銷售。這等于告訴消費者:過段時間再人手也沒有便宜占,第一時間嘗鮮算是花同樣的錢提前享受了。
小米缺貨因為“沒米”?
小米電視真的便宜嗎?記者在一些電商網(wǎng)站看到,日韓品牌和國內電視品牌的同類尺寸電視,如不考慮智能模塊和系統(tǒng)因素,47英寸的液晶電視賣2999元并沒有到“石破天驚”的地步,一線品牌中價格相近的同檔產品比比皆是。
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的粉絲、廣州市民王先生說,花兩三百元買個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盒子,傳統(tǒng)電視能達到與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同等的視聽效果。最關鍵的是,一旦電視內置了智能系統(tǒng),硬件升級的空間微乎其微,而外置的電視盒子則靈活多了,而且升級換代成本相對較低。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電子產品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兩三個月前還號稱“頂配”的產品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是“大路貨”了,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相關元器件價格的一路跳水。
記者從國內一些電視制造商處了解到,根據(jù)拆分計算,小米電視的硬件成本估計在兩千多元,已接近其銷售價格,按現(xiàn)在的元器件價格水平,每賣出一臺小米電視,小米公司獲利微薄。
一位從業(yè)十多年的IT制造業(yè)資深經(jīng)理分析,小米電視“產能不足”可能只是“托詞”。電視和手機制造,在國內都早已有成熟的產業(yè)鏈和生產線。產能不足的實際是小米找不到足夠數(shù)量、足夠低價的液晶面板和元器件而已。要想獲利,小米必須等到液晶面板和元器件價格降到更低才會大規(guī)模量產,這和此前的小米手機如出轍。如果電視的零部件成本有明顯的降低,那么其他品牌的產品也自然會降價,所以從小米的“期貨模式”中,消費者很難占到真正的便宜。
一路缺貨——“玩”不好就是一個笑話
有網(wǎng)民說:小米電視等新產品,如果保持現(xiàn)貨,那么有可能成為改寫行業(yè)歷史的一段神話;如果總這么缺貨下去,只會讓科技界多一則笑話。
近年來,國內一些IT廠商、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也不斷嘗試“饑餓營銷”做法。樂視在此前推出樂視盒子、樂視電視等產品時,也屢次造成產品短期內供不應求的局面;7月中旬,360隨身WiFi第二批出貨10萬臺,5分鐘內售馨,一些預訂用戶紛紛發(fā)帖留言表示不滿,360周董事長隨后發(fā)微博向用戶致歉,但強調“并無做饑餓營銷之意”。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目前國內一些廠商把饑餓營銷看成吸引眼球、娛樂大眾的手段,只不過是希望在消費者心里建立一個期望值,讓更多人關注和評價?!梆囸I營銷沒有錯,但是變成娛樂大眾,叉寸品牌或許就會帶來負面效應。”市場營消機構古坦科技創(chuàng)始人石安向記者表示,饑餓營銷在消費者中營造出品牌或產品高價值的現(xiàn)象,這在營銷方式上無可厚非,但這需要建立在強大而且高美譽度的品牌基礎上,運用過度反而會對品牌造成傷害。
針對廠商們熱衷的饑餓營銷,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一方面可以通過法律法規(guī)或消協(xié)等第三方機構對廠商的承諾明示加以規(guī)定,另一方面消費者自身也要加強權益保護意識和判斷能力,比如留存廠商承諾約定等。
業(yè)內人士分析,包括小米在內的注重用戶體驗需求的國內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能夠不斷成長,擠破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價格的虛高泡沫,讓國產科技品牌能在世界電子消費品“列強”中占得一席之地,本來也是消費者樂于見到的。但必須提醒,小米等國內科技企業(yè)必須正視自己對產業(yè)鏈的掌控能力和商業(yè)盈利模式,讓用戶真正享受到實惠,而不是一再給用戶“畫餅充饑”。(新華網(wǎng))
