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云 說話沒什么“底線”
因為采訪媒體太多,本刊采訪郝云的時間被延后了一個小時。一進采訪間,郝云第一句話就是道歉:“辛苦??!讓你們沒事在這兒干等著!”
一落座,他一眼盯在了記者的卡通手機殼上,嘖嘖贊嘆:“呦!這個好可愛!”
發(fā)現(xiàn)我們沒有拍攝,在征得記者同意之后,他又趕緊讓工作人員拿來零食,“隨便什么都行,我都一天沒吃啦!”
然后,一邊嚼著零食一邊對我們說:“來,一起吃,邊吃邊聊!”
前些日子,郝云曾發(fā)微博說“減肥大計前功盡棄”,可出現(xiàn)在記者眼前的他臉小高個身形瘦,記者忍不住勸他:“瘦了,別再減了!”可他連連搖頭:“看跟什么時候比了!春晚之前就想減,硬減不下來,聯(lián)排下來,每天那盒飯,恨不得一人吃兩盒!這兩天更是胡吃海塞,各種飯局都轉不過來了……”
作為在北京長起來的孩子,“貧”那是必須的!采訪前,他的宣傳就“提醒”我們,他這人說話沒什么“底線”,就連做郵件采訪,也總不忘在一句話的結尾處加上“呵呵”或者“么么噠”。采訪中,記者毫不例外地被他逗得屢屢捧腹。當然,聊起正經(jīng)事來,他還是非常深刻滴。
科學新生活:忙夠嗆吧最近?
郝云:其實還好,過年這段時間基本上只要有空就會陪陪家里人。采訪確實比以前多了,還要忙中央臺和湖南臺的元宵晚會。
科學新生活:所以現(xiàn)在也沒什么時間開著你的吉普跨過景山、筒子河了吧?
郝云:別說景山了,最多去去石景山……還是演出路過。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沒有時間,真是這樣。我歌里老唱的阿爾卑斯山啊蒙古啊都還沒去過呢,別說蒙古了,北戴河都沒時間去。
科學新生活:看這架勢,上了春晚,您基本從賣藝小青年奔向大眾藝術家的路子了???”
郝云:我哪里像大眾藝術家,我根本還是那個賣藝的小青年啊,哈哈!
科學新生活:上了一次春晚,認識了很多有緣人,心態(tài)變化大嗎?
郝云:其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多變化。我十幾歲就進入到這個行業(yè),1998年開始組建樂隊,后來單干,風風雨雨闖了十多年了,見過太多沉沉浮浮,這個過程足以讓我做到寵辱不驚。
科學新生活:至少今后演出多了很多吧?
郝云: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這類大城市,春晚對我的宣傳推廣作用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為我常去這些城市參加音樂節(jié),年輕人也都知道我。但在那些沒有音樂節(jié)也沒有樂隊文化的二三線城市以及海外市場,春晚對我的推動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我特別感謝與春晚與馮導的緣分。
科學新生活:春晚之后,知道你的人更多了,你也更知道什么樣的音樂會被人喜歡了,這會不會影響你未來的創(chuàng)作?
郝云:放心,我還是做我自己,還是會踏踏實實干自己該干的事兒。
第一個故事:郝云與春晚
“騷擾短信這事兒,沒人比我更有發(fā)言權了”
“我對過年過節(jié)時群發(fā)短信泛濫的現(xiàn)象比較煩,你根據(jù)這現(xiàn)象寫首歌在春晚上唱怎樣?”聽到馮導這命題,郝云當場表示:“這事兒我能干!”他如此胸有成竹,是因為在被短信騷擾這件事上,沒人比他更鬧心。
郝云曾寫了一首名叫《結了》的歌送給他一哥們兒當結婚禮物,并把這首歌收錄進了第二張專輯。
《結了》對年輕人的婚姻現(xiàn)狀進行了調侃,一出爐就很受歡迎。但糟心的是,郝云在歌曲結尾處放上了自己的電話號碼,結果,他在湖南衛(wèi)視一檔節(jié)目中首唱了這首歌之后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將近4000條短信!之后每天都會收到千八百條,直到現(xiàn)在!
