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寫作始于對材料的審讀,審題準確,立意則水到渠成,審題不準或偏題,則造成立意偏頗,對新材料作文進行審題立意的素材演練非常必要。
一、閱讀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印度的克里西那穆提曾說:“聆聽是不易達成的一門藝術(shù),在我們聽的方式中總是有成見與某種既定的觀點,我們無法單純地聽,我們的思想、結(jié)論和偏見總是會造成阻截……若想真的聆聽,我們的心必須安靜,沒有任何欲求,只是放松地覺知著一切。處在這種警醒而被動的狀態(tài)里,才能聽到成見之外的東西。”
語言會造成困惑,只因我們都在追求結(jié)果。我們在不斷地征服和克服問題,而真正能聆聽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只有心中有愛或許才能聽到話中的詩意。
請以“聆聽”為題作文。
要求:①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定立意,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生成要點】
本材料可從人際關(guān)系談如何才能做到傾聽別人:①要心靜而無欲求。②有愛心而放松心境。③不要先入為主帶有某種成見,不要未聽而先有結(jié)論。也可從怎樣傾聽的角度去談傾聽的方法和所要達到的效果:④善于傾聽是人際交往的永遠的介紹信。
二、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個美國白人,生在美國南方,從小認為黑人低人一等,從不和他們有肢體接觸,可在念研究生時發(fā)生車禍,雙目失明。“我最苦惱的是弄不清對方是不是黑人!”他向心理輔導老師傾訴,當輔導員說自己就是黑人時,偏見消失了?!拔沂チ艘暳?,也失去了偏見,多么幸福的事!”
一位初學作曲的年輕人請勃拉姆斯欣賞一下他的新作,勃拉姆斯看了總譜,沉吟,然后很客氣地問:“你在哪里買到這么好的樂譜紙?”
請聯(lián)系材料,以“習慣成偏見”為題作文。
要求:①不得脫離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能抄襲;②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定立意,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審題立意生成要點】
本材料是從產(chǎn)生偏見的原因和怎樣克服偏見兩個方面談的。一、偏見是由于自己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局限性,逐漸形成的一種心理定勢,即習慣。要克服這種心理定勢,在判斷有可能失準的情況下,先寬待。二、避免偏見是最仁慈智慧的選擇,即教養(yǎng)。三、亦舒說:“一個成熟的人往往發(fā)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難處,其實,也是因為偏見越來越少?!彼摹捜莺臀⑿δ軌蚩s短人心的距離。五、正直的人喜歡以真誠待人,虛偽的人喜歡以偏見看人。六、偏見比貧窮更可怕。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國海豹突擊隊訓練營有一口大鐘,規(guī)定:有哪位隊員忍受不了疼痛、寒冷和恐懼的“地獄式”極限訓練,可以敲鐘主動放棄。雖然人人將敲鐘視為奇恥大辱,但大鐘每天晚上都會被敲響。教官從中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人不是在訓練過程中放棄的,而是在晚上休息時去敲鐘的。聯(lián)系材料的含意,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生成要點】
從材料來看,隊員已圓滿完成當天的訓練任務(wù),最艱難的時刻都挺過來了,為什么在最輕松的時候,反而決定放棄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審題:①他們沒有專心投入當天的訓練,總是在擔心明天能不能熬過去,情不自禁地陷入到對未來的恐懼之中,越想越怕,終于放棄。②只要我們關(guān)注眼前的事,堅持完成當天的任務(wù)就是成功。③要立足于現(xiàn)實,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不要提前想象未來的痛苦,要忘記未來,只關(guān)注眼前。④成功往往在再堅持一分鐘之后到來。⑤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⑥勝利屬于最堅韌之人。⑦一個“今天”比十個“明天”還寶貴。⑧當你害怕一樣東西時,這意味著,你只能要么放棄這樣東西,要么放棄你自己。
四、閱讀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動物園中,一只孔雀正在開屏,朋友問:“孔雀什么時候最美?”“當然是開屏的時候最美?!蔽艺f,“但孔雀不能每時每刻都在開屏,每時每刻都保持這種完美的姿態(tài),說不定會累死,所以,開屏不是孔雀的常態(tài),不開屏才是孔雀的常態(tài)?!迸笥颜f:“孔雀開屏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去追求完美,但不能因此而丟失一顆保持常態(tài)的心?!闭埪?lián)系材料的含意,寫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定立意,自擬標題;②不得脫離材料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生成要點】