手機饑餓營銷的死胡同
在科技界,能夠引起轟動的一般有這樣兩類公司。一類是體量大、行業(yè)地位高,做件事,發(fā)一個產品就能引起轟動,比如蘋果,比如BAT;一類是規(guī)模相對較小,但很有話題性,說一句話就能引發(fā)網(wǎng)友混戰(zhàn),比如魅族,比如錘子。從這方面來看,錘子手機在天貓上的銷量被曝作假,把兩種公司都包括了進來,若不是蘋果發(fā)布會,這件事說不定會搶了汪峰的頭條。
事情是這樣,近日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錘子手機在天貓旗艦店上的銷量是按照3倍的數(shù)量增長,有程序猿貼出網(wǎng)頁代碼進行了證實。阿里隨后承認,井解釋說10月8日前端數(shù)據(jù)被清零,所以程序猿為了補救,把新預約數(shù)做了“乘以三”的處理。昨天,阿里對造假事件做出處罰,天貓總裁喬峰被記過,兩名負責人被辭退。羅永浩也在微博表示:“預定數(shù)據(jù)造假的事,跟我們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我們在這件事中扮演的唯一角色,就是躺槍?!?/p>
到底是誤操作還是內合隱情基本無從考證,程序猿是不是當了臨時工的角色也無法確認,不過可以看出,數(shù)量作假逐漸成為智能手機行業(yè)的“地雷”,智能手機行業(yè)也在呈現(xiàn)著三個趨勢:
饑餓營銷、粉絲經(jīng)濟走上了死胡同。很明顯的是,用戶對企業(yè)宣傳的數(shù)字逐漸懷疑甚至反感起來,從小米身上就可以看出來。作為粉絲經(jīng)濟做得最早的中國企業(yè)之一,小米這一段時間受到的爭議越來越多。近日,網(wǎng)上的一篇文章《一個小米黃牛發(fā)家自述:三年賺千萬》更是引發(fā)網(wǎng)友對小米閃購模式的不滿以及對其銷量的懷疑,小米也逐漸放開供應。
錘子手機的粉絲效應也走得很艱難,羅永浩不遺余力地在微博上宣傳用戶體驗,可實際上錘子手機的市場影響力與老羅起初做手機時的預期相距甚遠,錘子手機Smartisan T1 4G版從凌晨正式開賣到現(xiàn)在,銷量僅為2979臺,評價是0。大部分用戶對“情懷”并不買賬,用戶談論的往往是這款手機值不值3500塊,“理性”大于“情懷”。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用戶對智能手機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對粉絲經(jīng)濟、饑餓營銷也會越來越理性,除非產品過硬,用戶瘋狂搶購一款產品的現(xiàn)象將越來越難出現(xiàn)。
智能手機紅利逐漸消失。錘子手機銷售量比較冷清的背后,透露著一個信息,做手機的門檻雖然越來越低,但做出成績卻越來越難,而整個手機市場紅利也在逐漸消退。
據(jù)調研機構GfK預測,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零售量將達3.93億部,同比增長僅為12%,而2013年這一數(shù)字是82%。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經(jīng)幾近飽和,智能手機正在從增量時代步人存量替換時代。這就意味著,消費者更加追求的是性價比和用戶體驗。中低端手機方面,性價比基本被做到了極致,中高端手機又被蘋果牢牢把控,各大廠商在各個價格區(qū)間基本都有了布局,廠商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接下來的手機市場將是優(yōu)勝劣汰,大浪淘沙。
智能手機行業(yè)創(chuàng)新乏力。老羅在做手機的時候樂觀的認為,他會成為下一個喬布斯,錘子手機將會顛覆市場,但目前來看,錘子手機更多的是優(yōu)化而不是創(chuàng)新。拓展到整個行業(yè)里,大多數(shù)手機同樣只是在機械地更新配置,提高性價比,優(yōu)化界面。廠商嘴里喊的顛覆,總的來說噱頭大于實質,創(chuàng)新越來越乏力是個不爭的事實。這個趨勢將會延續(xù)到下一款劃時代的產品出現(xiàn)。
點評:
智能手機紅利逐漸消失,創(chuàng)新乏力,用戶越來越挑剔,這個大背景下,市場正在靜候下一款劃時代的產品,小鯨認為,這款手機不應當是企業(yè)大肆宣傳出來的,而是消費者透過市場決定的。