短信內(nèi)容花樣百出——
正常型的——“哪能買到你專輯?
好奇型的——“你真是郝云?”
提醒型的——“兄弟,你電話號碼被一個哥們兒唱到一首歌里了,你小心點兒!”
誤會型的——“我媳婦是不是在你那兒?她為什么總給你打電話?你讓我媳婦接電話,不然跟你沒完!”
這海量短信導致手機常死機,郝云只好又辦了一個手機號。“那個被曝光的手機號已經(jīng)閃壞仨手機,現(xiàn)在每天都插著充電器放在我家離人最遠的角落里閃著,我隔段時間去看一看、刪一刪。”正因此,聽到馮導的命題,郝云當即拍了胸脯:‘這題對我來說不難,且絕對感同身受!’”
寫的時候果真信手拈來,連詞帶曲加編曲加小樣,48小時之內(nèi)就一氣呵成了?!皩懲旰竽媒o馮導一聽,他挺滿意,后來除了砍了點時長外,詞曲風格幾乎沒有變?!?/p>
寫第一遍時,歌里就有一段群發(fā)短信的念白,剛開始,郝云想自己念,但后來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演出時又唱又念有點倒騰不過來,他就跟馮導說,想找個主持人念,“馮導聽后說,找朱軍吧!嗨,還真跟我想一塊兒去了!朱軍老師,深情大師啊,一開口就有‘聲聲爆竹震動思念的神經(jīng),絢麗煙花照亮濕潤的眼睛……’的feel!”
除了《群發(fā)的短信我不回》,馮小剛還讓郝云給黃渤寫了《我的要求不算高》。黃渤唱過很多年的歌,很有自己的風格和習慣,跟著郝云錄的小樣學了一段時間后,感覺總是不太對。后來,郝云給他想了一轍:“你最擅長的不是青島話嗎?果然加了青島話后,這事兒就迎刃而解?!?/p>
故事背后的故事
科學新生活:第一次上春晚,感覺怎樣?”
郝云:我有幸趕上了馮導執(zhí)導春晚,而且是節(jié)儉辦春晚,所以舞臺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牛,電視里看著還不錯,但現(xiàn)場看著也不大。
科學新生活:你穿的那件帶餃子邊的白襯衣是專門為春晚置辦的嗎?
郝云:還真是我以往的衣服!我是到臨上臺最后幾天才突然想起穿什么啊?工作人員把挑好的衣服拿來讓我試,我爸媽看了后說,怎么那么像軍閥???立領軍裝,還帶杠。到大年二十九那天,我向節(jié)目組提出申請,能不能試試自己選的衣服?結果試了半天都覺得一般,最后干脆把外套一脫,穿著里面的白襯衣就上去,別說,真舒服!好吧,百般算計不如一顆純潔的心哪!
科學新生活:覺得春晚唱得怎樣?
郝云:我覺得一般。唱得最好的一次是28號錄備播帶那天。其實我現(xiàn)場真不緊張,覺得跟以往演出沒什么兩樣,因為什么啊,到1月以后,逢雙日聯(lián)排,單日單排,興奮勁和緊張感已經(jīng)在無數(shù)次排練中磨沒了。后來我看回放,表情都有點呆滯了,樂不起來了。
科學新生活:春晚之后,你發(fā)微博秀了張跟蘇菲·瑪索的合影,弄張女神的合影難嗎?