本材料是從心態(tài)角度來展開的,可以扣住“保持常態(tài)”立意。①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②保持常態(tài)是一種大智慧。③深窺自己的內(nèi)心,而后發(fā)覺一切奇跡在你自己。④凡是咬咬牙才能下的決心都不是好決心,都不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人生最重要的是平常心。⑤人生不可能像孔雀開屏一樣永遠展示最美麗的一面,平平常常方是真。
五、閱讀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雨后,山路泥濘。壯年男子拉一輛板車,彎腰,低頭,身子前傾,赤腳踩進泥里。上坡,他脖子伸長,青筋暴起,勉力前進幾步,又被沉重的車拖回,他不打算放棄,像一匹忠實的馬,要用盡最后的力氣。板車上鋪著潮濕的稻草。一位老婦人仰天躺著,雙眼緊閉,頭發(fā)花白零亂。我們幫他把車推上坡,他沒有去醫(yī)院:“我不能讓媽在外面斷氣,我得送她回家!”我一驚:是啊,回家!家就是親情、愛情、人情……
要求:①聯(lián)系材料的內(nèi)涵,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感受,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生成要點】
本材料應該以“回家”為寫作角度,可寫作的內(nèi)容很多,學生有話可寫;但寫好很難,要寫出真情實感,克服無病呻吟的毛病。①世上最難的三件事:回家、離家、再回家。②春華秋實,家是對人一年辛勤最好的報答;家又是個符號,儲藏著人類的一切情感;時光荏苒,人生幾度春秋?回家是一個永恒的主題。③家的主題,盡在詩文中: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是戀家愛家的清新之情。范仲淹 《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薄@是念家的戀戀不舍之語。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薄@是離家萬里的惆悵之苦。
六、閱讀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做好事被誣陷,沒想到這事落自己頭上了?!弊蛉?,侯女士稱,其在菜市場買菜時,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反被老人及其家人誣陷,被迫墊付了2500元住院押金。而摔倒的老人李學文則表示,他是被侯女士拉的菜籃子車絆倒,理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請聯(lián)系材料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談?wù)剬@個問題的看法。
要求:①不脫離材料內(nèi)涵,要言之有理有據(jù)地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詩歌除外);②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自定立意。
【審題立意生成要點】
本材料主要涉及社會公德的一些反?,F(xiàn)象及反思,可依據(jù)材料內(nèi)容從兩方面立意。從侯女士角度:(1)一個社會的道德境界顯然與一個國家公民的素質(zhì)是一致的,激勵更多人戰(zhàn)勝內(nèi)心恐懼,去扶危濟困,社會各方人士群策群力,積極尋求保護這些敢逆潮流而動的救人勇士之良策,應當是社會公德的主流。(2)以德報德,表現(xiàn)在攙扶已跌倒的道德,在維護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時,我們別只做沉默的圍觀者。(3)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善良的劉士圣主動做好事,發(fā)生不幸后主動擔責,她收獲了理解和寬容。好人得好報,這應當是善良對善良的最高“犒賞”。從李學文老人的角度:要想從根本上回歸并堅持社會基本道德,讓社會能扶得起跌倒的老人,當務(wù)之急是先要克服社會對救助后果的司法恐懼;也要克服一些以司法恐懼為借口的道德缺失、愛心泯滅的情況,更好地保護和鼓勵社會上危難相助、見義勇為的舉動,呵護人的善良之心,免除行善者本不該有的憂懼。這不僅需要社會良知和同情心的喚起,更需要得到法律的保護。
七、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夠孕育靈魂和精神的力量,災難是傲骨的乳娘,禍患則是人杰的乳汁。”加拿大物理學家羅伯特在進行環(huán)球考察時,來到智利北部的一個十分干旱而又荒涼的小村子,他發(fā)現(xiàn)一種奇異的現(xiàn)象,這里除蜘蛛外沒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這里四處繁衍,生活得很好。為什么蜘蛛能夠在如此干涸的環(huán)境里生存下來呢?羅伯特借助電子顯微鏡,發(fā)現(xiàn)這些蜘蛛具有極強的親水性,極易吸收霧氣中的水分,而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在這個世上,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有的只是絕望的思維。只要心靈不干涸,再荒涼的土地,也會變成生機勃勃的綠洲。
這段文字,引發(fā)了你的哪些聯(lián)想與感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生成要點】
立意要抓住“世上沒有真正的絕境”這一點,可從“絕境與積極心態(tài)”、“絕境與生命精彩”等方面展開思考:
一、人處于絕境時,只要憑借堅韌的精神力量,激發(fā)自身的內(nèi)在潛能,就能創(chuàng)造條件開辟新的天地,走出原有的困境,生命也因此而煥發(fā)出耀人的光彩。二、絕境之所以為絕境,是因為它足以置凡夫俗子于死地,但對那些懷有堅定信念和遠大抱負的人而言,只不過是前進途中必須跨越的障礙,經(jīng)常上演絕處逢生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