鏈接:
錘子手機預約數(shù)據(jù)造假事件
天貓銷售錘子手機預訂數(shù)據(jù)被人為乘以3的事件,近日持續(xù)發(fā)酵。天貓承認造假,并向錘子致歉,錘子科技創(chuàng)始人羅永浩打破沉默,發(fā)微博稱自己和造假無關,屬于“躺槍”。而手機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手機預約數(shù)據(jù)造假已是行業(yè)饑餓營銷慣例。
天貓預定數(shù)據(jù)造假
造假事件首先被網(wǎng)友踢爆。10月11日下午,微博名為“左岸的小熊”發(fā)布了一條微博問“為什么錘子手機天貓預訂數(shù)總是3的倍數(shù)”,同時貼出了預訂頁面和頁面代碼的截圖,截圖上顯示“在填充當前數(shù)據(jù)狀態(tài)欄下”的一連串代碼后出現(xiàn)了“*3”,微博同時@了羅永浩。
這條微博隨即被大量轉發(fā),到第二日,阿里巴巴對事件做出了解釋。面對嚴重的造假質疑,阿里巴巴給出了一份輕松的聲明,稱“10月8日的一個前端數(shù)據(jù)展示意外,讓我們感覺愧對‘情懷’?!?/p>
從10月1日起,天貓電器城開通錘子手機購買預約服務。點擊“立即預約”后,在侶日正式開售前意向消費者可以得到手機短信提醒。到10月7日,預約用戶數(shù)達62682人。
阿里稱10月8日,系統(tǒng)調用一個數(shù)據(jù)端口時,意外將前端該頁面動態(tài)數(shù)據(jù)顯示給“清零”:“難道前臺要顯示‘預約0人’嗎?這不科學!”阿里稱:“著急的攻城獅們加緊修復故障數(shù)據(jù)接口。為了盡可能讓預約數(shù)據(jù)還原真實,一位自告奮勇的前端程序猿做了一個極其不科學的決定——將10月8日起的新預約數(shù),做了“乘以三”的處理,以便后期預約數(shù)能快速接近真實數(shù)據(jù)……然后的然后……在熱心的網(wǎng)友指出問題后,我們立即組織人員查明真相,修復故障數(shù)據(jù)接口,系統(tǒng)預約數(shù)據(jù)現(xiàn)已恢復正常?!?/p>
聲明并未解除疑問挽回信譽,各種質疑紛至沓來:前端數(shù)據(jù)“清零”,后端沒有數(shù)據(jù)備份?阿里一再提出的數(shù)據(jù)安全何在?工程師對于數(shù)據(jù)處理的操作流程到底如何,可以隨便改數(shù)據(jù)?除去技術層面,還有大量評論質疑錘子科技以及羅永浩到底是否知情?天貓和錘子是否合謀?
眼看輿論緊追,阿里巴巴集團CMO,主管公共事務的王帥干10月18日發(fā)布了集團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王帥稱:預約數(shù)據(jù)是經(jīng)過人工改動的。用夸大預約數(shù)來形成饑餓營銷效果,我們反叉寸這種以為聰明實質錯誤的做法。公司決定,警告包括天貓總裁在內的管理層四人,降級一人,開除兩名操作者。面對原則,無人可以“無辜”,無人可以“免責”。向無辜的程序員致歉。
王帥和阿里的表態(tài)將網(wǎng)絡預售一貫的“饑餓營銷”數(shù)據(jù)造假搬上臺面,實際上承認了業(yè)務部門主觀造假。延續(xù)以往針對造假的處理態(tài)度,包括運營甚至公關在內的各級人員被處理。羅永浩回應稱“躺著中槍”
事件中一直沉默的錘子科技也最終發(fā)聲。羅永浩10月19日在微博稱:“看了各大新聞網(wǎng)站的報道和讀者評論,發(fā)現(xiàn)半數(shù)以上的人都以為是我們主導,或至少是參與了數(shù)據(jù)造假。我只想對那些支持我們的人說一句:預定數(shù)據(jù)造假的事,跟我們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我們在這件事中扮演的唯一角色,就是躺槍。”
羅永浩發(fā)聲撇清關系讓天貓數(shù)據(jù)造假成為了一廂情愿,對此,一國內手機銷售高層人士告訴記者,從小米手機開始,國內各手機廠商紛紛采用“饑餓營銷”手段,而預售預約出貨等數(shù)據(jù)夸大造假也幾乎成為行業(yè)潛規(guī)則。由于手機廠商目前大多使用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接受手機預定,他稱,預定預售模式對于廠商和電商備貨以及物流有指導意義,尤其在“雙十一”等大促之前,通常會采用收藏、加人購物車甚至預訂等方式來一步步鎖定購買。但他指出,目前一些新手機品牌產能跟不上,預售成為純粹的饑餓營銷。“(造假)大家都好,電商顯示流量能力,廠商可以造勢大賣。最后賣多少不重要,要是真賣那么多,老羅更慘,產能不夠嘛?!?/p>