郝云:我應該是劉歡老師外,“唯二”跟她合影的演員吧!大年三十晚上嘛,大家演完節(jié)目后都著急回家過年了,我是演完節(jié)目后又接受了幾個采訪,所以沒立刻走。做完采訪后,蘇菲剛好也演完了,我尋思著,得跟她照張合影吧!然后就去求現(xiàn)場導演,讓他幫忙安排。巧的是,蘇菲從舞臺出來后,看到一位舞蹈演員的裝扮很感興趣,就跟人家合了張影。逮著這個空檔,導演跑去跟蘇菲介紹:‘這是國內(nèi)一位著名歌手,想跟您合張影!’蘇菲人挺好,就合唄!合完人就走了。那導演還問我:‘你怎么那么想跟她合影?’我說:‘我在青春期真的就是看著她的片兒過來的?!?/p>
第二個故事:郝云與馮小剛
“馮導給寧浩打電話,我正在他旁邊”
郝云能被馮小剛選去上春晚,得感謝一個人——寧浩。
去年7月的一天,郝云在寧浩工作室?guī)退男码娪啊锻婷忮恕纷雠錁?,就在這個時候,馮小剛的電話打了進來。
馮小剛問寧浩:“有沒有能寫會唱的歌手推薦?”寧浩首先想到了身邊人:“郝云就坐我邊上呢,他正在幫我做電影配樂的事兒,我覺得他不錯,要不介紹給您認識?”馮導聽后特爽快地說:“那你們現(xiàn)在就過來一趟吧!我們正在開春晚策劃會呢!”
“一切就是那么寸!隨后,我跟寧浩去了他們會場。進去以后,看到中央臺的領導、各位導演,還有張國立老師他們都在,馮導坐在大長桌子盡頭,見到我們進來了,就說‘來,介紹我認識一下!’說完還念叨了兩句我那首《活著》的歌詞!”這讓郝云一下子回想起,他們公司在保利劇院做過一次演出,馮導當時還去看過,“馮導的電影我每個都不落,現(xiàn)在聽到我喜歡的導演把我的歌記得那么清楚,真是激動啊!我趕緊跟他說:‘看來您真喜歡這歌,記性也真好!’所以我覺得,馮導讓我上春晚,還讓我給黃渤寫歌,很大程度基于他喜歡我寫的歌吧!”
故事背后的故事
“曾經(jīng)最怕別人問我是干什么的”
科學新生活:為了第一張專輯《郝云,北京》的詞曲,你辭了職在家悶頭寫了6個月,當時為什么這么決絕?
郝云:有個階段我最怕別人問我是干什么的,因為只要我說我是搞音樂的,他們肯定會問,那你唱過什么歌?我答不上來。所以2006年1月的時候,我決定辭職。從1月到7月,我放棄了外面所有能掙錢的活兒,每天最多睡4個小時,除春節(jié)和“五一”各休了一天外,其它時間都在寫歌。
科學新生活:寫完詞曲到2008年3月發(fā)行這8個月里,在干嘛?
郝云:混音又花了好長時間,那是我混的第一張專輯,等于邊學習邊摸索,在無數(shù)次的糾結和較勁當中,又過去了好幾個月。但也就是經(jīng)過那張專輯的磨練,讓我可以一個人完成一張唱片——從作曲、作詞、編曲到演奏、演唱再到錄音、混音。
科學新生活:那時候能料到你的歌會被大家、被馮導喜歡嗎?
郝云:做第一張專輯的時候,唯一的阻力就是身邊朋友對我做的這件事覺得有點不靠譜——你這種風格會有人聽嗎?能不能掙到錢?我那時只確定我的歌一定有特點,但能不能被人喜歡真不知道。我就跟我當時的女朋友、現(xiàn)在的老婆說:我在做一件最有意義的事兒!但真沒想到,環(huán)球唱片的老板會因為聽了這張專輯找我簽約。所以現(xiàn)在看來,有時真不能太功利。換句話說,誰也不知道將來市場什么樣的,保不齊什么樣的歌能火,做自己最重要。
第三個故事:郝云與寧浩
“認識寧浩,是我那幫學生牽的線”
1998年,剛走出校園的郝云在老師的介紹下,去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音樂劇班當了器樂課代課老師。
每周上兩次課,課上完后想干嘛干嘛。這份自在的差事,他一干就是6年。這期間,除了當老師,郝云同時玩著樂隊,做著樂手、錄音師、音樂制作人……
那6年里,郝云教了不少學生。一些學生后來當了演員,比如江一燕、比如今年春晚創(chuàng)意形體秀《魔幻三兄弟》表演者之一的王元虎……再后來,這些做演員的學生把郝云介紹給了寧浩——
“我那首《結了》寧浩導演他們聽了后很喜歡,他們哥們兒里有人結婚,還把歌做成了MV在婚禮上放。后來寧浩導演跟我學生聊起這事兒,我學生說:‘這歌手我認識啊,是我們老師!’寧浩導演就提議:‘能不能介紹下,看看有沒有機會合作?’”就這樣,郝云跟寧浩見了面,“一聊天,嘿,他性格特好,跟我氣場特合!緣分到了這境界,想不認識都難??!”
