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旭 臺灣著名學者
說到忠,《芒果畫報》本身就是個很好的代表。忠于文化理想,忠守文化陣地,這樣一群有文化抱負的人,為我們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精神食糧,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福音。
價值觀缺失,是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直視的問題。所以,從言到行去弘揚傳統(tǒng)價值觀是非常有必要的。過去,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他的學生:文行忠信。他所倡導的內容就是忠信,而將這種思想傳遞給學生的方式有兩種,文和行,一是通過經典的言說和討論,另一個是通過實踐,言行忠信。所以孔子所教,無非忠信,就是忠于己,信于人。
《論語》中,忠就是跟忠誠相關聯,盡你自己內在的力量,或者說“盡其在我”,也就是“忠于己,信于人”。對內對得起良心,發(fā)于真誠,然后才能夠建立和別人可以信賴的關系。一個人的忠誠來源于他的責任感,而強烈的責任感又可以造就無限的忠誠。同樣忠誠奉獻的企業(yè)往往又來源于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也只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yè)才能造就一個忠誠奉獻社會的優(yōu)秀企業(yè),《芒果畫報》就是如此。愿你們繼續(xù)忠守,做文化的巨擘,肩負責任前行。
知音寄語:
民俗文化攝影家 劉啟后:南懷瑾大師常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這就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猶太人幾千年來的教育,自成一個獨立的系統(tǒng),始終保存他自己的文化??墒鞘澜缟系娜撕鲆暳诉@一點,尤其我們中國人更不注意。所以,有這樣一本《芒果畫報》在做傳統(tǒng)文化的梳理,令我非常感動,愿你們能承先啟后,繼往開來!
讀者 周范群:打開信箱,拿到二月《芒果畫報》,一氣讀來,愛不釋手,覺得篇篇都不錯,谷良社長的卷首語言簡意閡,不蔓不枝,統(tǒng)領全刊忠的安排,很是精確恰當。如今說“忠”很難,界線分寸掌握不易,特別是青年人真正做到心領神會更不易也。谷良告訴我們,忠于真理,一以貫之。我是93歲的老人,小時候就諗知,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孚,與朋友交而不信孚,傳而不習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如今是新社會,谷良詮釋“忠”,要緊的是忠于真理,這樣就說明無論在哪個年代,你講忠首要審度那個忠是不是真理,如果不是就錯了,夫無忠之可言。感謝芒果“忠”刊泓揚傳統(tǒng)價值觀。
著名作家 黃曉陽:風尚冊現在采訪對象以學者、文人為主,講的是道理,但落地性不夠強。做內容就要把觀點做到極致,要說透,可嘗試尋找學者中的代表人物深化主題或尋找有特點的草根人物加強落地性,避免懸在半空。其次,簡單、唯一性是排版設計成功的重要因素,雜志在排版設計方面還可以更細分一點。生活冊主題策劃有設計感,比風尚冊更靈活,較能吸引人閱讀。
著名藝術家 羅奇:《芒果畫報》可適當增加外省的采訪對象,不過必須尋找接地氣的人、事、物,增強落地性,讓內容變得更豐富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