錘子手機10月18日正式在天貓電器城開售,記者查看購買頁面截至10月21日上午,三日多內手機完成交易近4000臺,遠低于其造假的預售數(shù)量。
天貓數(shù)據(jù)造假到底是不是個案?就在錘子事件發(fā)酵時,知乎上一篇舊聞再次引發(fā)關注。署名黃江舟的人士稱7月在阿里實習,做前端工程師時就曾經(jīng)參與造假,偽造了一個抽獎游戲預熱頁面的點贊數(shù)據(jù)。他曾提出異議,但被勸阻:“更加氣人的是,點贊功能是假的,但是用戶去點贊的時候,居然會跳轉到客戶端下載界面?!?/p>
阿里巴巴的交易數(shù)據(jù)造假從來不是新聞,歷史上最嚴重的造假事件發(fā)生于2011年,阿里巴巴國際B2B平臺供應商聯(lián)合電商平臺發(fā)布欺詐信息騙取貨款,電商平臺百余人牽涉其中。最終查實2009年、2010年兩年間分別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國供應商”客戶涉賺欺詐。阿里巴巴的首席執(zhí)行官衛(wèi)哲及首席運營官李旭暉因此次“B2B欺詐門”引咎辭職。
極端事件之外,最常見也最引發(fā)關注的造假一直是店家交易造假,即所謂刷單。多位店家也曾向記者表示,電商平臺對于刷單的態(tài)度時緊時松,在“雙十一”等沖業(yè)績的關頭,對于刷單就會放松。
“B2B欺詐門”之后,淘寶天貓的日常運維,打擊虛假貿易尤其是串通、默許的虛假交易,一直是阿里巴巴一再加碼的領域,也顯示出合規(guī)管理的巨大挑戰(zhàn)。錘子事件出現(xiàn)和阿里一切圍繞運營的模式有關。黃江舟就指出,產品經(jīng)理的活大多也是運營兼職,不會關注產品是不是合理,而是更加關注運營效果是否達到。(財新網(wǎng))
饑餓營銷會是把雙刃劍:品牌號召力是關鍵
從小米手機誕生之日起,它就注定了要成為中國手機市場上那個“不一樣”的因子。2011年7月12日小米創(chuàng)始團隊亮相,同時宣布進軍手機市場,而僅僅
個月之后,小米手機Mi-One就公開發(fā)布,在其后的幾個月里,小米左右逢源,迅速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手機市場上最閃亮的明星。產品穩(wěn)定上市、渠道策略明確以及不斷增長的用戶似乎意味著小米手機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三級跳,現(xiàn)在正在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奮進。
在產品方面,小米手機以高性價比的明確定位成為市場上硬件配置最具競爭力的“品牌手機”,15GHz雙核處理器著實讓人印象深刻,而其背后的供應商團隊也為其產品品質提供了保障。資料顯示,夏普、三星、東芝、高通、LG等廠商是小米100多家供應商中的主體部分,他們?yōu)樾∶资謾C“長大”提供了“糧食”。在價格上,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雷軍表示,此前在為小米定價時,他曾想瘋一把,把手機的價格定在1499元甚至最好是999元??墒亲詈笞屑毢怂懔顺杀局?,他還是無奈將價格放在了1999元,但即便如此,這已經(jīng)是市場上性價比較高的智能機了。
在銷售渠道上,小米堅持選用電子渠道作為其唯一的銷售渠道,而當前隨著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定制機的相繼問世,小米也真正實現(xiàn)了流通渠道的多元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單純依靠網(wǎng)絡銷售的模式的確為小米省下了不菲的渠道營銷費用,而這種多頻次“饑餓營銷”的模式又放大了其渠道的相對優(yōu)勢。從小米手機2011年9月5日開始首批預訂到2012年1月11日第三輪開放購買,小米手機的線上銷量堪稱“業(yè)界奇跡”:首輪開放購買三小時售出10萬部,第二輪開放購買3.5小時售出10萬部,第三輪開放購買9小時售出30萬部。