去年,寧浩在郝云新歌《活著》的MV里友情出演了一把,郝云則幫寧浩的新片做了配樂。再之后,寧浩成了推動郝云上春晚的關鍵人物。
故事背后的故事
“當老師那會兒,我就是個孩子王”
科學新生活:19歲當?shù)睦蠋?,江一燕那會兒沒比你小多少吧?
郝云:我1998年開始教課,江一燕正好是98級,她比我小4歲,他們班里年齡最大的學生就比我小2歲。但學生再成熟,也架不住這老師手藝高啊,歲數(shù)再小也得喊我老師!但沒喊多久,這幫孩子就再也不喊我老師了,改叫“將軍”了。
科學新生活:所以你是那種能跟學生打成一片的老師?
郝云:只能說有點兒像孩子王。跟學生們關系都特好,現(xiàn)在保持得也挺好。
科學新生活:一個搞音樂的,在校園里出沒時應該特拉風吧?
郝云:嘿嘿,我后來不是玩摩托車嗎,好嘛,我那摩托車改裝的聲巨大,我還沒進舞蹈學院校門呢,我學生就聽見我摩托車聲了。后來凡是我的課,他們都不用定鬧鈴,聽到我的摩托車聲就起床!
科學新生活:江一燕也寫歌也彈吉他,你倆那會兒有沒有切磋切磋技藝?
郝云:江一燕的確是他們班中第一個自彈自唱完整寫出一個原創(chuàng)作品的學生,第一年匯報的時候就唱了自己寫的一首歌,我們當時還說:“這孩子真有靈氣!”但在音樂上,她跟我還是沒有什么可切磋的吧……當然,她好就好在,畢業(yè)這么多年了,還能扒拉兩下琴,男孩兒能堅持下來不奇怪,女孩兒能堅持這不容易。
郝云的音樂檔案
出生日期:1979年2月25日
1998年-2004年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音樂劇班器樂老師
1998年底-2000年 組建青蛙樂隊,后離隊。
2006年 獨立完成首張專輯《郝云北京》的制作。
2007年12月 簽約環(huán)球唱片
2008年3月 發(fā)行首張專輯《郝云 北京》
2010年8月 發(fā)行第二張專輯《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
2013年9月 發(fā)行第三張專輯《活著》
2014年1月30日 登上馬年央視春晚
這些歌會讓你進一步認識郝云
第一張專輯:《郝云北京》
《北京 北京》:歌里加入了地道的北京樂器三弦,表達了郝云對北京這座城市深刻的愛。
《太平盛世之小西天》:2004年,郝云結束了教師生涯,去了一個影視公司做音樂總監(jiān),每天坐地鐵往返于小西天和雍和宮。剛開始覺得上班還挺有意思,一年后新鮮勁過了就不干了。然后這首歌就出來了,寫的是每位上班族每天的經(jīng)歷。
第二張專輯:《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
《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郝云希望透過這首歌告訴那些即將走入社會的畢業(yè)生們,輕裝上陣可以讓理想變得很簡單。尤其“春眠不覺曉,處處問題不少”這句詞拉近了歌曲與聽眾的距離。
《賣藝的小青年》:很有趣、很有畫面感的一首歌,聽完后滿腦子都是一個“賣藝”的北京爺們兒騎著馬逛世界的場景。
第三張專輯:《活著》
《活著》:以輕松、直接的態(tài)度說出了“都說錢是王八蛋,可長得真好看”的大眾煩惱,也道出了“云氏生存法則”——生活就是折騰以及享受折騰。
《該裝就裝》:郝云給土豆網(wǎng)寫的歌,歌詞“有節(jié)操沒底線”的氣質很符合年輕人口味,也是郝云覺得寫過的最完美的“命題作文”。