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種栽培就是因為西葫蘆不耐炎熱,播種期越遲子量越低的特點,提前播種西葫蘆,待西葫蘆長至3~4葉時,在壟間套種高桿作物,比如像玉米等,這樣兩種作物的共同生長時間比間作栽培少了將近1個月。
一、西葫蘆套種模式有四大優(yōu)點
1.西葫蘆與套種作物分期播種,略顯繁瑣;2.高桿作物要選用相對早熟的品種品種,且播種期延后,產(chǎn)量會受到影響;3.套種時采用每1壟西葫蘆壟間套種1行玉米的方法,行間距1.1~1.2米,播子機不能進入田間操作,只能采取人工把瓜搬出來的方法,因此增加了用工;4.兩種作物的種植密度都比間作模式下大。套種模式比間作模式總體的效益要高,但是從子用西葫蘆栽培區(qū)域看,基本上都是地廣人稀,人均耕地面積幾十畝甚至上百畝的區(qū)域,栽培管理上集約化程度不可能太高,因此套種模式效益雖然很高,但是也有缺點,就是不適宜大范圍推廣應用。
二、套種技術
1.土地的選用
園地宜選在排灌比較方便,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優(yōu)質(zhì)壤土地,并且與瓜類作物輪作3年以上的土地。
2.品種的選擇
在套種模式下,西葫蘆種植密度比較大,套種高桿作物行距較小,西葫蘆與套種的高桿作物容易發(fā)生光照和營養(yǎng)競爭,所以應該選擇早熟、生長勢中庸的品種,這樣西葫蘆的旺長期與高桿作物的旺長期才能夠合理避開,最終才能實現(xiàn)西葫蘆與套種作物雙受益的目的。
3.播種時間的安排
播種時應先播種西葫蘆,采取開窩播種后覆膜防寒的方法,播種期可比正常情況下早播種15天左右,有些地區(qū)的播種時間為4月中旬。當西葫蘆長至3~4片真葉時,在田壟間播種高桿作物,時間在五月中旬,這樣可以把西葫蘆旺長期提前,避免與高桿作物發(fā)生競爭,造成作物減產(chǎn)。如果不采取開窩播種覆膜防寒的方法,只是在正常播種期播種,套種的灌溉作物播種期還需要后延,這樣容易出現(xiàn)無霜期太短不能成熟的現(xiàn)象,所以套種成功的關鍵就是采取開窩播種覆膜防寒的方法,把西葫蘆的播種期提前。
4.套種栽培的模式
假如用子西葫蘆套種玉米,可以按1.1~1.2米的壟間距起壟,在壟上兩側開播種穴,沿壟向穴距40厘米,壟兩側行距50厘米。挖穴深15厘米左右,把穴底整平,稍作壓實后用水澆,要澆足底墑水,水澆稍微多一些,等到水滲下后將種子平放于穴底,每穴一粒,然后覆土2~4厘米,一壟播完后,覆上地膜。此方法為頂膜播種,出苗后可在膜下生長一段時間,有較好的防寒效果,所以可以提前播種。待西葫蘆長至3~4片葉時,在壟溝正中間套種1行玉米,玉米株距0.22~0.24米。按此模式西葫蘆每667平方米地種植2600~2700株,玉米每667平方米地種植2800~3000株。
5.田間管理
套種栽培與間作、單作栽培不同的是多了一個苗期防寒措施,出苗后還需打孔放風防止高溫燒苗。具體操作如下:播種后7~10天出苗后就要放風,放風管理是果關鍵環(huán)節(jié),管理不好苗子會受凍或燒苗。方子是苗子一出土就用直徑0.5厘米的棍在苗子斜上方打孔,時間應在每天15時后。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放風孔要逐漸加大,放風孔數(shù)量要逐漸增多,以防氣溫太高,放風量不夠造成燒苗,也要防止放風太猛而使苗子受凍或閃苗。直到終霜過后,才將地膜壓下用土封口,將苗子放出膜外,放苗要講究時間,應在15時以后,否則易閃苗。其他田間管理措施與間作栽培相同。
6.采瓜與收子
西葫蘆采收一般以食用嫩瓜為主,還要依據(jù)市場需求,依據(jù)植株生長狀況而定。子西葫蘆果實發(fā)育非???,所以,采收時間一般在8~10時;采收時間若在早晨,植株與果柄的連接處很脆嫩,所以不需要用工具。另外,植株除瓜條外,其他地方長有尖刺,采收時不要碰到葉柄和莖,避免扎傷手掌和裸露的胳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