小米的線上銷量就像是在“放衛(wèi)星”一樣刺激著所有米粉、媒體、傳統(tǒng)手機制造商和運營商的神經(jīng),與手機產品銷量快速增長相伴隨的是,米粉數(shù)量的快速激增。智能時代顛覆了此前手機行業(yè)依靠成本差贏得用戶的發(fā)展邏輯,真正能夠根據(jù)消費者需求研制的產品才能被市場認可。小米手機的成功說明了這一點,而作為一個想要參加長跑的運動員來說,小米的競賽或許才剛剛開始。
營銷專家黃先仁表示,饑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jié)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表面上,饑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后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象,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饑餓營銷運行的始末始終貫穿著“品牌”這個因素。首先其運作必須依靠產品強勢的品牌號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這個因素,饑餓營銷會是一把雙刃劍。
饑餓營銷如何運用
黃先仁認為,劍用好了,可以使得原來就強勢的品牌產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將會對其品牌造成傷害,從而降低其附加值。但是,在這里人們還必須明白,饑餓營銷的最終作用不僅僅是為了調高價格,更是為了叉寸品牌產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饑餓營銷到底如何運用?黃老師認為,有如下幾點:
1.心理共鳴
產品再好,也需要有消費者的認可與接受,擁有足夠市場潛力,饑餓營銷才會擁有施展的空間,否則一切徒勞無功,甚至還會患上一身病。不斷探究人的欲望,以求產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個性,組織品牌形象,自我表現(xiàn),情感關系的打造要符合區(qū)域市場的心理,與消費者達成心理上的共鳴,這是“饑餓營銷”運作根本中的根本。
2.量力而行
一些汽車廠商而言,需根據(jù)自身的產品特性,人才資源,銷售渠道,行銷能力等量力而行,任何盲目的、自我膨脹的經(jīng)營行為注定要以失敗而告終。一味地高吊消費者的胃口,注定要消耗一些人的耐性,一旦突破其心理底線,獵物勢必落人競爭對手的口中,這是大家所不想見到的。把握好尺度,是汽車廠商始終需考慮并關注的,同時由于市場存在一定程度地“測不準”現(xiàn)象,這一環(huán)節(jié)還應視為重中之重。
3.宣傳造勢
消費者的欲望不一,程度不同,僅憑以上兩個規(guī)則,還有些勢單力薄。欲望激發(fā)與引導是饑餓營銷的一條主線,因此,宣傳造勢雖然已成為各行各業(yè)的家常便飯,但卻必不可少。新品上市,前期的軟硬兼施,電視廣告的普遍撒網(wǎng):電臺、報紙、雜志、電梯等媒體的重點培育:明星代言的眼球吸引;車展的春光外泄:專業(yè)測評的權威指導:銷售渠道的口徑統(tǒng)一等等眾多策略與手段,各有千秋。各廠商需要根據(jù)自身特點,盡量做到選擇有度,行銷有法,推介有序。
4.審時度勢
在非單一性實驗條件下,消費者的部分欲望受到競爭對手市場活動的影響,欲望組合比例發(fā)生新的變化,購買行為關鍵性因素發(fā)生不規(guī)則的變動,感情轉移,沖動購買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密切監(jiān)控各汽車廠商的市場策略的動向,提高快速反應的機動性,也絕不可小視??上承┢噺S家的一些方案的制訂未免顯得有些過于簡單化,值得商榷。饑餓營銷成功與否的要素
需要指出的是,“饑餓營銷”成功與否,與市場競爭度、消費者成熟度和產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在市場競爭不充分、消費者心態(tài)不夠成熟、產品綜合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較強的情況下,“饑餓營銷”才能較好地發(fā)揮作用,否則,廠家就只能是一廂情愿。下面,黃老師與您分享兩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微軟Windos7初上市——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開始全球公開發(fā)售,在感受到微軟WindOWS7近平鋪天蓋地的宣傳營銷之后,希望在第一時間買到Windows7的中國消費者卻失望了。目前(2009年10月27日)Windows7在北京全面缺貨,對此,微軟方面回應稱,目前正在加大供貨力度。相對于Windows7上市之前長達5個月的宣傳攻勢,正式上市之后卻難覓蹤跡的現(xiàn)象讓消費者很難理解。有業(yè)內人士猜測,微軟此舉有“饑餓營銷”之意。
第二個案例:茅臺價格越限越漲——2010年“漲”字一直保持著高出鏡率刺激著消費者們的心,尤其是白酒行業(yè),即將迎來消費旺季,各大白酒企業(yè)再次拉開了“提價戰(zhàn)”的序幕。貴州茅臺在此次白酒“提價戰(zhàn)”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然而人們愁的不是高價格,而是如此大幅漲價的同時,茅臺連買都買不到。不少經(jīng)銷商反映,“從國慶節(jié)過后根本拿不到貨”,同時,由于供需關系的影響,茅臺也在預期中漲價,“囤茅臺”也成了不少經(jīng)銷商的共識。茅臺漲價之前,普通53度茅臺出廠價為499元,一級批發(fā)價在970元左右,終端價北京地區(qū)達到1500元,而廣東地區(qū)則達到1500元以上。市場調查發(fā)現(xiàn),北京市場茅臺煙酒店零售價在1400多元,超市甚至1500元以上,而且沒有貨。而華南地區(qū)價格更高。但各地都面臨一個共同點:有錢買不到貨。
2010年12月15日,貴州茅臺發(fā)布公告,將從2011年1月1日起上調產品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20%左右。其后,在廣受輿論質疑的情況下,茅臺掌門袁仁國又拋出了“漲價兼顧論”,并聲稱廠方將實行嚴格的“限價令”,也就是那個“不得超過959元”的規(guī)定。
盡管茅臺的“限價令”與漲價同步出臺,但顯然不會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因為就在53度飛天茅臺出廠價為499元時,其一級批發(fā)價已經(jīng)高達970元左右,終端價北京地區(qū)達到1500元,而廣東地區(qū)則達到1500元以上。這樣的話,959元怎么限得???漲價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和值得深思之處呢?茅臺產能釋放速度落后于消費市場增長速度,造成市場上供需關系緊張,這是根本原因。
黃先仁認為,茅臺利用消費群體追求品牌和品位的消費心理,配合“饑餓營銷”,一次次高明地變相推動漲價。漲價固然與茅臺欲打造高端品牌的定位以及供求關系有關,但經(jīng)過業(yè)內人士分析,此次漲價脫不開人為因素。尤其在茅臺供不應求的同時,五糧液也加入“脫銷”行列。在茅臺提價前,茅臺集團下屬茅臺銷售公司手里還有大量存貨。
2010年12月23日,平安證券發(fā)布的研究報告稱:茅臺“銷售公司存酒充足,根據(jù)我們的測算,至2010三季度末,銷售公司存酒相當于27億市值(出廠價不合稅),在市場嚴重供不應求時,兌現(xiàn)很容易”。而五糧液并沒有茅臺那么暢銷,而是用“饑餓營銷”炒高價格,經(jīng)銷商也在其中得利。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曾表示,茅臺要打造成為“奢侈品”,畢竟國外XO、路易十三可以賣到上萬元,弱化產品功能屬性,主要突出社會屬性和身份標志功能,此次“饑餓營銷”也只是其中一步棋而已。饑餓營銷的4個適用性原則 周勇
對消費者來說呢,所有正牌白酒的成本與工藝流程幾乎都是一樣的,無非是“半斤糧食釀出一斤白酒”,算上所有的原材料和設備費用,充其量一瓶酒的成本也不足百元,對那些動輒賣成千上萬元的高端白酒來說,消費者喝的不過是一種“品牌效應”。高端白酒針對固定人群推出,本身產量也不大,再加上巨額的廣告宣傳,價格就這樣被推高了。可以這樣說,消費者購買一瓶中高檔白酒所支付的錢里,約有70%是廣告費。
饑餓營銷產生的背景,還是在于市場需求旺盛,而供應商又希望能夠延緩市場的衰退。于是,采取這種拉長生命周期的方式來開展營銷工作,一則可以降低營銷成本,二則可以制造供不應求的假象。在中國,將這和“饑餓”運用到極致的首先是汽車行業(yè)。比如現(xiàn)在寶馬X5、奧迪OS都在加價,以至于像陸虎攬勝、奧迪07、途銳這樣的車都要加價排隊。其次是房地產行業(yè),推盤的時候小批量推,造成緊缺的局面。
總之,饑餓營銷比較適合一些單價較高,不容易形成單個商品重復購買的行業(yè)。同時,產品或服務有一定的差異化或領先優(yōu)勢,業(yè)已形成一定范圍的品牌黏性。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無論怎么調整方法,都無法避免市場的衰退。饑餓營銷本質上是拉長了整個銷售周期。所以,還必須在衰退前,用新的產品或服務代替,這也是汽車、蘋果一代代更新的原因。黃先仁在回答采訪時指出——饑餓營銷還要注意把握尺度?。▋r值中國)
華為新機型P6在發(fā)售之前通過網(wǎng)絡預售登記的方式而大賣的事件引起人們的關注,饑餓營銷通過該事件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什么是饑餓營銷?通俗地講,就是有意激發(fā)消費者的強烈購買欲望而同時不給予滿足或者將滿足的時機拖延滯后,進而引發(fā)消費者更為強烈的購買動機,形成供不應求的搶購現(xiàn)象,從而達到穩(wěn)定商品價格、獲取較高收益、維護品牌形象等目的的營銷手段。
饑餓營銷不神秘
饑餓營銷并不是個新鮮事物,限量版服裝出售、樓盤多次小批量銷售、汽車登記預售、商鋪雇托人店大量購物等,這些耳熟能詳?shù)默F(xiàn)象其實就是饑餓營銷,因為他們在商家控制產品供應、造成供不應求的假象、制造搶購氣氛等方面都符合饑餓營銷的特點。因此,我們說饑餓營銷并不是新鮮的營銷策略,更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絕世秘籍。
饑餓營銷很流行
饑餓營銷的興起得益于蘋果在銷售Iphone 4中的成功運用。
蘋果運用的成功,使國內模仿者風起云涌,模仿失敗者不計其數(shù),但成功者卻總是那么耀眼,并且被人們拿來證明饑餓營銷的無所不能:小米手機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內售完20萬臺的紀錄創(chuàng)造了奇跡,再一次印證了饑餓營銷的威力。現(xiàn)在連網(wǎng)上小商品買賣、老字號食品店、電影票銷售等都有運用饑餓營銷的例子,更不用說房產、汽車這些本來就用此手法的商品了。一時間,饑餓營銷成了當下最為流行和有效的營銷手法,成為眾多企業(yè)采用的對象。
饑餓營銷其實挺好
1.可以強化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饑餓營銷通過實施欲擒故縱的策略,通過調控產品的供求,引發(fā)供不應求的假象。消費者都有一種好奇和逆反心理,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于是企業(yè)的策略對消費者的欲望進行了強化,而這種強化會加劇供不應求的搶購氣氛,使饑餓營銷呈現(xiàn)出更強烈的戲劇性和影響力。
2.可以放大產品及品牌的號召力:當消費者看到周圍的人整天在排隊搶購、在談論甚至組成粉絲團與競爭對手的粉絲掐架的時候,這種宣傳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首先,這是消費者自發(fā)的傳播,其次,無成本且持久進行。于是,消費者就會被周圍的人所感染,進而采取和他們一致的行動——也關注起這種商品或品牌。這種效果,正是企業(yè)夢寐以求的。
3.有利于企業(yè)獲得穩(wěn)定的收益:一般商品從上市到退市,基本都是價格越賣越低,而饑餓營銷通過調控市場供求關系將產品分批分期投放市場、保證市場適度的饑餓狀態(tài),通過客戶關系維護將購買欲望持續(xù)地轉化為產品生命周期內的購買力。這樣就使企業(yè)可以保持商品價格的穩(wěn)定,牢牢控制商品價格,維持商品較高的售價和利潤率。
4.有利于維護品牌形象:在消費者的傳統(tǒng)意識里,品牌的形象與它代表的商品的價格、銷量、廣告宣傳等密切相關。企業(yè)實施饑餓營銷策略,給消費者傳達的信息就是:這種商品不錯,不然不會缺貨,買這種商品可靠,價格不會跳水。于是,品牌形象就得到了有效的維護。
饑餓營銷的缺點
無論什么營銷策略都有優(yōu)缺點,不過在饑餓營銷熱鬧非幾的當下,卻很少有人去思考它的缺點。
1.會損害企業(yè)誠信形象:誠然,饑餓營銷運用得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品牌高價值形象,但本質上這是企業(yè)對市場供求的一種故意操控,售前造勢、售中銷控,這與現(xiàn)代營銷觀念相違背。
高手或者偶爾為之,但如果企業(yè)總是重復這種手段,消費者會逐漸醒悟,進而對企業(yè)產生厭惡,這對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不利。
2.會消耗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饑餓營銷屬于短期策略,而品牌是長期戰(zhàn)略,如果每次都讓消費者費盡千辛萬苦買到夢寐以求的產品,他們就會對品牌進行消極評價。饑餓營銷之所以能運作下去,因為消費者對品牌有認同、有忠誠,但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和忍受,這種無奈和忍受會慢慢消耗彌足珍貴的品牌忠誠度。當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的時候,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開,這時候饑餓營銷的副作用就會集中體現(xiàn)。
3.拉長了產品的銷售周期:饑餓營銷將銷售規(guī)模通過拆分分批次銷售來拉長銷售周期的做法充滿風險。一方面,會延長企業(yè)收回投資的時間:另一方面,饑餓營銷把原本屬于自己的市場機會留給別人,從而失去主動權。另外,拉長的周期也可能給予競爭對手喘息和模仿的時間,從而加快產品失去優(yōu)勢的速度。
4.實施難度高:饑餓營銷對產品、品牌、市場競爭和整合營銷等方面的要求很高,這決定了并非任何企業(yè)都適合采取這種策略。如果企業(yè)實施不當,就有可能得到事與愿違的結果。饑餓營銷的適用原則
1.優(yōu)質的產品是前提:產品在同類產品中具有獨到的優(yōu)勢而且短期內無法被模仿,這是企業(yè)實施饑餓營銷的前提條件。消費者再沖動也不會為了一個沒有實際用處或無明顯優(yōu)勢的產品去等待、去搶購。
2.強大的品牌是基礎:應用饑餓營銷成功的企業(yè)都具有很強的品牌影響力。因為知名品牌的消費者認可度和品牌忠誠度高,企業(yè)制造供不應求的搶購氣氛消費者容易接受,從而加人排隊搶購的隊伍中,陷入饑餓營銷的模式中。
3.消費者的心理因素是關鍵:目前市場中,完全理性的消費者是不存在的,消費者都或多或少受一些心理因素的影響。比如求名、求新、好奇等。求名促使消費者追逐名牌產品,哪怕預定或排隊等候也心甘情愿;求新導致消費者高度關注新產品,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和精力去獲得新產品:好奇強化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得到。
4.有效的宣傳造勢是保障:饑餓營銷想要成功,產品上市之前就要通過媒體進行宣傳,把消費者的胃口吊起來。饑餓營銷效果好不好,跟宣傳媒體的選擇、時機選擇、方式的選擇密切相關。產品上市后的排隊搶購和缺貨等實況傳播更是產生產品供不應求氣氛的關鍵,需要企業(yè)在銷售過程中配合媒體宣傳。另外,特別要注意信息傳播的度,過多,產品無秘密可言;過少,激不起媒體與消費者的興奮。消費者被吊起的胃口也要把握,太小達不到企業(yè)的目標,太大則讓消費者產生畏懼感。
以上原則缺一不可,必須在實施饑餓營銷之前通盤考慮。
饑餓營銷雖不是新事物,但在買方市場的條件下,其運作和效果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企業(yè)在考慮饑餓營銷的優(yōu)缺點和適用原則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產品及品牌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用不用、怎么用,必將使饑餓營銷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它的作用,為現(xiàn)代營銷添上新的光輝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